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武学书馆闻艺录①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武学书馆闻艺录①

prev next

武学书馆闻艺录①
  • 商品编号: ywaa134
    出版社: 逸文武术
  • 作者: 刘康毅
    出版日: 2011/07/01
    ISBN13: 9789866329470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50x210mm
    页数: 234
  • 定价:  NT$30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270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6353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武学书馆闻艺录》是康毅先生这些年来在武术界所建、所闻、所知、所思、所悟和所得,总结归纳,匯成一秀,以科学态度和慎密逻辑,针对武术误区与陋习,洞贯癥结,加以有据的分析、诠释,解开存在已久的谜团,剖析困惑多时的疑虑,端正欹斜的武风,指出正确可行的路向。
李刚 鹤法明家

  欣见,第一本刘氏「风格趣味」武术评论专书问世。这不但是提供学习武术鉴赏的必备工具书,使好乐者进而成为识之者,更可从而提升「身体运动思维」,或许不久将来,有不少优秀的武术家将因之脱颖而出,可期一个中国武术新纪元的到临。
傅文丕 八卦掌、儒鹤拳明家

李序

  中华传统武术博大精深,歷来充满神秘感。武林中人对本门功法多秘而不宣,更多夸夸其谈,以显其与众不同,从而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传习者也代代遵循,唯恐有违「正宗」、「真传」的规范,造成以讹传讹,甚而「将错就错」。这种不经过滤,欠缺批判的传习方法,随时代的进步,已渐渐受新生代的质疑和抗拒。
  要传统武术健康发展,从而发扬光大,必须打破陋习,揭开积垢已久的神秘面纱,才能让她展露出美艷动人的真面目。
  武术文章不易写。讲真话,不拍马吹捧,是其是非其非的说话,难以令人接受。能摆事实讲道理,敢揭开武术神秘面纱的人,少之又少。这需要大无畏精神,必须有宏观的武术思维和远大眼光!
  环视武术界的通病,每多用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口吻,自说自话,说自己喜欢的说话,听自己惬意的说话。究其根源在于境界不同,或者说是认识层次有别。
  与康毅先生论交始自十年前大家对「鹤法」的探讨,彼此理趣相同、话题投机、谈言微中、坦诚以对。他对武术真知灼见,对理法阐微述真,深入浅出的剖析,让我得益良多,他求真取实的治学态度更令人钦佩。
  《武学书馆闻艺录》是康毅先生这些年来在武术界所见、所闻、所知、所思、所悟和所得,总结归纳,匯成一秀,以科学态度和慎密逻辑,针对武术误区与陋习,洞贯癥结,加以有理有据的分析、诠释,解开存在已久的谜团,剖析困惑多时的疑虑,端正欹斜的武风,指出正确可行的路向。下面我引录本书〈世纪之战的省思〉篇中的二段话,可见作者用心之良苦。
  「习武之人,对于自己初发心的动机和目的,绝对不可轻易放过,认知上的偏差,恐会导致数十年的心血,到头来功亏一篑。武术的实战是极其残酷现实的,你可以练得很好,养得不错,但是一旦面临真实打斗,长久以来以自我感觉所建立的实战认知,很可能一招都派不上用场。自己的分寸斤两,自我的定位,为人师者,不得不谨慎啊!」,「部分人会以养生为武术寻求出口,那也不错,但要认清楚,养生比起打斗,是另一门更大学问。看看歷代武术家的养生成绩,平心而论,整体看来并不怎么光鲜亮丽。不论你习武的动机认不认同『打』这件事,最终也千万不要是因为不能打而被迫沦为养生的。」
  这两段话非常精辟地指出做师傅与当徒弟的,都要有清晰的路向,明确的目的,否则徒劳无功。不啻是暮鼓晨钟,发人深省。
  康毅先生胆色过人,独具慧眼,沉深之智,以十年之力,探赜索隐,言人所未言,终成此书,嘉惠学人。此书之作,既可使有心武术者不致歧路亡羊,也为武术误区正本清源,于发扬国粹,端正学风,实功德无量,故诚恳推荐予广大武术爱好者,是为序。
辛卯年夏日
芙蓉 李刚
序于 香江.听涛楼

傅序——风格与趣味

  前一阵子,于逸文「易筋经文化特展会场」和康毅道兄晤谈,其感慨提到,武术需要「风格」,今人因相仿而渐失风格,同时武术更需要「趣味」,有了趣味,武术就有意思了,武术、办活动都要「精緻」。了了数语道尽武术妙窍,更暗合艺术评论,不得不为其识见折服击节,令笔者顿生似曾相识之感,也隐约见到「中国武术的波德来尔」的诞生。
  波德来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法国爱国诗人兼艺评家),于普法战争(1870年7月-1871年1月),法国战败国民失去信心之际,他提出口号:「我们要以艺术征服世界。」并鼓励一群艺术家投入,于是画家们在自己的家乡,塞纳河畔作画,政府则派车载画家去创作。波德来尔以艺评家的角色成为法国黄金印象的舵手,中国武术在这个时代,是需要一位真知灼见的武评家来带领。
  刘式微言大义,容笔者再做引申。刚恆毅枢机很欣赏我国所用「风格」二字,他说:「风是一股生活的灵气,格是一个划定的界线,一内在精神,一外在规范,二者互相配合而成为完美的生命。」
  至于趣味,刘河北老师指出:「于艺术,口味是与生俱来的,易流于甜俗,以『我喜欢』、『我不喜欢』为判断美丑标准,常堕入大众的圈子,与之反面是为趣味。趣味是文化、教育、经验的结晶,是五六千年来人类文化薰染的果实。懂趣味就懂得晤对、欣赏,这些能力从何而来!首先得有艺术史、色彩学、文学…各方面丰富而严格的训练。趣味趋于永恆,超越时代与地域。『趣味』拉丁文是sapientia,也可译作智慧,天主就是智慧,就是最高的智慧。」刘老师深于趣者也,故所述是见道语也。
  晚明袁宏道谓:「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从以上所述,诸君是否有似曾相识之感!从其中,可以发现武术和艺术之间,所显虽异,所意实同。趣味决定风格,武术风格亦是因趣味而「和而不同」,所谓,同而不同,一而不一。
  康毅思欲探赜索隐,精穷奥业,二十余载来,除游艺于台岛,更远渡重洋,于港、澳、大陆各省,遍访明师,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不但广彼前闻且截伪续真。论耳多闻目多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止时人所不能及,甚至千古亦只此一人。
  初晤刘氏于2005年,年辈虽轻,谈锋健,意兴飞动间,论例却精湛,闻之心折,与吾人气类相投。其出手,即知其深谙武术精髓,造诣为我辈健者。又见其书迹,笔划端谨,短长合度,位置规模,四面停匀,八边具备,显出静态秩序美,规矩从心,心正笔正,字如其人,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于2007年10月间,刘氏持以见示所初购,华中拳谱,清朝豫章崇义甘显翔所着《内势秘诀》珍本,笔者随手稍做翻阅,尚未及细勘,多年来对「内在体势」探索的疑惑,竟然顿卸愁怀。区区一本拳谱,就能提升数十年的功力,况乎!刘氏收藏丰富,坐拥数百余本的「武功秘笈」,岂不成了武林霸主。搏笑!
  在一次闲谈儒鹤宋发栋宗师艺业间,笔者提到宋师母陈淑英女士,与陈开珊太老师的亲戚关系时(太老师称师母为姑姑),因一时说不上师母名讳,他竟能接口道出,好奇询之,其告知笔者,在编集期刊过程中,是逐字推敲审阅,严谨态度实超出想像之外,可见其博闻强记之一般。
  沙龙不能判别一幅画的优劣,博物馆方能(波德来尔),刘氏本身就是武术博物馆,他的生命就是经过千百淬鍊的武术。与其说他从事出版,不如说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一颗热烈的心,而这一颗热烈的心都交给了武术。武术不可能成为畅销书籍,这是必然,他在财务困难之际,也不曾改变理想。刘氏平生,就是一种坚持。
  东晋王羲之认为:「夫书者,玄妙之伎(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大抵书须存思。」学艺术史的人若不涉猎艺术批评,便成为仓库保管员,能列述各存货的名称年代,却不知其内在价值(刘河北老师)。刘氏因为心挚而思锐,才能从跨门派通识中,找到中国武术的灵魂,而终成一家之说。他共出版二百多本专书,编辑发表无数的期刊与论文,「刘氏武评」屡见其中,读之令人振聋发聩,发人省思。
  欲善武当善鉴,善鉴必善评,善评必是通人,然通人不可多得,刘氏不但称之,且将为歷史上第一位武评家,因在这时代之前未曾有过武评者。
  今天,刘老师以二十篇文章的篇幅,初次表达刘氏「风格趣味」的武术评论,这也是武术史上第一本通识专书。康毅文章之无穷,成就其武术不朽之盛事,很荣幸有这机会,侧写所认识的刘氏与推介此书。
  「闻艺录」何也?是刘氏见闻天下绝技归之肺腑,含英咀华后,但法孔子「述而不作」的作品。
  十年磨一剑,鹤法是刘氏强项之一,故以,〈南台湾江湖武林奇人传〉(记台南麻豆谢厝寮鹤拳高手谢文祥)揭开刘氏武学思想序幕。此首篇提出四个要点,首先提到「抽胯」,此内势秘技,也是救应八卦「登鸡弊病」骨正筋强金方,更触及多少八卦名家伤心处,断劲伤膝,登鸡本无罪,罪在未得理法。次论劲法,透露已超鹤仔范围。再论「密度」与「弹刚」此易筋临机天机。最后,点出身体断食「减法」反向思考,此又与艺术行为之选择,排拒原则不谋而合。
  〈轻功!怎么一回事?〉(你会不会成为另一个飞侠阿达),此篇点出「筋健则肌强」易筋观念,训练时循序渐进动作控制,绑腿于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下缘近「跟骨」处,试图藉以加强稳定阿基里斯腱,产生制约提昇此二肌群徵召能力,使更有利于将身体抬起来。类似情形,将弹性绷带绑于肱骨内上髁的总屈肌腱、外上髁的总伸肌腱,与尺骨头、桡骨头近处,制约提昇屈腕、伸腕时的肌群徵召能力,如此,需要长时间使用腕、指工作者,得以延长作业时数,且比较不易受伤。
  在〈欣赏武术中的真与美〉(以真为美与以美为真)一篇中,其道出视觉艺术对置(Contrapposto,义大利语汇)原则,美感原则是多少名工巧匠的心血果实,刘氏未曾精研艺术,却能欣赏,掌握美学,此通人也。西画与雕塑之对置技法,成熟于十六世纪,吾人可于诸大师作品中,看到在一个简单的动作里,大师们试图创造出最富巧思的对置动作。将身体某部位,扭转、升降、进退,与其他部位成相反方向的姿势,不只是臀腿与胸肩粗略之相对,于细微处亦是。相对的,对置之于武术的意义,肢段各自操控,但形成整体的实用价值,此亦是易筋、临机时的重要技法。八卦掌总歌:「走为先,收及放,去即还,变转虚实步中参,走如风。」皆对置的综合体现。
  笔者安敢置喙,以上「以管窥天」,聊以权充导览而已,期待刘氏能亲自现身说法,那又将是一番武林盛事。
  从来武术明师难得,今人,率多或殆于专谨一家、囿于其师毁在随,或活剥生吞诸家、而不知选择排拒,或为时风所限,而非知武术之趣者也,趣者何?理法也。谁与解此!刘氏欲救此弊,于闻艺录中,以阐发理法为重点,则多少英豪得以握要,从明理而悟法,指心为师,回归制变其所学功法,夫然,康毅又可谓「武术技术修理师」是也。
  欣见,第一本刘氏「风格与趣味」武术评论专书问世。这不但是提供学习武术鉴赏的必备工具书,使好乐者进而成为识之者,更可从而提升「身体运动思维」,或许不久将来,有不少优秀的武术家将因之脱颖而出,可期一个中国武术新纪元的到临。刘康毅是为「中国武术的波德来尔」,这是笔者要放胆说出的肺腑之言。
傅文丕
序于 高积堂
2011年7月

自序——武鑑与拳辨

  善武必善鑑,善鑑者通;
  知基必知辨,知辨者识。
  武术当前,你选择的是术,还是道?把武术视为运动还是文化来看待,决定了你的格局与境界。
  本书所提到的武术概念,若未特别说明,指的是「明末清初以来的中国武术」。
  【引言】的三篇文章,代表这本书基本的立场和角度,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意义,就是强调文化的现在进行式。站在任何立场上,你都无须认同书中的观点,但是,若您愿意尝试用我的角度来看待这一本书,相信能针对书中的偏误有更精确的批判。
  《金刚经》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本书所谈的,都是武术中观念性的问题,也就是理法,而少言功法或技法的枝节变数。理法,象徵拳经拳论的最高指导原则,门派拳种在功法和技法上産生的差别,无不立基于此。
  常闻读者谈到武术时的普遍反应是:「都什么年代了,武术、运动、运动就行了。」这是武术当前的处境。不论武术如何被定位,一旦指向「单一功能」,也就丧失了立足之地。单一功能,可以是表现方式、学习目的,但绝对不足以诠释武术的内涵。明清之际,武术融合儒释道三家之理,另闢内家蹊径,达到武术史上的另一次高峰。
  今日,「武术文化」昌盛,而「武术」式微。李仲轩口中「逝去的武林」,令人感嘆而唏嘘,但武林果真不在耶!?从古至今,从来就没有一个真实的武林存在,对于真正的习武者而言,生活就是武林,相较于文人笔下为生计而作稻梁谋的天马行空,武林是他们的生活。真实的武林是隐而不见的「藏龙」境界。
  中国武术严格说来,至今尚未能登列学术殿堂,只能称得上是一门杂学。在长期接触读者和採访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思维很容易陷入一种情绪之中,就是把自己的观点当作是全面,而忽略了自己只是座标上的一个点。
  书中不少内容的感思与突破,得益于南怀瑾老师的相关系列着作。南老师学问渊博,纵横古今,其文读来似杂而有序;杂,正符合现今多数人知识不足的通病,同时也处处满足了多数人,惟最终都能突破重围,一以贯之,回归主题。
  明清武术在中国武术史上的定位与突破,甚而能成为一家之学,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极大,儒释道三家观念掺入武学于拳理拳论中有迹可寻。三教理论的融入,是武学史上的一次进化工程,初期尚摸不清头绪显得杂乱无措,抓到什么用什么,东拼西凑,粗陋可见。偶有灵光乍现得入门径者,翻一个身,成就非同凡响,一跃而升为内家祖师级的人物,如八卦掌董海川、鹤法方世培即是。
  文中部份引用了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观念,我非专家,对此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故也没有将重心放置于此。传统武术透过运动生物力学和生理学的解析是有帮助的,但要引用到什么程度,这个量在那里,很不好设定。一个武术家,不太可能花上几十年的时间去钻研科学,再和武术结合研究。
  科学是一种语言和态度,对武术的探讨具有正向意义。科学的帮助,在于方便理解(因为现在的教育内容早已经西化了)和破除迷信(破伪)。武术的分析理解,可以分段研究,但功法,必须回归到文化面,一以贯之。中华武术是文化上的经验累积,不管你用何种方法去认识、学习武术,终究都得回归到文化面才有意义,也才能对生命産生昇华的作用。中国武术不是技术,而是艺术。
  台湾茶文化达人池宗宪先生说:
  制茶的工序,具科学原理;却又难以量化,必须凭着经验法则,与现场情境的变化而做机动调整。
  老师傅凭靠着双手与茶叶的肌肤之亲,感官察觉茶菁是否已经服贴?…但,现今新上路的师傅多将这份亲密关系交付机器。有了机器定时操控,看来制茶多了科学,却少了制茶的感情,以及制茶师傅的贴心。
(走进中国茶的世界,2005)
  一切人文艺术文化不皆如是吗?
  近年来,可以见到许多以「科学方法」所「制造」出来的武术,美名为突破创新,实际上,多只是闭门造车,少有经得起考验的,原因就出在,创新者自己完全没有真实动手经验,只凭想像推理。偶尔拿出几张照片、影像,充其量是师生配合之作,难以说明什么。
  曾经有一位老师当面和我谈他的发劲理论时,口气狂妄地说:「我的发劲方法,前人未曾见过,以后会不会有,我也不敢说。」意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闻之真是哭笑不得,前人的大乘境界,吾等何曾参与,只能想像;又什么时候,武术已沦为发劲的伎俩了。我只好作此解读:「后人所创造的东西,自然前无古人,很快就遭到淘汰了,所以后无来者。」以自嘲。
  此书能成,要感谢陈国钦老师,陈老师是我参访过程所遇少有的通家和高手,书中不少内容来自于和他访谈中的资料和灵感。
  学习传统武术,是极高风险的事。若当作运动,倒无可厚非,若真要作为「武术」之用,如台湾俚语所言:「好运的(抽)中时钟,歹运的(抽)中火柴(番仔火)。」很可能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心力后,发觉原来追逐的是一场空。
  《武学书馆闻艺录》是十余年来在工作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若有叙述理解上的错误,其责在我。至于武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至今,我仍在探索。
  最后,谨以此书,献给我最敬爱的父亲和一路提携我的汉留先贤王进发宗师,以告慰二位老人家在天之灵。并感谢长久以来家人的包容、妻子的陪伴、女儿的贴心、朋友的鼓励,还有我的老同学国祯、明明夫妻的帮助,没有这些因缘,这个工作,是无论如何也支持不下去的。
辛卯仲夏
刘康毅
序于 武学书馆

目录


 李序(李刚)
 傅序(傅文丕)
 自序
引言
 大河本无源——武术,永远的现在进行式
 着人成拳——武学中法与拳的概念
 理法、功法与技法——明理、悟法、制变
闻艺录
 南台湾江湖武林奇人传——记麻豆谢厝?鹤拳高手谢文祥
 轻功!怎么一回事?——你会不会成为另一个「飞侠阿达」
 文人习武的旨趣与归向——兼谈文法、儒法与内家
 一代宗师─期待一部武术电影
 世纪之战的省思——观吴、陈之战有感
 减法的艺术——捨的功夫
 逝去的武林,不变的江湖!——读《逝去的武林》
 武术中的真与美——以美为真、以真为美
 通臂与心猿——白猿通臂祖师董成给我上的一堂课
 当代「武举人」——谈发劲的乱象
 遥想白鹤骏身——寻鹤之梦
 内家——中国武术的成人之道
 散功——明清武术家的身心脱换领悟
 中心与重心——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谈松——平衡即真松
 内功现象——真空压力的作用
 千斤力与四两功——四两拨千斤
 力由嵴发——鹤法.五肢归一
 气沉丹田——兼谈武术的功能与功用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与逝去的武林共武

与逝去的武林...

9 NT$342元
武学书馆闻艺录③台湾汉留武学理法解析

武学书馆闻艺...

9 NT$270元
武学书馆闻艺录②武学理法发微

武学书馆闻艺...

9 NT$270元
游身连环八卦掌

游身连环八卦...

9 NT$252元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