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道教科仪集成 序
道教仪轨亦称科仪,每一个醮典或斋会都包括了若干种科仪及经忏,最常见的科仪如升灯扬幡、玉坛发表、启师请神、开光点眼、宿启、捲帘、分灯、进表、朝斗、朝科及开路、沐浴、破狱、游诣、祭桥施懽等等不胜枚举。而醮科亦有清、瘟、水、火、土等的区别、分门别类均有定制、俗称之三朝醮、五朝醮则系指举行朝科次数之谓,朝即朝礼之意,科目也很多,但仍以早朝三清、午朝上帝、晚朝青玄为主体,亦有以早朝普化晚朝天师的,系以醮会范围而异的。
谚以「和尚不拜斗,道士无焰口」为道佛二教在仪式上之基本差异,向为二教教徒所尊守,近年似已渐趋混用,此种不负宗教责任之态度,斯神欺人是不足为法的。道教宫、观、院、堂之常住道众,除习静炼养、宏法利生外。每日早晚都有早课及晚课的仪式;若遇神诞或庙庆,亦有各别的庆贺祝圣科仪,不但有庄严的仪礼,亦有飘逸动听的赞曲。可惜现时台湾道庙之中,难能见到传统的仪轨,深值道教徒的勐省。仅就道教仪式一项而言,绝对是高度制度化的,也完全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道教一切典章制度,均系沿袭上古封禅郊祀定制,是完全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之宗教,亦是能适应人民及社会需要宗教,外来宗教虽然处心积虑迎合习俗,意图取而代之。但终无法深入广大基层,吾人应体认此一事实,来共同保存道教之优良传统文化,剔除不合时宜之繁文祷节,以迎接新的潮流和冲击。道教各有完整之制度、经典首黾戒,更有外教所无而深印于每一个道教徒心中的司过之神,日本学者宇野精一说的好:「大概一般人的伦理道德,与其说由儒家的教训,毋宁说是道教的这些具体的德目、禁戒维持下来的吧!」何况英国科学理论家李约认为:「我们的科学有今天的成就,首先应该感谢古代的道教徒」!吾人如果需有安和乐利社会和富强的康乐之国家,必先有赖道教之復兴光大及民族精神之復活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