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教学40式(附DVD)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教学40式(附DVD)

prev next

  • 商品编号: dj8654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张自山
    出版日: 2012/03/01
    ISBN13: 9789574688654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
    页数: 263
  • 定价:  NT$330元
  • 优惠价:  9 NT$297元
    登记后可再补货
  • 点击数: 4155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杨式太极拳竞赛路分解教学》严格遵照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的要求,参照传统太极武功的功理和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经验来编写。作者对每个定式进行了精当的分解,每个分解动作配置有准确而清晰的照片以及步法方位平面图;所有说明文字都按运动过程、动作要点、济意事项、唿吸和攻防含义的顺序逐条分述,并且将杨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正、稳、舒、松、轻、慢、匀、连」贯穿于其中。照片一般以演红人起式面向正南面时,从正南侧拍摄,必要时增加摄自北侧(不加注)或东侧、西侧(均加注)的照片为辅,使读者易学易记,一目了然。

目录
一、杨式太极拳基本训练
 (一)手型
 (二)太极桩
 (三)太极步
二、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教学
预备式
 (一)起式
 (二)揽雀尾
 (三)单鞭
 (四)提手上势
 (五)白鹤亮翅
 (六)搂膝拗步
 (七)手挥琵琶
 (八)搬拦捶
 (九)如封似闭
 (十)斜飞势
 (十一)肘底捶
 (十二)倒卷肱
 (十三)左右穿梭
 (十四)左右野马分鬃
 (十五)云手
 (十六)单鞭
 (十七)高探马
 (十八)右蹬脚
 (十九)双峰贯耳
 (二十)左分脚
 (二一)转身右蹬脚
 (二二)海底针
 (二三)闪通臂
 (二四)白蛇吐信
 (二五)右拍脚
 (二六)左右伏虎势
 (二七)右下势
 (二八)金鸡独立
 (二九)指裆捶
 (三十)揽雀尾
 (三一)单鞭
 (三二)左下势
 (三三)上步七星
 (三四)退步跨虎
 (三五)转身摆莲
 (三六)弯弓射虎
 (三七)搬拦捶
 (三八)如封似闭
 (三九)十字手
 (四十)收式

前言
  中华武术歷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在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中华武术在增强国民体质、防身健体、振奋民族精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太极拳是以太极原理立论的武术主要拳种之—。最早传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他综合了各家拳术之长,以戚继光《拳经》为基础,博取了古代导引吐纳术,以意行气、以气健身的方法,同时还採纳了古代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使拳理与哲学、医学相结合,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太极拳运动。
  太极拳在长期流传中,逐步形成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各流派。各流派的太极拳虽然风格各异,但基本要领均相同,都要求:静心用意,气沉丹田,唿吸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连贯协调,虚实分明,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圆活稳健,动作处处走弧线,以腹式唿吸为主。在技法上主张避实就虚,以逸待劳,以静制动,常常是借力打力,后发先至,有「四两拨千斤」之奥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武术运动的发展,自1953年起组织力量相继编写了24式太极拳、48式太极拳、88式太极拳和32式太极剑等套路;1988年起,为了适应国内外武术竞赛的需要,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编写了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以及分别具各派风格的陈、杨、吴、孙四式的太极拳竞赛套路,使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走向世界,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统一化和科学化。随着武术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作为武术运动主要拳种之一的太极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不断地从练习太极拳的实践中受到益处,尝到了甜头。它不仅能够锻鍊身体,增强体质;同时能陶冶性情,培养坚韧顽强、勇敢奋进的意志;还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
  合肥市武术协会成立于1979年,歷经20年的发展壮大,成为省内先进的武术协会之一,多次受到省体委的表彰。下属的武术辅导站已由初期的几个点发展到50多个教学点,参加活动的人数由初期的近百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万人次。在普及太极拳的教学与辅导过程中,我们培养出一大批德、技兼备的优秀辅导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和全省太极拳比赛中屡有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为合肥市人民健身活动作出了贡献。
  为了全面总结我们在太极拳(剑)教学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加规范我们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练员水准,并给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在课外復习和自修的翔实而有针对性的辅导材料,我们下决心编好这套既准确实用又易学易记的武术教材。
  这套教材在严格遵照国家体委中国武术研究院编写的各式太极拳(剑)套路规定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吸收我们在群众性教学中,对各定式的最明确的分解和最有效的教授方法,将解说内容分项逐条解说清楚。
  为了给读者提供最真实生动的形体变化示范,我们组织在这些套路的全国性比赛中的优胜者担任演练员,为每一分解动作配置了生动的照片;并运用现代电脑制版技术将照片与表示动作运行方向的弧线结合起来。又考虑到下盘的准确移动是全身运转正确、分清虚实的根基,很多分解动作还配置了两足位置和移动变换的示意图,为读者自行琢磨纠偏提供了指导。
  为了确保这套丛书的编写品质,合肥市武协组织富有武术理论和教学经验,并且有较好文字表达能力的教练员组成本丛书的编审委员会。编审委员会成员有:徐淑贞(主编),吴兆祥、吴丹江(副主编),张自山、张家本、张薇薇、熊人泽、王信和、徐少农、常青共9人。由编审委员会确定各分册的编写人、演练人,并集体审定文稿和图片。
  限于水准,书中难免有疏漏不到之处,尚望武术同道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教,以便今后修订完善。
合肥市武术协会

作者、演练人简介
  张自山,1933年生,安徽肥东人,国家干部,曾为合肥市劳动模范。自幼从师学长拳,后因关节炎病重,1963年从陈诚斋习太极拳、剑及太极推手;1966年从张品元习形意拳;1967年师从卢振铎习太极散手;同年拜师徐文忠为师系统学习形意拳、械及孙式老架太极拳、擒拿、推手、散打格斗等;1968年从袁盛熙习八卦掌。擅长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大内功拳种。
  现为安徽省武术协会委员、省硬气功协会常委、市武协常委协会委员、省硬气功协会常委、市武协常委兼副秘书长及技术教研组组长,为国家一级武术裁判。
  1982年参加安徽省武术比赛获太极拳第一名、形意拳第一名;1990年参加全国太极拳竞赛套路锦标赛获孙式太极拳第三名、吴式太极拳第五名;1991年参加第三届中、日太极拳锦标赛获孙式太极拳银牌。多次参加合肥市太极拳、剑比赛,均获第一名。
  1968年开始传授武术,到2001年底已举办过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推手、散打、擒拿格斗学习班190多期,培训学员万余人次,其中很多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武术比赛均获前三名,为武术事业培养出一批有用人才。
  曾编写《擒拿技法》及《四十二式太有拳竞赛套路分解教学》,均已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