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太极拳谱理董》,理董是整理之意,是对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三家着述的「理董」。下篇则是《太极拳谱辨伪》。
序
徐震先生的《太极拳考信录》,着重于太极拳的形成及衍变的考证,《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则是着重于对太极拳谱的整理及辨伪。二书堪称姊妹篇。重印者邓时海赞誉此二书为「考据太极拳史之权威着作」,询非虚言。
《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完成于一九三五年。初版我未见到,今据一九八○年八月一日香港东亚图书公司重印本,做些介绍。
《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太极拳谱理董》,理董是整理之意,是对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三家着述的「理董」。徐氏在《例言》中说:「近日通行太极拳谱,王宗岳原本与武禹襄之着述混而不分,以致篇名序次,多不可通。兹特析而别之,庶几怡然理顺」。这是作者写作本书的起因和欲达到的目的。
导读
《太极拳谱理董》(以下简称《理董》)和《太极拳谱辨伪》(以下简称《辨伪》)是一九三七年四月出版的,直到今天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理董》的序中说,过去徐先生所看到的传自永年杨氏的《太极拳谱》中有《太极拳论》、《十三势歌》、《十三势行功心解》、《打手》、《太极拳式》等,其中唯有《太极拳论》标明王宗岳作,其余各篇不知是谁撰写的。一九三一年从郝月如先生习太极拳,得见李亦畬手写《太极拳谱》。一九三四年春得河南温县陈品三所着《陈氏太极拳图说》,同年夏得陈品三的族子和学生陈子明的陈氏拳谱旧抄本数种。一九三五年夏又在张士一先生处见到永年李氏《廉让堂本太极拳谱》,不久又看到郝月如先生家藏抄本太极拳谱,较李亦畬手写本多一跋,此跋也是李亦畬撰写的,说「此谱得诸舞阳县盐店……」根据这些拳谱,徐先生析别武禹襄的着作,写定王宗岳旧谱。至于怎样析别,则在《太极拳考信录》中详述。读者细读此序,当会知道徐先生整理拳谱是有根有据的,他治学的态度是很严谨的。
细读他整理过的拳谱,我们可以看出王宗岳原谱的次序含有深意。第一篇《太极拳论》总论体用;第二篇《十三势》说明运用的方法;第三篇《十三势行功歌诀》咏颂十三势;第四篇《打手要言》说明应变的诀窍;第五篇《打手歌》咏颂《打手要言》,说明应变的规则。文义衔接,一气贯串。由此可见原谱的精简(详见《太极拳考信录》上卷第八篇)。
《例言》第一条说,「近日通行太极拳谱,王宗岳原本与武禹襄之着述混而不分,以致篇题序次,多不可通……」这是那时通行的太极拳谱(即杨氏太极拳谱)的缺点,徐先生根据武氏太极拳谱,把武禹襄的着述和王宗岳原着区别开来,克服了杨氏太极拳谱的缺点。这是个关键问题,读者必须明确。《例言》的其他各条都能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太极拳谱》,值得细读。
现在再谈《太极拳谱辨伪》。一九九○年出版的《中国武术大辞典》对《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的评价是:「该书是一本汇集、考辨太极拳谱资料的专集,其考则有据、辨则以理。后世太极拳研习者多参鉴之。」
在这本书里,徐先生辨析了所谓「干隆旧抄本及光绪木版本」的真伪,指出「太极拳谱清代从未有刻本,何来光绪木版本乎?……」他针对当时流传最广的杨氏太极拳谱中,武禹襄的作品和王宗岳的拳论混杂在一起的现象,考明太极拳谱的由来,析别武氏之作。把武禹襄的着述和王宗岳原着区别开来,实在是一大功绩,对我们后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的歷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徐先生在《辨伪》的《引言》中说:「《太极拳谱辨伪》,本可不作。何则?凡所辨者,其伪皆显而易见。如姜容樵所称干隆旧本,书中乃有武禹襄之文,则其谬可知矣。……然习拳者,每不审于史实,而附会仙侠,又为流俗所乐闻,其说之传佈遂广,为时稍久,闻者转以可信之史实为异,是又不可不辨也……」
徐先生上面这段话是七十年前说的,而从近年出版的一些太极拳着作中可以看到,七十年前徐先生予以缜密证伪的诸种荒诞之说,在没有任何新史料予以证实的前提下,仍然随心所欲地出现于太极拳史和拳谱研究中,误导着新一代的太极拳爱好者、习练者和研究者。在这种情况下,再版此书,重温徐先生对七个拳谱真伪的辨析,就有了很重要的现实价值。
在辨析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上,徐先生为我们提供了范例,细读此书,看一看徐先生是怎样用事实来辨别真伪的,相信对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的朋友,将会有所启迪,藉以提高识别真伪拳谱的能力。
徐先生的《辨伪》一书,以其客观公正,宣导一种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为《辨伪》一书之后的太极拳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亦不断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和成果。比如,徐先生在《序》中说:「《各势白话歌》一篇,廉让堂本有而写本无,杨氏拳谱中亦无之……今无由质定。」而笔者看过近年吴文翰先生和姚继祖先生的太极拳着作,知此歌的作者是李亦畬之弟李启轩,特在此说明。
目录
序
前 言
导 读
太极拳谱理董
序
例 言
王宗岳原谱
太极拳论
十三势
十三势行功歌诀
打手要言
打手歌
武禹襄着述
长拳十三势
十三势行功心解四节(附十三势行功歌解十条)
身 法
四字秘诀
打手撒放
李亦畬手写本《武氏太极拳谱》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十三势架
身 法
刀 法
枪 法
十三势(一名长拳)
十三势行功歌诀
打手要言
打手歌
打手撒放
李亦畬手写着述
太极拳小序
五字诀(心静、身灵、气敛、劲整、神聚)
撒放秘诀
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李亦畬《太极拳谱‧跋》
太极拳谱辨伪
引 言
一、辨杨本附注
二、辨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
三、辨干隆旧抄本及光绪木版本
四、辨杨家太极拳要义本
五、辨关百益本
六、辨许、俞、程、殷之传
七、辨武当剑太极八卦归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