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侨网路书店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徐震简介
徐震(一八九八年一月~一九六七年十月),字哲东,常州人。生于商人家庭。五岁入私塾,十四岁进冠英高等小学,次年去上海读中学。十九岁进东吴大学,一学期后,因病离校。后随族叔徐寅生举人在家习经史、文字、声韵、辞章。继投苏州工业专门学校擅长古文的刘巽权,攻古文、诗词等,以古文见长。其撰《项孝女墓志铭》和《胡义士诔》,曾得南京图书馆馆长柳诒徵和国学大师章太炎赏识,为章的入室弟子。
一九二六年冬,在上海沪江大学执教期间,由杨杏佛介绍入国民党(国共合作期间)。一九二七年春,常州公安局长杨锡类遭当局通缉,避至武汉。六月,江苏省民政厅委其任武进县公安局长,到任不久,与新任县长顾树森取消了通缉令。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进步分子不加迫害,使地下党的干部得到合法的掩护。同年十二月交卸。
一九二八年八月至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任讲师。次年春,江苏省党部张渊扬在武进审定「党籍」、「重发党证」,时其悉心教学,趁此脱离国民党。五年后,因友人邀请,往任武汉警备司令部少将参议。
一九三七年初,去职回常。三月,因炮兵技术研究处处长庄权邀请,任总务组主任。抗战开始,随炮技处迁到长沙、株洲。一九三八年初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任教,随该校迁到铜梁、成都。一九三九年八月,改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时武汉大学迁在四川乐山。
一九四六年秋至一九五二年,先后任中央大学、安徽大学、震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一九四八年夏至一九五二年十月,兼私立常州旅沪中学校长,一九五○年曾以特邀代表出席常州市二届二次人民代表会议,一九五二年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震旦停办时,调上海负责震旦撤销的善后事务。一九五六年四月,调上海市高教局。
一九五七年夏,为支援大西北建设,至兰州任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教授,兼汉语文教研组主任,同时任甘肃省民革委员。
其毕生致力于研究古文、骈文、辞赋、诗词等,着有《復驾说斋文初编》(四卷)、《雅确文编》、《雅确寓蜀文编》(五卷)、《甲辛骈文》、《雅确诗钞》、《屈宋韵略》、《屈赋论略》等着作。对《韩柳文》和《春秋三传》的研究,更为精湛,与章太炎研讨《春秋三传》的书信,达数十封,撰着《春秋三传述事考信编》、《左传笺记》、《左传考论》、《柳宗元评传》、《柳集诠订》、《韩集论文》、《韩愈评传》、《公羊笺记》、《左谷解难》、《谷梁笺记》等。章太炎曾为其《公羊榷论》写了《题辞》,文中称其:「得足下参伍此考,发见隐、匿,真如排云雾而见青天矣。」其赋有「上攀屈宋,下揖江庾,琢不凿真,采不湮骨」之誉。
另外,其对古玉器亦颇有研究,能从玉质、土色、琢工、盘工、制度名称、文字时代及器物的真赝等各方面作考证鉴别。在上海时,古董商人都请其鉴定玉器。着有《语玉》、《玉器研究综论》、《玉器考释》、《歷代玉器实物举例》、《玉器与文化学术的关系》、《殷代殉葬玉器的情况》、《琰圭记》、《汉玉刚卯跋》、《刀剑及刀剑玉饰考》等。同时还涉及歷史、书法等研究。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搜集资料,对《清史稿》中列传补缺纠错,写过二百多篇列传稿。在安大,兼任国史馆名誉纂修时,又写了四十余篇碑跋稿。其书写诗文集和抄录前人诗文,皆为工整小楷。
其还是武术和武术史家。从十四岁起,练地蹚、少林拳。一九一九年,从山东来常的马锦标习弹腿、查拳。次年与赵毅甫、陈研因在本邑发起成立正德国技学社,任社长。一九二三年,到上海参加全国武术运动会,结交了北京体育研究社的周秀峰,向周学太极拳和形意拳,回常后,以太极拳教正德社员。先后又向杨少侯学杨派太极及推手,从杜心五学自然门拳。
一九三一年,又从河北郝月如学武郝式太极三年,得益最多。经由刻苦练习,不但深悟太极拳的理法,且对所学的其他拳术理法,也能触类旁通。一九三五年起兼任正德国技学社总教。
一九三九年,在成都与一位名震南北,号称「河北四虎」之一的朱国祯试技。朱身材魁梧,臂粗腰圆,精通武技内外功,以体力论,徐瘦小可被单手即掷。但徐用化劲法,黏沾其左右上下,轻如杨花,沾如蚕丝,问气探意,按之则下,举之则仰,弹之不走,拍之即返,摔之则借肩穿胯。
约纠缠了一刻钟,朱竟无法赢得,在场的武术界人士无不惊叹。新中国成立初,其在上海,某举重运动员见其瘦小,想以力戏试,相约两手相握,二足相抵,不料某被拉倒在其身后沙发上,旁观者皆觉惊奇。
其认为习武为了强身,首先应讲武德,与武术界同行试技,从不轻露锋芒;同时,重视对武术理论研究和武术史考证。学习人体生理学、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和物理力学等科学知识,以探索阐发拳理。从郝月如学拳后,看到了李亦畬手写本太极拳谱,即否定张三丰创太极拳之说。
与陈子明订交,抄录了珍藏的《陈家沟旧谱抄本》,这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太极拳谱,为研究太极拳史起了重要作用。
透过对各种拳法的考证鉴别,对「达摩创《易筋经》」的传统说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写出了《易筋经疏证》,又和唐豪以大量确凿事实证明,紧那罗王传授棍法之说,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少林棍法的神秘色彩,认为少林武术,实乃广泛吸取民间武术长处而创造。还考出《形意拳要论》不是岳武穆的作品。所以形意拳种是否岳飞创造,也就有了疑问。认为研究武术歷史,尤应剔除迷信荒诞之说。
他写过许多着作,出版过《国技论略》、《太极拳考信录》、《太极拳谱理董辨伪》、《苌氏武技书》。手稿有《太极拳史考》、《太极拳新论》、《太极拳丛话》、《太极拳五咏》、《武郝系太极拳述论》、《太极拳谱笺》、《王宗岳<太极拳论>阐明的技击纲领》、《定式太极拳》、《太极剑》、《苌乃周武技述评》、《苌乃周武术学》、《少林史实考》、《<少林宗法图说>考证》、《形意约说》、《形意习录》、《谈八段锦》、《通臂拳讲习记》、《意气功》等。
《太极拳发微》和《太极拳源流记》手稿在「文化大革命」中遗失,后竟然在海外出版。
一九五○年,与徐致一等发起成立上海市武术界联谊会,任执行委员兼编审委员。一九五三年任上海市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评判员、华东第一届运动会民间体育评判员。从一九五六年起,每次全国武术表演比赛大会,均被国家体委聘为裁判或副总裁判。在兰州时,任武术协会副主席,歷任甘肃省和兰州市武术比赛运动会裁判长。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准备着中国武术史以填补空白,由于「文化大革命」冲击,未能如愿。一九六六年十二月,突患脑溢血而半身不遂,次年十月在常病逝。
目录
太极拳谱笺
导读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十三势
十三势行工歌诀
打手要言
打手歌
太极拳发微
序
上篇
总诠第一
时中第二
因应第三
德艺第四
功用第五
下篇
技诠第六
明习第七
练体第八
练用第九
境诣第十
伏气第十一
养生第十二
序志第十三
后记
太极拳新论
序
导读
流别论
原理论
练法论
正名论
决疑论
导读
学习太极拳必须掌握它的理论,看懂拳谱是掌握理论的第一步。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坚持锻鍊才能逐步把太极功夫练上身。徐先生的《太极拳谱笺》于一九四一年八月撰成,一九四三年订正誊清。这时他练拳已二十多年,对拳谱的理解非常深刻,功夫也达到「神明」的程度。
现在先看他是怎样注释《太极拳论》的。王宗岳的这篇近三百六十字的《拳论》紧扣主题,层次分明,组织严密,文笔精练而有文采。徐先生把它分为八节来注释:
第一节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这一节是全篇的主题。太极拳之名来自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见《周子全书》)。太极拳功夫达到最高境界时能常定常应。常定为寂然不动(无极),常应为感而遂通(太极)。应生于定,感生于寂,所以说「无极而生」。徐先生接着引用了《易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规律)。太极拳的练法是开合、蓄发互为因果。它的用法是顺逆、走粘同时进行,这都是相反相成的规律,所以说太极是「阴阳之母」。
以后各节都是环绕这个主题深入分析的:第二节是太极拳运用的纲领,第三节是功夫的进程,第四节说练法和功效,第五节说明太极拳的特长。
第六节说明学习太极拳的得失。这一节开头几句是:「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徐先生认为,能够保持「立如秤准」的平衡力,才能全身处处圜转,与外力接触时才可以顺势滑过而不受其力,这就是「活如车轮」的意思。又圜转之法,大圈之中更包小圈。我和徐先生推手时,亲身感受到他这种大圈之中有小圈的复合的转法。「立如秤准,活似车轮」是一切势法的基础,有此基础才能随而不滞。所谓「随」,就是两足要分清虚实,使重心常在一足之内。因为支身只着力于一足,所以叫「偏沉」。因为身体各部可任意而动,所以叫「随」。若他力来时与之抵触,则与左重左虚、右重右杳之义不合,这就是双重。犯双重者必显其力之方向而易为人所乘,常常来不及变转,所以说「双重则滞」。我参看了近年来出版的太极拳书,知道武派的李迪生、罗基宏,杨派的赵斌,吴派的祝大彤,对「双重」的看法都与徐先生的见解不谋而合。
第七节说明取径高则病去而技日进。第八节是结论,强调练太极拳推手要「捨己从人」,就是说顺应对方的劲路,求其至切至近的运用。
徐先生的注释非常精闢,有助于学习者认识《太极拳论》丰富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悟性。
徐先生接着注释《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打手要言》、《打手歌》,他的注释也都非常精闢,对学习者理解这些篇目很有帮助。
《太极拳谱》的前半部(即《太极拳论》的注释)曾在《上海武术》(内部刊物)一九九六年第二期上发表,作了少量注释。这次全部由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注释增加了三倍,并加上了标点。限于水准,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太极拳谱笺》和《太极拳发微》的初稿都是一九四一年八月六日完成的。前者解释前人的太极拳理论,后者则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读懂了前者有助于学习者读懂后者。因此把这两篇合成一册出版。
林子清 二○○五年三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