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陈氏太极拳术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陈氏太极拳术

prev next

陈氏太极拳术
  • 商品编号: dj6919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陈正雷
    出版日: 2009/06/01
    ISBN13: 9789574686919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48x208mm
    页数: 701
  • 定价:  NT$60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540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5321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目录
第一编 太极拳概述
第二编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第三编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
第四编 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
第五编 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
第六编 陈氏太极推手法
第七编 陈氏太极拳散手用法
第八编 太极拳内气浅论与经络学说
第九编 陈氏太极拳论
附录一 陈氏太极拳家传略
附录二 作者履歷简述

作者简介
  陈正雷 男,1949年5月生,河南温县人。他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现任中国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总教练,国家武术高级教练,河南省武术馆副馆长,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他自幼师从太极拳宗师陈照丕、陈照奎学艺,歷时三十余载,千锤百炼,绝技在身,有「太极金刚」之称。
  1974年至1988年连续十多次在全国及国际武术比赛中获金奖、冠军,1989年至1996年在省及全国武术太极拳比赛中,出任领队教练获3次团体总分第一,学生两次获全能冠军,单项金牌35枚。
  1972年开始传拳授艺,学生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
  1981年接待来访的日本三浦英夫一行30人,此后每年都多次接待来访与学习的外宾团体,至今已逾百批。
  1983年开始应邀数十次出访日、美、法、德、义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并被五十余家武术团体聘为太极拳顾问、主席和名誉会长。
  臺湾武术界赠旗誉其拳艺「登峰造极」,马来西亚太极拳界赠银牌称他为「太极泰斗」,在国内外武术界享有盛誉。
  他的武术理论造诣颇深,主要着作有《十大功法论》、《陈氏太极拳械匯宗》三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式太极拳养生功》(大展出版社)、《太极神功》大型画册(人民体育出版社)等,洋洋数十万言,图文并茂,实为太极拳学研究的珍贵资料。部分着作被译成日文和英文在国外发行。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录制《世传陈氏太极拳术》教学片,1996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录制陈氏太极拳、剑、推手、养生功等系列教学片,均被译成日、英、韩等外文发行世界各地。1986年他被选为焦作市六届政协常委,1988年被推选为河南省七届人大代表。他曾被列入《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人物年鉴》、《中国武术人名辞典》、《当代改革英才》、《当代技术人才荟萃》、《世界名人录》等权威辞书。

前言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色彩纷呈。太极拳乃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构思特异,独树一帜。它以技击和健身两方面的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故逐渐得以推广普及。
  陈氏太极拳是各派太极拳的始源。几百年来世代沿袭,歷久不衰,不断发展,在各式太极拳中独留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窜蹦跳跃,松活弹抖特色,深受拳界青睐,享誉中外。
  余自幼随伯父照丕公学习陈长兴系统的老架一、二路和刀、枪、剑、棍等器械,以及推手和拳术理论。1972年伯父去世后,又随堂叔父照奎公学新架(叔祖发科公晚年所订)一、二路和推手、擒拿等技巧,并对余拳理有所深化。余有幸跟随二位先辈学艺20余载,基本掌握各种套路、器械练法。后又与同门师兄弟共同切磋交流、探讨研究,才稍悟奥妙。
  1982年,国家提出抢救中华武术,做好挖掘整理工作。在此之前,陈家沟的陈鑫、陈子明、陈照丕等先辈都相继着书立说,但均为拳术方面的论述,理论精奥,初学者不易看懂。陈氏太极拳论、拳术套路、器械套路都亟需要系统地、较为通俗地整理成书,余早有此愿,惟感力不从心,故迟迟不敢动笔。后在省、县体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界朋友的热诚帮助下,终于于1992年完成了《陈氏太极拳械匯宗》一、二、三册的书稿(但没有陈氏太极拳新架)。此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许多太极拳爱好者多次提议,希望将陈氏太极拳新架整理成书。为此,余从去年5月份开始,根据堂叔父照奎公的亲传和笔录着手编写新架书稿。
  为让读者尽快瞭解和掌握新架的特点及练法,在编写过程中结合理论指导,对动作要求作了比较细緻的叙述,并插入必要的过渡动作图片。但对拳势唿吸法、肉劲运行法、技击作用诸方面不像老架一路那样叙述得详细。因为习练者练太极拳有一定基础后,已对太极拳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太极拳要求的是整体性、根本性,并不刻意追求一招一势,所以,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功力,这才是登堂入室的正确途径。
  本书除新架一、二路外,原出版的老架一、二路,经过重新整理、修改、充实的理论概述部分,推手及增加的一些技击实用法,对散手技击实用法的简单介绍和举例等,一併收编入内。至于陈氏太极器械,将于以后整理出版。
  在整理和编写过程中,得到河南省体委、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得到路丽丽、崔广博、张学成、陈娟、陈斌等同志的热心帮助。值此书出版之际,一併深表谢意。由于水准所限,不妥之处,敬请同好指正。

陈正雷 于郑州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