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序--异形同质 理为一贯
中国太极拳各流派,同根同源。根就是中国文化,源就是太极理法,在技术体系上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各种太极拳流派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每种太极拳都有独立的风格,在动作的练法、要领,特别是外形上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多相同点,比如在套路的编排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动作名称有很大的相似度,甚至有相当数量是完全相同的。
在长期研究太极拳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各种太极拳流派拳架、拳势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有的拳家在教学中也将它们进行对照讲解。我们在交流中发现,这种比较的学习、研究方法具有独特的效果,能够使大家对拳势的歷史发展、变化、来龙去脉更加清晰,对拳势的认识更加全面,对要领的体会更加深入,学习起来也自然更加容易准确地把握。
「通解」之意在于打破流派界限,对同一类拳势进行横向比较。本书中首次比较系统地将几个主要流派的众多太极拳势排列在一起,以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介绍分析,揭示共性、析解差异,就是力图给广大太极拳读者提供研习的方便。
本书选取了几种主要太极拳流派的数十个典型招势,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讲解。包括拳势名称、练习要领、原则理法、劲力特点、使用方法、经典拳诀等。每种流派的拳势均有示范照片,使读者拥有更直观、生动和形象的体会。本书的示范照片均选用各流派代表性名家和世界太极拳冠军,使得本书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分析、介绍同一式不同流派的练习差别时,目的在于让读者更全面瞭解、理解太极拳精髓,可对照揣摩、研习,而在此并无意评品各家长短。
通解主要以当今最为流行的几个主要流派的太极拳核心拳势为对象,不可能对所有太极拳以及所有拳势都一一介绍到。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对其他一些太极拳流派和套路的典型拳势进行分析介绍。
本书中的太极拳势都是各流派太极拳中最为典型或者核心的拳势,选取的都是至少在两种以上太极拳流派套路中出现的拳势,大都是名称相同或相近,练法也相近。有些则是名称虽然有所差异,但练法相近,具有内在的关联。可以说,掌握了这些拳势就基本掌握了传统太极拳的核心功技。
本书对于每个拳势,重点介绍分析的是其定势状态,但每一拳势都有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在定势的前后都有许多的变化。读者对每一拳势的把握要有动态观念和视点,在具体学习中要注意体会。
比较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比较相同点,互相借鉴,不仅可以取长补短,还可以取长补长。你可以只练一种流派的拳法,但知晓了其他流派的练法,对自己练拳可以大有帮助。瞭解了拳势的变化轨迹,则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各太极拳流派的技术特点和区别,更深入地体会各流派太极拳的精妙,举一反三,在比较中体验差异,在比较中体会统一。所以本书对于那些只练一种太极拳的练习者来说,也大有裨益。
期望透过对本书的阅读,使读者更全面、深刻地感受中国太极拳,既「变化万端」,而更深入的是「理为一贯」。
余功保 于北京
目录
一、预备势
二、起 势
三、揽雀尾
四、单 鞭
五、提手上势
六、白鹤亮翅
七、搂膝拗步
八、倒捲肱
九、手挥琵琶
十、蹬 脚
十一、搬拦捶
十二、掩手肱捶
十三、如封似闭
十四、十字手
十五、肘底捶
十六、闪通背
十七、懒扎衣
十八、斜飞势
十九、海底针
二十、抱虎归山
二十一、撇身捶
二十二、云 手
二十三、分 脚
二十四、高探马
二十五、擦 脚
二十六、摆莲腿
二十七、金鸡独立
二十八、野马分鬃
二十九、玉女穿梭
三十、双峰贯耳
三十一、弯弓射虎
三十二、打虎势
三十三、退步跨虎
三十四、进步栽捶
三十五、指裆捶
三十六、下 势
三十七、当头炮
三十八、金刚捣锥
三十九、白蛇吐信
四十、上步七星
四十一、收 势
四十二、八法之掤
四十三、八法之捋
四十四、八法之挤
四十五、八法之按
四十六、八法之採
四十七、八法之列
四十八、八法之肘
四十九、八法之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