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自序
夫世人云:「事事皆有缘分。」余诚信之。余自幼耽嗜武术,但苦无人授。十六岁时(一九六八年),偶遇吴图南师爷,蒙师爷不弃,授以太极拳法。其始,师爷予以定势,所谓定势者,属太极拳传统练法,每动接要停三至六唿吸。因其练法单调,初学者难免枯燥,故常常有人未竟而退。幸喜余生性愚钝,惟有信笃,虽腰酸腿痛,却依然不敢懈惰。师爷教余,有异于他人,或三日,上一势;或七日,上一势。余甚不解,几欲询问而又止。但师爷却洞悉我心,捊髯笑曰:「练太极拳要像吃橄榄,不能像吃脆枣。」寥寥一语,使我顿开茅塞。自势再练,则心安气静,细细体会拳中三昧,故再无乏味之感。
日月如梭,一教一练,转眼半年。经半年之定势教练,余不但腰腿功底见长,更令其浮躁之心性,渐而变得清静了许多。
此后师爷又依次授予太极拳连势、太极剑法、太极拳玄玄刀、太极拳推手、太极拳用架及部分太极功法。自一九六八年至一九八九年,二十年间常侍奉师爷左右,耳提面命,受益匪浅。
一九八九年师爷仙逝,正蹉跎徘徊间,被马有清老师毅然收入门墙,并继续传予太极功法。
师爷临逝之时,曾叮嘱云:「人死,道不能灭。」窃而冥思,几十年来虽受师爷、老师乐到遗荣之感化,惟教授之恩实不敢忘,所习之拳法亦不敢自祕。故奋切编摩,心殚厘定,僭肆着述,今作引玉之石,希能为弘扬太极拳事业尽涓滴之奉,以报师爷、老师泓浩之恩泽。
李琏 于北京
目录
第一章 太极拳源流品匯
第二章 太极拳用架各论
第三章 杨少侯太极拳用架动作图解
第四章 太极拳撮要
附录一 歷代太极拳论述精选
附录二 吴图南先生论述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