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顾留馨日记(1957—1966)(上/下)—太极拳史解密二编(简体)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顾留馨日记(1957—1966)(上/下)—太极拳史解密二编(简体)

prev next

顾留馨日记(1957—1966)(上/下)—太极拳史解密二编(简体)
  • 商品编号: ywaa449
    出版社: 逸文武术
  • 作者: 顾元庄,唐才良
    出版日: 2016/01/22
    ISBN13: 9789869237529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90x260mm
    页数: 700
  • 定价:  NT$100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900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6146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本书全套二册,不分售!!

  日记是一种私密性文字记载,是个人备忘录,能不加掩盖地记录当时真相,因此更具真实性,更有史料价值。在歷史学家看来,那些记录平常普通生活的文字成为后人研究歷史的重要依据。从日记中往往可以窥视歷史诡异的风云,以及众多他人不知的真相。胡适之先生说过:「真正的歷史都是靠私人记载下来的。」「信扎是传记的原料,传记是歷史的来源。故保存和收藏古人的墨迹,其功用即是为歷史学家保持最可靠的史料」。笔者整理先父日记,也想为研究中国武术史的学者留下一份最可靠的史料。
  此书定名为《顾留馨日记——太极拳史解密二编》,收录先父日记中有关武术领域的内容。日记从1957—1966年,即自先父调入体育宫起,至文革初,前后十年。所谓「解密」只是想告诉人们一些谜团中的事实真相。也只有搞清事实真相,才会有宽容与和解,才会有真正的和谐。

中国武术界的良心——顾留馨《顾留馨日记》导读

  海外着名太极拳理论家吴大业先生,曾在台湾《太极》杂志撰文评价顾留馨先生:「几乎没有人像顾留馨那样对传统武术太极拳的发展兴旺作出巨大贡献而享有盛名,受到尊敬。1990年6月17日,他在上海去世,他的逝世是武术界巨大的损失」。
  顾留馨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太极拳专家。他一生博採众长,崇尚中华武术,对拳史、拳理和教授法颇有研究。他治学严谨,着述甚富。他为中华武学的挖掘、抢救、整理、继承倾注了大量心血,其质量、内容与学术价值。有目共睹。他对太极拳理论的阐述至今影响深远,对太极拳的普及和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武术》第一任总编昌沧先生撰文说:「我虔诚地认为顾留馨同志,就是我心目中引以为荣的楷模,是我由衷崇敬的共产党员!」
  顾留馨先生又是个悲剧人物。在上世纪文革前和文革后,他对中国武术所作的巨大贡献是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然而又时常被一些人歪曲丑化。他学术中的失误被无情放大,甚至被上纲到「三反分子」的地步。他将太极拳的理论的研究推到歷史新的高度,引发了中国武术史上空前绝后的缠丝劲大讨论。他秉承唐豪的学术观点,主张陈王庭创太极拳,但又因否定神仙张三丰创拳而饱受一些人的鞭挞。为了挖掘、整理中国武术文化,让中国优秀的武术文化得以传承,顾留馨上书唿吁并保护了老一辈武术家,他不愧为中国武术界的良心。然而他在文革中因此而获罪,文革后仍被一些无良文人诽谤。他反对「门派之争」,因而饱受「门派」攻击。顾留馨的功过是非谁能说得清楚,究竟是哪些因素(人性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造成瞭如此巨大的反差?而这一切又说明了顾留馨先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歷史人物。中国近代武术史如果缺少了对顾留馨的研究,这部武术史将会是不完整的。
  为了便于专家学者、以及史学爱好者的研究;为了弄清事实真相,还原歷史真实,客观正确评价顾留馨,我们感到有必要整理出版顾留馨先生的部分日记,以及公佈部分相关文献资料。顾留馨的日记,可以说是浓缩了中国大陆五、六十年代的一段武术史,很有史料价值。而且日记的记载往往比回忆录更接近真实,更有研究价值,是研究中国武术史学者们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
  这次整理公佈的只是其中十年(1957——1966年)的日记。顾留馨日记是简式记事日记,记录的事比较简略,有些事情的经歷过程较长,记录有些断续分散。而且一些事情年隔久远,不了解记录人当年所处的歷史背景与社会环境,阅读起来就有些困难,也需要适当作一些提示和註释。为此,笔者受顾留馨儿子顾元庄先生的委託,为顾留馨先生的日记写篇导读和作些註解。
  其实,为顾留馨先生写一点正面评价的文章,在目前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不仅需要了解相当多的一手资料,更主要的是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在人心浮躁,信仰迷失,各种利益纠葛纷争的学术环境中,是很难有客观公正的共识。这也使一些正派的学者望而却步。因此,不断公佈顾留馨的日记、文稿等真实的歷史资料更显重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相信客观公正评价顾留馨先生的日子不会太遥远。

一、顾留馨技艺精湛技理精深
  诋毁顾留馨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贬低他的学拳经歷,或干脆说他没有学会拳,如果说顾留馨不懂武术,或者武术根底很差,那么他对中国武术所作的贡献就可以轻易抹去。吴图南的学生于志钧先生,在《中国太极拳史》中就是这样矮化顾留馨的。他说:「顾自称师从杨澄甫,学习杨式太极拳和推手。经我们查证,绝无此事。三十年代,顾得了肺病,他曾先后到陈微明办的上海致柔拳社和武匯川太极拳社学习太极拳,时间都不长,不足一年」,上海瞿世镜也在《杨氏太极 两岸一家》中也学舌般诋毁顾留馨,他说:「两次学拳均不满一年,养生拳架尚未练顺,更谈不上任何太极功夫。」事实是否如此?笔者研究顾家珍藏的一些老照片,就可以正实顾留馨的话并未虚假。而于志钧、瞿世镜的断言是无据的、恶意的。事实上顾留馨并没有得过肺病,他1928年就参加「致柔拳社」学拳,并和杨澄甫、杨少侯、孙禄堂等大师有过多次合影。从1939年他与唐豪等人组织精武会的武术家们,一起慰问抗日将士的照片,可以看出顾留馨在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昌沧回忆说:「早在抗日战争初期,我在念初中时就知道,顾先生是位令人崇敬的爱国者」。从1946年交通大学武术大会的老照片,可以看出他在十多年中仍与「致柔拳社」保持着密切交往。在顾留馨的日记中,还记录着他与李天骥、牛春明等许多名家推手的细节,他的功夫并不在他们之下。这些资料足可证实顾留馨在武术界并非泛泛之辈,也决不是「不满一年」「谈不上任何太极功夫」可以贬低的。于志钧、瞿世镜的诽谤只能暴露了他们的无耻。
  于志钧在《中国太极拳史》第165页又说:「顾又自称是陈家沟陈氏十七世陈发科的嫡传弟子。事实上,他仅在五十年代初与唐豪一道到北京拜访陈发科一次」。「仅拜访一次」的说法无非是想说顾留馨并没有向陈发科学过拳。顾留馨向陈发科学拳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至少不是「仅拜访一次」了事。学拳经过在1957年1月与4月的日记中,都有详细记录,读者可以查看日记,自作评判。
  昌沧认为:「一位真正的『着名武术家』,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技艺的确精湛,二是技理的确精深。顾先生当之无愧。他师承或求教于众多的武术家,如宫荫轩、刘震南、陈微明、武匯川、杨澄甫、杨少侯、徐致一、吴鑑泉、陈发科、孙禄堂、田瑞芬、靳云亭、林济群、田毓荣、傅彩轩,还有他的挚友唐豪,等等。他刻苦自励、奋斗不息。正如他赠友人的条幅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奇其气;精一家拳,採百家长,可传乎神』。」「顾先生文武兼修,从小习武,又毕业于大学文科国学系,老庄之学,深研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戚继光、唐顺之等之武艺专着,终成为文韬武略的全才,尤精各式太极拳的技艺及技理。尤为可贵的是他不贊成『门户之见』,更反对『门派之争』。故他能师从各家,得有『精一家拳,採百家长』的累累硕果;且毕其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而行思敏捷,学说广博」。
  总之,顾留馨的技艺、技理在中国,即使不算顶级的,至少也是一流的。周恩来总理委派他去越南教胡志明主席太极拳,绝不是乱点鸳鸯谱,而是知人善任的。

二、联谊会风波事件祸福倚伏
  1949年5月,顾留馨随解放大军重回上海,出任黄浦区接管会专员,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为建设新中国作出了贡献。1950年6月他被任命为黄浦区的第一任区长。然而艰辛的工作,过度的劳累损害了他的健康,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在「三反」「五反」的斗争中,他心力交瘁无法应付复杂的局面,没有很好地完成「打老虎」的指标,因此,被认为「领导不力」「温情主义」,「右倾保守」。上级考虑到运动的需要和顾留馨健康状况,同意他靠边「养病休息」,后又调换了岗位(顾在简歷中写道:「任黄浦区区长二年八个月,不曾罢官,并无党内处分」),当年顾留馨的健康状况,使中国政界少了一位行政长官,而使中国武术界多了个优秀武术理论家。
  不再担任黄浦区长的顾留馨有了较多的休息时间,为医治严重的神经衰弱,他重新练起了武术。顾留馨早在1932年前就参加精武会活动。1953年,顾留馨为健康恢復武术锻炼,与王子平、徐致一、徐哲东、吴云倬、傅钟文等武术家有较多的来往,也参加了上海市精武会的一些活动。1955年年末,联谊会内发生了一场风波,顾留馨被裹挟了进去。而这一次签名风波却对顾留馨后半生成为职业武术家带来了机遇,但也为以后在政治运动中遭受迫害埋下伏笔。
  上海市精武联谊会是一个群众团体。联谊会的负责人是徐致一、陈绪良、洪炳荣、朱廉湘等人。当年,因人际关系长年积累的矛盾没人去疏导等等。最终引发一场风波。以致徐致一、陈绪良则认为洪炳荣等人串通顾留馨来搞「逼宫」的,造成了徐、陈对顾留馨很大的不满。风波一起顾留馨立即向自己党组织匯报。又在12月30日写分别信给徐致一、陈绪良,以及洪炳荣等人说明原由,他希望大家以大局为重,以团结为重,并争取市体委的领导。1958年4月28日,徐致一当面向顾留馨承认是误会,但两人的关系已刻下一条裂痕,也为以后「缠丝劲」争论埋下了伏笔。
  风波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顾留馨按组织原则,向商业局党委和市体委报告了事情的经过和他的态度。顾留馨的报告有理有节、有情有义,提出的建议又是十分中肯,符合党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顾留馨的报告引起了上海市体委和中央体委领导对他的关注与重视。他又写了《关于研究、整理、推行民族武术的几点意见》《对当前推行民族武术中几个有关问题的浅见》,陈述了他对中国武术的看法,以及民族武术发展的建议。他的建议得到了中央体委的重视和好评。1956年10月,中央体委邀请顾留馨参加全国十二省市武术观摩大会评判工作。

三、光荣地为胡志明主席教授太极拳
  歷史慷慨的给了顾留馨一个良好的机遇。顾留馨的两次报告,以及他撰写的研究的武术理论文章,使他在武术界崭露头角。当时,周总理正在考虑为越南胡志明主席,物色一位太极拳老师,以帮助胡主席缓解失眠之症,恢復健康。国家安全部门和体委,在全国武术家中排摸遴选。脱颖而出的顾留馨引起中央的注意:一、顾是共产党的高级干部,政治上可靠;二、顾留馨精太极拳,又懂得多种武术,又有较高的理论修养,人才难得。经几个方面的综合分析考虑,顾留馨是当然的不二人选。于是,顾留馨成了新中国第一个由国家正式外派的武术教练,成了胡志明主席的太极拳老师,这是顾留馨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美事。这件事改变了顾留馨的后半生,他从业余的武术爱好者,被歷史推上了专业的武术理论家的舞台。
  根据武术科的原定计划,顾留馨去越南向胡主席教授简化太极拳。胡志明主席对中方的安排是尊重的,但并不认同这样体操式的太极拳。因为1930年,胡主席曾在上海等地见到过真正的太极拳,越南的学员也怀疑这种没有技击功能的「拳」。在越方的需求下,于是顾留馨调正了教学方案,以实用为主,讲解了技击用法,又辅导推手、散手等训练内容,效果明显,真正体现出中国传统武术的威力和魅力。顾留馨在越南的教学实践中,对国内武术发展的方向有了较多的思考,如1963年他给国家体委的发言稿中,体现了他对中国武术发展的真知灼见。
  当年国内武术界普及推广群众性养生体操武术(即武术要自由体操与艺术体操化);而另一方面,一些有见识的武术家唿吁继承和保中国武术的传统文化,提出应在普及中求提高,这个两种发展思路如何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却一直困惑着中国武术工作者。价值取向不同,必然会发生碰撞,尤其是在极左思潮干扰下,顾留馨的努力常被误会,他对武术的贡献也会被低估。李天骥等人甚至攻击顾留馨对中国武术不是「简化」而是「復古」,是搞「修正主义」。

四、对老武术家的关心体现了良知与良心
  瞿世镜在《杨氏太极 两岸一家》中指责顾留馨「一九五○年任上海市武术协会主席」,「顾氏深知功力深厚之第四代杨门前辈无法驾驭,故将傅钟文升格为杨氏太极拳「代表人物」,借助各种媒体大树特树,并且故意冷落田兆麟、田作霖、陈微明等前辈,聘请傅钟文在体育宫教杨氏拳架,聘请张玉在武协教杨氏推手。」瞿甚至影射田兆麟的死是顾留馨的责任。瞿世镜缺乏起码的歷史知识,他连上海武协什么时候成立也没搞清,就满口胡言。1957年8月25日,尚未调入体育宫的顾留馨,应邀到市体委参加杨式太极拳的编写研讨会,他立即「建议邀请田兆麟、张玉参加太极拳研究小组。」这足可证明顾留馨对田兆麟等前辈的敬重。1958年5月,就在顾留馨调入体育宫后的第二周,发函向体工队借调傅钟文、蔡龙云,提出聘请褚桂亭作指导员。15日,指导员傅钟文、王效荣、徐文忠到体育宫报到。而当时田兆麟、陈微明等老武术家老病缠身先后亡故。所以「无法驾驭」之说纯属胡言。
  1956年10月7日,在商业局工作的顾留馨曾写信给唐豪,向国家体委反映:「现在武术界中老辈凋零,剩下的认为政府照顾少,大都意气消沉,我认为中央体委应该有些紧急措施,把武术界老辈中有特长的吸收一批来传授技术、经验,这些技术、经验可能现时认为没有多大用处,可是一旦在研究上发觉还需要参考研究这种技术和经验时,这批老辈大都不在人世了,这将是民族文化遗产的大损失」。接着他正式给中央体委写报告说:「职工们大都业余时间不多,上海市学拳的人大为减少。以教拳为生的老师们大多生活困难,有的被迫从事苦工。例如中央体委原拟聘去北京的王效荣,两年来卖去了不少心爱的器械,本人现在帮人家做大饼,家属由里弄发救济米;最近急病身亡的拦手门好手傅采轩,部分原因也由于多年来生活困难;据传说教猴拳有数十年的王英(胤)已在街头擦皮鞋煳口。以致有阳光照不到武术界的牢骚,其它省市可能情况相同。」这些话是顾留馨关心老一辈武术家,积极向政府提出有益的建议,但在那个政治挂帅年代,全国除了顾留馨有谁敢提这样的意见?这种勇气和智慧,这种大悲悯、大胸襟,在武术界中是无人可及的。他对老一辈武术家们悲悯之情,不仅是对武术家个人生活的关怀,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热爱与忧虑,也彰显出他对武术发展前景的高瞻远瞩。然而,他在文革中被扣上「牛鬼蛇神的保护伞」​​而遭受迫害。因此赞誉顾留馨是中国武术界的良知与良心,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但顾留馨又为什么会遭到一些人辱骂?除了学术分歧外,与他对待某些人的态度有关。解放初期的顾留馨是共产党员、革命干部,他有着几份自豪感。他对某些在汪伪政权担任过伪职的人或个人品质不好的人,存有几分警惕;尤其是对北京某位受大汉奸赏识,又弄虚作假虚报年龄的人,非常轻蔑。正因为顾留馨身上有着「共产党干部的标籤」,使那些在日伪时间有过污点的人自惭形秽,这种身份反差自然引起这些人的反弹,他们不仅联合起来处处与他作对,他们把对共产党的某些不满(如提倡无神论、武协由左派掌权等),都发洩到顾留馨的身上。他们不仅活着时这么干,他们死了之后,他们的徒弟(如于志钧、瞿世镜等)秉承老师的遗志继续谩骂顾留馨。这种卑劣的现象可从这些年来一些人的文章中看出端倪。

五、筹备上海武协老师误会变冤家
  顾留馨的志愿是搞武术研究,由于他​​不高也不低的级别造成安排的难题,国家体委要他,但武术科级别低,且已有科长;上海体委科研所亦是如此,只得将顾留馨安置到体育宫。为了弥补职务级差,体委决定由他来筹备上海武协,并许诺他担任武主任。
  1958年5月,顾留馨正式在体育宫上任后,就入手筹备上海市武术协会。其实上海武协的筹备,早在一年前,已由精武会所属的联谊会徐致一、朱廉湘等人自发筹备停当了,只是未得到市体委批准。但顾留馨与徐致一都没料到,市体委对徐致一他们筹备的武协是根本否定的。尤其通过反右运动,体委对武协人员的政治要求更严格。1958年5月9日,体委整风报告时说,「郭副主任希武协中注意骨干分子,左派掌握领导权,不能让步」。「郭希我抓武协协,老师有歷史问题的可放到区教授」。从而彻底否定了徐致——他们筹备的「武协」。11月6日,顾留馨再将「武协委员名单、地址呈报张振亚副主任」,未获批准。12月23日,又「写武协名单补充意见,据市体委组织部门审查,蔡、卢、褚、徐因系第三、第四类歷史问题不能列为武协委员」。屡次上报都遭​​否决,筹备工作使顾留馨遇到了难题。像徐致一原本是上海市体协委员,现因政治歷史问题而被排除在武协之外,这对徐致一是巨大的打击。尤其是经歷联谊会风波后,顾留馨又刚任体育宫主任,一接手武协的筹备,徐致一就被排除在武协之外,这种种巧合,徐致一认定是顾在搞打击报復,而这件事的组织纪律性又使顾留馨无法解释。徐致一愤然离开了上海去北京寻求发展。但弔诡的是:徐致一到了北京,北京对政歷问题却不以为然,仍然重用徐致一、吴图南这样的人。徐不仅列入全国武协委员,而且又在北京市武协担任副主任。这个由两地政策差异所引发的矛盾,却要由顾留馨来承担。顾留馨与徐致一曾是师生关系,原来关系是很好的,但自这次武协名单被否定以后,徐致一对顾留馨心生怨恨,对顾留馨编写「五式太极拳」,出尔反尔很不配合的。他在四清运动中又与几位政歷问题上同病相怜的人联合起来,借「缠丝劲」问题首先向顾留馨发难,顾留馨无可奈何地为筹备武协背上了黑锅,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令人奇怪的是,上海体委领导对武协组织的「重视」是匪夷所思的,武协名单一议再议一拖再拖,「马拉松」式的拖了整整二十多年,直至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4月,才得以成立,这足可列入吉尼斯记录。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武术界的一件诡异的事,其中之谜不知谁能来解。

六、进京教拳以高尚人格彪炳史册
  顾留馨到体育宫上任才二个月,又奉命进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教授太极拳,这期间顾留馨不经意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也将自己的姓名彪炳在中国武术史上。
  1958年,毛泽东主席的夫人江青身体有病。不管江青以后怎么样,当时她是中国第一夫人,她的健康对毛主席非常重要,对党和国家也很重要。所以,保健医生们对江青的病情非常重视,写了份医疗意见书给主席和江青,并建议她打太极拳。于是保健局通过上海市体委,请顾留馨来教拳。国家体委的领导也十分重视,叮嘱顾留馨做好这项工作,并对外注意保密。
  江青通过学拳对太极拳产生兴趣。一次江青问顾留馨有什么要求,顾留馨就提出请毛主席说句话来提倡太极拳。顾说:「我没有别的想法,我觉得太极拳疗效很好,也有健身技击作用,全国还没有普遍开展,能不能请你向主席讲一下,主席能讲句话提倡,各省市推行太极拳就不一样,太极拳也能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江青高兴地说:「顾老师,你放心,我一定把你的话带给主席。」不久毛主席在卫生部的报告上作了批示。批示在一九六○年春《人民日报》《人人动手,大搞爱国卫生运动》社论中发表:「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运动。」4月,毛主席又在大区工作会议上对高级干部讲:「你们年龄都大了,身体也不好,太极拳这项运动对老年人的强身健康有好处,我希望你们回去以后,有机会的话找个老师跟着学习。」
  解放初期,中国武术的继承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惑,1953年《新体育》社论曾指出武术「毕竟是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不免会受封建性的影响……」,因而否定了武术打练结合,提出向「自由体操」「艺术体操」方向发展,传统武术受到阉割。现在太极拳能由毛主席来提倡,可以抵消一些消极影响,这对太极拳、以及传统武术的发展推动是极为巨大的,而顾留馨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武术歷史上很少有人能起这样大作用。顾留馨在歷史机遇面前,不求私利,忘小我为大我,他以继承传统文化、保存发扬中华武术为己任,尤其为太极拳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顾留馨以其高尚的人格,和所作的功德,将自己彪炳在中国武术史上。

七、「三次抗争」,是中国武术史上丑陋的一页
  《武当》杂志2013年第12期与2014年第1期,连载了西安路迪​​民先生《武当武术传人上世纪60年代的三次抗争》(以下简称「三次抗争」),路先生说:「三次抗争,是围绕着两起事件发生的。其一是对《五式太极拳》的编写,其二是关于『简化太极拳』的推广。争论的主要焦点或癥结相同,就是太极拳是否由陈家沟陈王廷所创?『缠丝劲』是否为各派太极拳的共同理论?由此又引起了第三次抗争,就是被有人称为『空前绝后』的关于『缠丝劲』的大讨论」。笔者以为这「三次抗争」是极为野蛮可耻的。下面就1,《简化太极拳》令停;2,《五式太极拳》流产;3,「缠丝劲」辩论,这中国武术史上的三大事件,作一简要剖析。
  (一)令停《简太》是粗暴践踏《宪法》的野蛮行径
  顾留馨从越南回国后,各大媒体相继前来约稿,他的文章深受读者欢迎。1958年5月,顾留馨应《文匯报》李厚成之约,以向越南胡主席介绍太极拳时作的备课笔记为蓝本,整理写成「介绍简化太极拳」,分12次刊出。刊出后读者反映极好,出版社就建议扩充配图后出版。顾留馨听取武术老师对「简太」动作的意见,由周元龙增绘成500多幅,并将插图挂在体育宫大厅墙上公开徵求意见。1960年2月武术科毛科长来沪时也看了图,认为图多有利于比照练习,给予肯定和支持。原拟单印挂图,而上海文艺出版社要求扩充为由浅入深的通俗小册子,遂修订成《简化太极拳图解》交稿。出版社定名为《简化太极拳》,在1961年11月正式出版。
  《简化太极拳》书一出版就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读者认为图多了,容易把过程动作练像样,教学方法上有举例,有启发,操作方法上发掘了传统练法,为过去这类书所未有,锻练效果更好。许多老师和练太极拳较久者都反映:《简太》的理论,融合了各家古典理论,加以阐发,是练太极拳者必须参考学习的好书云云」。第一版6万本一销而空,6月7日,「朱学儒电告,新华书店需添印《简化太极拳》2万册。告以二周内修订送稿」,10月10日,「重印3万2千册」。出版社接二连再三,印刷共12.5万本,这在当年体育类小册子中发量名列前茅。
  俗话讲:「树大招风」。《简化太极拳》出版,受到广大武术爱好者欢迎是同时,也遭来妒忌和诽谤。李天骥认为《简化太极拳》的书名与24式雷同,而出版社答复:「经社方研究后,武术科仅有简化太极拳的挂图及《太极拳运动》,并未有《简化太极拳》的单行本,书名并不雷同」。1963年6月19日,「毛科长在沪时谈及,李仍强烈反映,以后把书名改一下,缓和矛盾。」「李不虚心,不接受各方意见,拒绝修改简化太极拳中某些不正确的动作,全图推广李家拳,是不对的;毛并询及1959年全运会时批判李天骥的记录何在,应该向上级反映李天骥的一些情况」。顾留馨在日记中感嘆:「为了书名,料不到如此严重对待。旧怨莫结!」。1963年10月出版社在印第三版时,顾将书名改为《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毛科长对更改书名是满意的,他认为「只要原则性问题不错就可以了,这件事没有事情了,算解决了」。但是事情并未解决,毛说「书名更改后,李仍有意见,国家体委接到一些人民来信,他们也怀疑是李天骥在布置一些人写信告状,为了不影响工作关系,毛说:以后是不是把简太停版算了」。在李天骥的挑动下,组织了联名信「向出版社施压,强令停止发行。」1964年12月,顾留馨迫于压力,只得停止再版此书。(1974年,出版社根据读者需要重新发行《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后又多次印刷。)
  李天骥强令停止《简化太极拳》出版发行的原因,是泄私愤图报復。毛科长提醒顾留馨:「1959年全运会时批判李天骥的记录何在?」原来是李天骥内心阴暗,常背后议论和搬弄是非,组织上决定对他进行批评帮助。1959年8月20日国家体玮柏坪司长交办顾留馨主持「民主生活会」批评李天骥,会议开了三天,李痛哭流涕。事后,顾留馨将会议记录和报告,一起报送国家体委。在这之前,李天骥与顾留馨之间尚有善意的互动与合作,但自此「民主生活会」之后,李对顾充满怨恨处处作难,甚至在特定的气候下,无情打击残酷斗争,置顾留馨于死地。这就是顾留馨感嘆「旧怨莫结」的原由。
  《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一书被令停,却被一些人视作「抗争」的胜利,这种说法显然是缺乏法治观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出版的自由,一本无关政治,非黄非黑,又无封建迷信的武术书,李天骥有什么权力凌驾于《宪法》之上兴风作浪去「令停」?这是特定年代中粗暴践踏《宪法》的野蛮行为,如今却仍有人将野蛮粗暴赞誉为武当派人的「抗争」,那是文革极左思维的鬼魂继续在作祟。
  (二)固执己见扰乱「五式太极拳」合编
  1961年,有几位省部级首长(如藤代远部长)向中央反映:国外友好国家希望我国提供武术教材。因而1月25日,人民出版社函告顾留馨:「因国外需要太极拳书,但已出版的内容简单,薄薄一本,出国不像样,决定四式太极拳合出一厚本」,「拟集中介绍我国太极拳,准备几式合编出一本厚书」。尹占春副社长又说,越南胡主席要体育书,外销书以体育为第三位。社已配得一千令纸,准备出书少而精,「四式太极拳」为其中之一。出版社阎海先生接任武术编辑后,仍邀请顾留馨继续「主编」,「四式太极拳」的编写。「四式太极拳」后增加「武式」又称为「五式太极拳」。「五式太极拳」,除了介绍五种拳架,由顾留馨撰写一篇总的概括性文章,介绍太极拳的共同特点。
  早在1957年,国家体委就邀请顾留馨主持太极拳教材的编写工作。当年统一编写四式太极拳,在体委武术科内部就受到阻挠,李天骥一直持反对态度。顾留馨清楚这一情况,因此他以整风运动忙等理由,曾多次写信推辞。1961年3月18日,阎海亲自来上海落实「四式主编」任务,4月4日市体委张振亚也同意顾「整风后写『四式太极拳』」。「云国家体委催的紧」。顾留馨是接受共产党几十年教育的干部,他知道国家需要,尤其是胡志明主席的需要,就是党的需要,作为一个共产党的干部是必须服从的。不管五式该不该合编,知其不可而为之,才是真良善!于是,他接受了任务。
  但「五式太极拳」的合编终于因李天骥和徐致一等人反对而流产。反对的主要意见是缠丝劲问题,他们认为缠丝劲为陈式拳独有,不能写入太极拳总论中去。这实际上是吴、李、徐等人坚持否定陈式拳也是太极拳,因此他们反对的目的是将陈式排除出「五式」。这些反对者只是为反对而反对,没有任何积极有益的建议。但是他们的反对,迫使出版社放弃五式合编,改作分册出版。顾日记载:1962年4月14日,「李天骥说不能统一五式」;「阎海6月30日来信,五式总论很难得到徐、李、孙诸公同意。拟单出,为丛书形式,可自由发挥云」。
  「五式」合编流产,并不能否定陈式太极拳。顾留馨与沈家桢合作撰写的《陈式太极拳》,在1964年元月,正式以单行本发行。第一版印了13,500本,对陈式太极拳的推广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陈式太极拳》的出版又引起李天骥等人的忌恨,他们不仅反对陈式列入「五式」的合编,甚至反对陈式单独出版,只是藉口有所不同。1964年2月下旬,李天骥在北京市武协会上诬衊说:「顾留馨、沈家桢编者的《陈式太极拳》是抄别人家的材料,七拼八凑」。李经梧也跟着附和攻击沈、顾剽窃了他和李剑华的稿子,甚至吵到出版社。最终由出版社用书稿证实《陈式太极拳》确系沈、顾两人重新撰写,并非剽窃、抄袭,否定了李天骥、李经梧等人的谣言与诽谤。笔者以为,正派的武当人士是不会贊同这种下流的抗争。
  (三)瞎子摸象式的缠丝劲大辩论
  1983年8月,香港《新武侠》杂志革新版121号,以《全国太极拳大辩论》为标题,陆续刊发了1964年体育报登载的八篇关于缠丝劲的讨论文章。编者按语说:「1964年夏天,在内地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关于太极拳理论问题的空前绝后的学术辩论。所谓『空前』,纵观参加者之众,讨论高深,浪潮之热,涉及之广是绝无仅有的。而后又由于某些方面的关照,以『团结为重』报上突然消失了相互辩论的学术报告,从此绝迹,类似的学术讨论再也没有露脸,暂称『绝后』了。辩论是围绕太极拳的『缠丝劲』这一学术命题展开的,1964年6月1日,着名(吴式)太极拳家徐致一先生在《体育报》上发表了题为《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对于该文的观点,许多人认为是错误的,很有值得商榷之处,因此,不少全国闻名的太极拳家,投入了这场学术大辩论,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罗基宏、洪均生、赵任情……等等。」「引发争鸣的作始诵者为原国家体委武术科攻形意拳的李天骥先生」。阎海也披露:「他曾问李天骥,李说批判的信是他经手送去的」。「李天骥曾约崔毅士写稿否定缠丝劲,经友人提醒:被驳倒怎么办?崔楞住了,崔女儿也不同意投稿,不被李利用,保持中立」。这都证实了李是挑起这次争论的幕后操手。关于这场缠丝劲大辩论,从1964年6月1日起至12月12日戛然而止,虎头蛇尾。作发共发表八篇文章后,无疾而终。
  笔者以为:这场空前绝后的大辩论,完全是一场瞎子摸象式的争论,因为徐致一的是以自己的经验否定他人的经验,犯了主观片面的错误。徐致一认为「一柔到底」才是太极拳,否定缠丝劲是太极拳共有的劲法,其实徐致一的吴式拳也仅是「筋、骨、皮」之「皮」,亦非太极拳之全体。太极拳除了「一柔到底」,还应该包含有刚柔相济,诸如抽丝劲、螺旋劲与缠丝劲等等许多方法。正如大象除了大腿、还有耳朵、鼻子、尾巴等。至于从哪神力法切入太极拳,因人而异,总之条条大路通北京。切不能以自己的方法去否定别人的方法,绝不能以偏概全。
  在这场缠丝劲大辩论中,顾留馨始终坚信「缠丝劲是批不倒的!」贺龙也说:「你们这样搞是搞不出名堂来的,要另搞别方面的!」宣布了这场辩论的失败。笔者以为,如果为了学术研究讨论缠丝劲并无不可,但挑起这场辩论的目的,并不是学术研究,更不是武当人有理的抗争!而是个别人泄私愤与争夺太极拳话语权的斗争;以及在极左背景下的一场政治阴谋,这在文革中暴露无遗。

八、陈王庭创拳说的失误与文革迫害
  李天骥、徐致一对顾留馨的「三次抗争」未能击中要害,什么书名雷同、五式不能合编、缠丝劲不是太极拳共有劲法等等,充其量只是学术范畴里的争论,无理取闹「是搞不出什么名堂来的」,而「另搞别的方面」,就是抓阶级斗争,而顾留馨提出陈王庭造了太极拳,又为此列出陈氏家谱,这点被他的政敌揪住作为政治把柄而穷追勐打。
  (一)顾留馨曾说:「现在很少有人以宣传仙传为荣」,顾留馨认为批判假託仙传是辩证唯物论的胜利、无神论的胜利。「近年来,武当张三丰派攻击批判封建迷信的顾留馨,是「极左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将辩证唯物、宣传无神论等同于「极左思潮」。
  民间宗教活动是中国歷史发展歷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以清末民初时期最为盛行,神仙张三丰创拳之说也盛行于清末民初。十八世纪后期,清朝开始转型,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列强的军事入侵,造成了社会矛盾的飞速加剧。内忧外患,灾难频生,民不聊生,形成邪教、土匪的武装盗贼发展的温床。从文化亡理的层次讲,晚清社会动盪不安,东西文化碰撞,低级的民众宗教和民间迷信风习乘机氾滥,会道门组织遍布城乡,各种邪教、武术拳会都以崇拜神仙祖师来增强吸引力、凝聚力。于是弥散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宗教神灵意识逐渐渗入拳会的武术活动中。「「无生老母」「真空古佛」,还有二郎神、孙行者、姜子牙等各路神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关羽、张飞、赵云以及秦叔宝、黄三太、樊梨花、武松等戏曲小说人物,都成了民间武术崇拜的对象,张三丰更不例外。
  真武大帝(玄帝)是封建统治阶级认可的道教大神,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其作为武力之神,具有保护地方免遭盗匪袭击的功能。因此,它在民间武术团体,以自卫保家为宗旨的组织中得到尊崇。真武又称为祖师,真武庙也常称祖师庙。据说全国有数以百计的拳种,都把真武帝作为本拳会的祖师。如大刀会、金钟罩教等。创于清末、发展于民国的同善社,是民国期间在全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个会道门,它所信奉的神祇之一就是真武帝。武当张三丰只是真武帝的一个替身。所以真武(玄帝)、武当张三丰都是神灵迷信风习中的文化符号。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文化背景下,宗教迷信在经济贫困和文化闭塞的集镇农村里有着滋生和蔓延的深厚土壤。太极拳植根于这种迷信深厚的土壤,不可能不受影响,因此太极拳供奉张三丰为祖师是不足为怪的,但祖师张三丰毕竟是封建社会生产力长期停滞和思想文化蒙昧落后的象徵。虽然祖师的信奉能使乡民与士人精神有所依托,但毕竟是低俗的文化。2014年1月,《武当》发布一个「丹江口共识」,重申太极拳的祖师是张三丰。这种「坚守」传统的精神令人欣赏,但是,我们应该坚守的是传统文化中积极有益的内容,而不是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更不是去崇拜偶像。我们不能身子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脑袋却留在十九世纪!
  从歷史学的角度将张三丰作为太极拳创始人是缺乏实证的,是唯心的、荒谬的。唐豪、顾留馨以唯物主义世界观否定张三丰创太极拳,勇于批评封建迷信的假託仙传,这是积极进步的,是文明发展之必然,也为武术史的研究开启里程碑式的篇章。
  (二)杨露禅向陈长兴学拳是公认的歷史事实,唐豪根据这一史实追根溯源,又去陈家沟考察,查阅了陈氏家谱,见到了陈王廷名下有「……陈氏拳刀枪创始之人也」「闷来时造拳」数字,便推断出是「陈王廷创造了陈氏拳,即太极拳」。顾留馨崇尚此说,多次着文宣传,影响较大,因此也成了反对派攻击的对象。平心而论,唐豪这一推论是有缺陷,单凭「造拳」等文字论据不足。顾留馨为了寻找更多的史料来证实,却错把巡按御史陈王庭当作了陈王廷。顾留馨的这一失误,使自己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他虽然作了纠正,但一些人穷追不放。学术上的一个失误,被他的政敌上纲到阶级斗争的高度。顾留馨排陈氏家谱成了「为封建地主阶级树碑立传」。陈王廷击退「土寇」、「扫荡群匪千余人」成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因而顾留馨的阶级立场大有问题,他们咬定顾留馨犯了修正主义、打着红旗反红旗等种种罪状,文革初期就将顾留馨作为「走资派」「三反分子」而打倒。今天回看当年,文革对顾留馨的批判确实是十分荒诞的。动辄把学术失误上升为阶级路线、政治斗争,是文革惯用的手法,这才是真正的极左!顾留馨并不是「极左思潮的代表人物」,而是极左路线的受害者。
  近年来一些人为鼓吹张三丰而继续「追杀」顾留馨。其实,只要唯心主义抬头,只要极左思潮存在,只要文革流毒没有肃清,只要有利益驱使,学术难以有理性的争论,顾留馨的失误仍将会受到一些人无情的批判。当然我们不相信歷史会倒退,文革会重演!
  文革中的顾留馨虽然饱受批判与迫害,但他仍铮铮铁骨敢于抗争,犹如「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噹噹一粒铜豌豆」。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对武术的研究总结,撰写了《太极拳术》《炮捶》等书稿,为中华武学留下宝贵的资产。改革开放后,他又为中日民间武术交流作出了贡献。但这些已不是本书要介绍的内容,留待以后再作解密。
(本文为纪念顾留馨逝世二十五週年而作)
唐才良
乙未年夏日 写于福麟堂

目录

上册
 一、目录
 二、导读:中国武术界的良心——顾留馨(唐才良)
 三、顾留馨日记:
  日记提示
  1957年日记
  1958年日记
  1960年日记
  1961年日记

下册
 1962年日记
 1963年日记
 1964年日记
 1965年日记
 1966年日记
 四、资料:(顾留馨文存)
  (一)对冯炳荣等代表的答词
  (二)顾留馨给徐致一陈绪良的信
  (三)就联谊会情况向党委匯报
  (四)关于研究整理推行民族武术的几点意见
 五、后 记(顾元庄)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