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序言
「细批终身」与「大流年」,两者之间,是有着很近似的形式。但却有不尽相同的深度,与推理上之广角取捨上之差别。所谓「流年」,它的重点是在于每一年每一个月的「吉凶」。这一种「流年」之「吉」,或者是「凶」,通常是仅以四项推理方式的第一次层面,就可作出「平均性」的「流年」行文了。所谓「四项推理」?就是「用神、格局、沖刑、神煞」。所谓「第一因次」,即是诸如:以「甲」爲用神,论「申」爲「絶」,论「庚」爲「制」,以「七杀」爲格,论「食神」爲有制,「印」爲有化,「刄」爲有驾…。等至「沖刑、神煞」,以「八字、大运、流年」之「刑、合」而取捨之。
有关于这些第一因次的「流年」行文,在拙作「大流年判例」之中,我已经有颇具体敍述介绍。
「细批终身」则是「广角多层面」的推论,什么是「广角多层面」呢?这可以区分三个范围来介绍之,一者是推理上之广角取捨,二者是吉凶之细节差别,三者是行文形式——
一:推理上的广角取捨——设若以平均性的推理取捨,那就是前面所说的,谨守「用神、格局、沖刑、神煞」,这显然是以清代子平法爲主流。这四项固然是推理上之主流,然而在事实上,批流年的人士仍然是会以「不定」的范围,引入不是清代的古典命术杂入其中。譬如:引入「五行不全,女命的金猪土猴、九州八宫圆图、星盘五鬼白虎……」。等至于又有兼以查考「月时统属、玄通六亲、亲属以用神论……」?这些推理的层面,乃是完全归属「不定论」的范围。可以採用一、二项,可以採三、五种。或者是完全不用,抑或是二、三十种…。这项问题,也就是经常有读者函电问我,批流年到底要引用多少规则?我恆常以平均性的概念告知对方。批流年,但谨守「用神、格局、沖刑、神煞」四项主流,即可以许之爲「入式」。至于其他的问题,那也就不是我以书信的方式可以作介绍的事。这就是在「细批」的范围。推理上的「细批」,乃是指在诸多推理之中,细心批阅取捨于那一种爲佳。譬如:天干三庚,卽是「文才」而论,不必再论用神。如果以用神而言,也只是指其他之事,「文才」这一项特色,已成定局。又以丁生卯时,女命夫灾子寡…等之细寻特定之第一优先。
二:吉凶之细节差别——流年之吉凶註,大抵是以「官非、疾病、婚变…」等之主体而言,「细批」则要兼顾一些细节。譬如:在一般「流年」之中,设若「甲」日主生于「午」月的女命,入「丙」运可以视爲严重的「婚姻」问题发生。如果批之爲「愼防夫灾」,或者「姻缘有变」,都可以视爲「批得对」。然而「细批」之时,就有些不同,必须要区别出「离婚」或者是「丧夫」…。(有关女命之细批,可以参阅拙作新着「女命详解」一书。)
三:行文方面——「流年」是一年分作十二月份,每一个月都註有吉凶。最低限度也是以两月作一个单位而批。每一个月所註的吉凶字数,都是差不多的。几乎不曾有正月吉凶只一行,而三月的吉凶有六行。流年的字数平均不超一页,流月的字数不超过二行。唯一的主旨,则是不宜有「空白」。
「细批终身」,则实事论事,有事多批几页,无事少写几句,不忌有「空白」栏之出现。
基于上述之基本概念,略以「流年」与「细批」之主要范围的梗概。
作者于「己未」年出版之「大流年判例」,已经发行五版。然而「大流年判例」一书的编述,除了局部列入清代民间之「命书」习俗以外。它的主要推理的范围,是以「余春台」氏的「调候用神」,以及「岁运柱」之「基本沖刑」爲主,兼带局部「神煞」以及「六亲」生旺库之常法。并没有引入「沈氏格局用神、纳音、玄通、年月时支统属、日支坐别……」等。
故此「细批终身」,是「大流年」之延伸,兼带「元、明」两代之「命书」首页「九州八宫」圆图。
至于「全流五局沖刑」,则因行文太广,另再以「专题」介绍之。
仅以「命学」系统不一,简批细批,有各的「推理」主旨。在淸代之时,这些差异不会有什么议论发生。因爲那个时代,读书识字的人比较少,每人又都习惯于自己的生活圈中。譬如完全不识字的人,不会去找人「细批终身」。一位「进士」论命者,他也不会认眞去研读类似「向猪家足好,血财大胜早,运限若亨通,一生也暖饱」……
然而,现代的教育极爲普遍,论命几乎已经难以仅仅只以一种系统而推论了。
诸如:「调候、格局、日主强弱、六亲、神煞、纳音、沖刑、关煞、星盘……」等尚有一些属于「似经非经」的「统计形式」。诸如:「子年卯时、申月寅时……」这一类的不须要任何「调候、格局……」等的推理,也有它可观的吉凶答案。
更有以「统计」建立于「推理」上,而又不是可详述推理的「统计吉凶」。诸如:『两丙两庚俱寿促,两壬两辛两父母……。
春分卯时……秋分酉十,骨肉分离。
时坐华盖子迟。……日坐「食、刄」遇沖,损长子。』
这些「文不见宗师之口」的「统计」,却又是显然不可不留意之文句。
故此,「细批终身」应该採用那些「推理」与「文献」,才算是合宜,却是难爲之之事也。基于,在上述诸多系统之中,任何一种,都可批得出命书。这许多不尽相同的系统中,只有「沖、刑」,这一组是「通法」。不分那一种「命式」,俱可以通用,其余的就未必了。论「星盘」的可以不论「财官印」;论「调候用神」的,也可以不论「星盘」……。一般读者,又往往只喜欢阅读他自己所习惯的一种,又以自己习惯的一种去批评同样属「子平」其他的方式……。
因此,编写「细批终身」的作者,就不易着笔了。如果面面俱到,批一个八字,分别以「调候、星盘、纳音、沖刑…」等各种不同方式,来各别批一份「命式」的样式,则又失之过繁。如果只选其中一、二种的方式,又不能使不喜爱这一种推理方式的读者满意。故此,诸般衡量之中,是採用「雅俗共赏」,以及「兼理论事」与「贯通诸家」的兼顾立场,而作行文取捨之依归。
读者在阅读此书之际,最宜先备有——
「余氏用神辞渊 余氏用神表解
沈氏用神例解 女命详解
四角方阵刑沖合会透解 星相法卷」
由于本文与「大流年判例」第六版,同时付梓。时效颇有匆促之感,文中或有釐校未淸,误植之处,敬请见谅。
梁湘润 谨识
细批终身导论
「大批流年」一称之爲「细批终身」,它的特色就是将「人」的一生,按每一年每个月的时间作爲区分点,将每一个月之吉凶休咎批示在命书之中。譬如:「今年七月不好,十一月遇贵人…」等等。这一种将人之一生,自懂事入世之时批起,一直批到七、八十岁命终之时爲止;每年每月都有註明它的吉凶祸福,令人在阅读「流年命书」的时候,对自己的未来有着一种「未卜先知,俱已清楚」,一种「任他翻江涛浪、吉人自有天相」。在世事繁复,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的人生歷程之中,阅读一份「修辞高雅、体裁大方」属于自己的一本「细批流年」。藉着「流年」的时光隧道,品味着「旧梦前尘」与「展望未来」,可以导致人生心理上之昇华意境。
「大批流年」或者是「细批终身」,在明、清时代之际,是属于「知识份子」范围之事。不论是「批命者」或者「当事人」都要知书识文。否则,就是批写不出文词,以及「看不懂」的实际情形了。
古时论命的社会形态,与现在论命形态有相当不同之处,它所以不同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三:
一:现代的教育水准,比之于明、清时代,不知要增加了多少倍。昔日不识字的人佔多数,所以论命的方式,大抵都是「口头上说几句吉凶」而已,用词要十分通俗。最宜用一些人尽皆知的「红鸾星动、犯太岁、五鬼、披蔴…」等。用之现在命书之中,可能只有很少的一部份才能尚可通用。
二:社会之结构不同,昔日少有「出国、大专联考、破腹生产…」等之事项;而这些题目,却又是今日社会形态经常所遇见的「论命题材」。
三:子平法之「细批终身」,虽然是自古已有。然而,古版之命理书籍虽然很多,谈细节的书籍,却是最爲缺少。论到「八字」的格局者亦有之,独以专论「流年」细节书籍,却是最爲缺少。论到「流月」的这一方面,则更爲少之又少。
故此,于批「大流年」之细批终身,在它「准、不准」的大前提之下。就先有着纯粹属于「行文程序」上的问题。一份「大流年」要怎样的写法呢?怎么样才是标准的「流年」格式呢?我在十几年前,曾经写过一本「大流年判例」。到现在已经是第六次再版了。这本书以现在的标准来说,可能已经接近于「通俗本」了,不过在出版之当时而言,那是唯一的一本「流年」之书籍。那一本书,并没有涵盖「细批终身」的广义范围因爲「大流年判例」之中,没有『命图、十神统计(七杀二头挂、有子难留…)全流沖刑合会…』等。而是以「岁运柱沖合、调候、顺逆用局…」,以及一些简要命式。比较偏重于「淸代化」之「文人命学」。用之于「抛砖引玉」,对初习「流年」的读者而言,容或是多少有些裨益。然而,「大流年判例一书」,只是属于首开「流年书籍」的启端,基于那一本书乃「中流层面」的「流年书籍」。因爲『溯源则意止于「纳音五行」,问俗则文不涉「星盘、图法」。』。
所以现在我们在探讨命学之「吉凶答案结论的准确性?」之前。先要爲读者釐清,「细批流年」的形式,一共有多少种格式或者是行文的形式(指经常所见到者)?以及有应用多少种「推理、统计」之规范?这当然是属于一种听来似乎是「极爲复杂」,又好像是甚爲简易的问题。
因爲我们如果是站在「引经据典」的立场来说,那就是非但颇不简单。而且是甚爲复杂,因爲它至少涵盖着五百年的「命学推理沿革」的层次存在。如果以「样式流年」的角度来说,问题就要简单得多,大约不出「一千句」的「吉凶公式习语」,也足够批写得一份「细批流年」了。
那末,我们现在倒底要从那一种立场?来爲大家介绍「细批流年」呢?答案是当然是以上所提到的二种立场,都要兼顾。所以,我们要有耐心。我们先从「流年行文格式」说起,再到「统计依据、推理依据」。然后再延伸至「雅、俗共赏之用词」的层面。
当然,不论是「简批八字」,或者是「细批流年」?切忌以「包准」自居,自然也不宜讥讽别人批的「流年」之中,「某一年不准,某事不灵」等等戏一言。因爲,尽人皆知,「细批流年」之事,但能有百分之七十之应验性,就可以视之爲「合理合宜」的标准了。如果要求「百分之一百」准确,这就可能是因爲对「命学」的本质了解不够。有时我们也曾经听到过一些诸如下列的「戏言」问答,「你看我兄弟几人?我排行第几?我父母现在是不是还存在?你看我十九岁那年怎样……?」。这些也是「多年积弊之畸形苛求」,自然属于「无可奈何」之事了。有关于这些「无可奈何」之事,有智者自当知道,如何爲「来宾」得体解释到「妥贴」了。
目录
序言
细批终身导论
细批流年应具备的条件
用神生剋吉凶推论
一:五行是否不全
二:八字、阴阳是否偏枯
三:四柱原有之行沖形态
四:神煞性质与日主之沖尅关联
五:六亲概括特徵
六:年、时二柱之关联
七:调候用神喜忌
八:格局顺逆、用格喜忌
九:日主强弱扶抑喜忌
元代命式与今日应用流年之关联
详考八盘飞星图
详考禄马生旺图
详考先天地盘图
详考天盘分野图
详考十二宫星图
详考后天纳甲图
详考流年化曜图
详考八宅廿四山图
明代命式与今日应用流年之关联
元、明代古典流年吉凶断语索引
古诗
凶诗
半吉半凶
凶
六亲概论
六亲篇
泛论六亲
父母
子女
夫妻
细论六亲
演禽夫妻表
演禽纳音子息表(男命)
演禽纳音子息表(女命)
疾病
简批例式
己丑、己巳、甲子、辛未
甲子、丁卯、丙申、丁酉
乙未、丁亥、己卯、甲戌
节批
附註
八字实例
庚寅、辛巳、甲子、丁卯
辛丑、丙申、己丑、癸酉
辛卯、辛丑、庚申、戊寅
辛卯、辛丑、辛酉、庚申
特别格命例
庚申、壬午、庚戌、己卯
丁未、丙午、乙巳、丙子
命例
壬辰、癸卯、乙卯、己卯
甲午、丁卯、癸亥、丁巳
八字推演实例
先贤命例商榷
癸未、甲寅、辛亥、癸巳
壬子、辛亥、甲辰、壬申
癸未、壬戌、己未、甲子
丙申、癸巳、乙丑、辛巳
戊申、庚申、庚申、乙酉
壬戌、辛亥、戊子、辛丑
癸亥、戊午、戊子、壬子
格局休废特论
列式推理——甲乙日主
丁日主
水日主
火日主
木日主
金日主
土日主
癸丑、辛酉、丙子、丙申
体弱有疾之失令格局
戊戌、戊午、甲寅、癸酉
己巳、己巳、甲子、癸酉
提要:弱不堪扶
己未、甲戌、甲戌、丁卯
壬申、壬寅、庚子、丁卯
壬申、壬寅、庚子、甲申
辛亥、庚子、戊午、癸亥
徐乐吾氏——批八字模式
古命今批
庚辰、庚辰、庚申、庚辰
壬子、辛亥、乙亥、丙子
壬子、丙午、壬子、丙午
丙子、丙申、丙子、丙申
丁未、乙巳、甲午、丁卯
戊戌、己未、丙辰、戊辰
丙子、戊戌、壬子、庚子
乙亥、乙酉、己卯、庚午
六十日亲属表
六十日时健康表
大运批导
大运实例
调候用神表
辛卯、辛丑、乙卯、己卯
辛丑、辛卯、癸丑、甲子
丙午、乙未、壬午、庚戌
壬申、乙巳、庚辰、己卯
甲午、甲戌、丁巳、癸卯
大运列表註释
调候用神大运表
沈氏大运喜忌表
丙寅、戊戌、辛未、戊子
乙丑、丁亥、己亥、己亥
癸未、甲寅、戊子、丁巳
庚甲、己卯、甲申、庚午
金氏用神表
戊申、辛酉、甲寅、丁卯
甲辰、己巳、辛酉、辛卯
戊午、戊午、癸未、壬戌
大运批导分论
缩影大运
大运合论层次
十干败亡大运
沖提大运
墓库运
亲属大运引入死墓绝
大运与四柱
一:沈氏大运喜忌
二:金氏大运喜忌
三:余氏大运喜忌
四:十干败亡大运
五:墓库运
大运与流年
己丑、己巳、甲子、辛未
庚午、己卯、丁卯、丙午
甲:五行四时喜忌批「大运」
乙:十神、六亲、金不换喜忌批大运
丙:神煞、沖合、定位流年批「大运」
庚申、壬午、庚戌、己卯
辛丑、丙申、己丑、癸酉
庚寅、辛巳、甲子、丁卯
癸未、辛酉、甲戌、丁卯
大运重点批断
丙辰、乙未、壬午、癸卯
癸亥、癸亥、壬子、庚子
辛酉、丁酉、乙未、丁丑
庚申、乙酉、庚戌、庚辰
丙戌、乙未、乙巳、丁亥
辛未、己亥、丙辰、己亥
壬午、壬寅、壬寅、壬寅
大运时效
流年推理层次
流年提要(一)
流年提要
庚寅、辛巳、甲子、丁卯
六法沖尅表
流年实例
庚寅、甲申、壬寅、辛丑
癸未、庚申、庚戌、辛巳
戊寅、乙丑、戊午、乙卯
辛巳、辛卯、丁卯、丙戌
戊子、己未、丁未、丙午
癸未、甲子、辛酉、丙申
庚子、辛巳、己未、癸酉
庚寅、庚辰、丙戌、庚寅
乙未、戊子、壬戌、乙酉
癸巳、丁巳、甲子、癸酉
细批十年流年
六十干支(纳音)墓鬼相尅表
六十干支(纳音)相尅表
井栏叉破
死生同途
六十干支(纳音)空亡相尅表
阳男阴女(六甲移位六害相尅)
阴男阳女(六甲移位六害相尅)
丁亥、丁未、辛亥、癸巳
后言
梁湘润编着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