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孙禄堂武学论语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孙禄堂武学论语

prev next

孙禄堂武学论语
  • 商品编号: dj0602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孙玉奎
    出版日: 2015/03/01
    ISBN13: 9789863460602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48x210mm
    页数: 238
  • 定价:  NT$23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207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5892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武学大宗师孙禄堂小传
  孙禄堂(1861—1933年),幼年家贫,无力上学,但自学向上,文武皆习。先后拜李奎元、郭云深学形意拳,拜程廷华学八卦拳,拜郝为真学太极拳。曾徒步云游十一省,访技问道,平暴济贫。援《易》为武,书法也进佳境。
  曾受清朝正七品县令皇封。年轻时,人称「赛活猴」,成年后曾击败俄罗斯技击名家彼得罗夫,享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誉。古稀之年,一举战胜日本五名格斗高手的联合挑战,当时《京报》《申报》《世界日报》等大媒体皆贊孙禄堂:「境臻绝顶,举世无匹。」
  民国时期,曾受聘总统府承宣官,中央国术馆、江苏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武当门长等职。浙江、上海全国武术大赛担任评判长。两次擂臺赛名列前茅者及以后几个大省市的国术馆的主教练,多为孙门弟子。
  大师穷毕生精力,将中国传统文化融于拳术,创孙氏内家拳,着《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八卦剑学》《拳意述真》五部经典拳书,总结出「太极一气、动静中和的三元理论;和一以贯之,文武同源、同归」的拳术之道和大武学思想,为武术昇华到文化层次,树立了里程碑。
孙玉奎

序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歷史的进步,中华武术在传承中也在不断地演变。「奥运会」和「武林大会」对传统武术提出很多反思和警醒。我辈从武者应善用思考,合力同心,深钻细研,汲取新的滋养,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与时俱进,追求卓越,挑战未来。《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喜闻孙玉奎等编录的《孙禄堂武学论语》即将付梓,非常高兴。
  孙玉奎,男,1939年生。自幼随父习武,恪守规矩(其父孙雨人师从孙存周、孙剑云),无论在武技、武理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尤重武德,尊师重道,虚心好学,把本门的技艺与哲理融为一体,研究「武与道合」的学说,探索新时代的数码奥秘,理论联繫实际,学予拳用。发表了多篇论文和文章,颇具特色。
  《孙禄堂武学论语》一书,总结出一套简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它将为从学者创造学习、探索的氛围,提供交流共研的平臺。
  愿明理者、有志者团结奋进,悟理和练功并重,认真传承,努力发展传统武学,共创辉煌!

序二
  河北定兴的孙玉奎系孙门弟子孙振岱之后人,幼从其父孙雨人习练孙氏拳学,甚有心得。今积其所学,结合个人练拳悟道之途,深思形意、八卦、太极三派之理,认真钻研孙氏拳学,结合学《易》所得及道法自然之说,编写了《孙禄堂武学论语》一书,倩余为序。
  该书将孙禄堂武学着作及言论之精要逐一列条,笔之于书,期望有助于同道及后人阅读。
  该书直陈孙氏武学要旨,循述而不作之意,凡拳中之奥义皆以论语之形式摘拮无遗,由浅入深,进而悟道,此玉奎等摘此语录之用意也。

序三
  孙禄堂把武术昇华到文化来研究,开创了武学的新纪元。孙禄堂的大武学思想非常有现实意义,闻《孙禄堂武学论语》出版,可喜可贺!
  孙禄堂是我们河北的武学大师,他的武学思想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全人类。我们应当继承孙禄堂的武学事业,把武学文化发扬光大。希望武林朋友认真学习《孙禄堂武学论语》,既独善其身,也兼善天下,为振兴中华民族做出贡献!
河北省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于石家庄

序四
孙氏武学,武林奇葩,文化瑰宝,健体强魄;
毕生为武,易理精通,严惩匪盗,日俄拜躬;
扬我中华,内外称颂,德艺双馨,武林之宗;
余幸有睹,孙氏武风,张玉书传,乡里亲朋;
模仿感悟,精气神增,潜心会要,秉承先宗;
岂敢妄言,惟有敬颂,勤习广教,弘扬遗风;
宗师武论,九州刊行,普善天下,中华有幸;
学校供职,体育为重,培植桃李,时逢武春;
任重道远,文武攀登,育人务本,健德知能。
河北定兴第三中学校长
于定兴

自序
  一、「虚无为旨,中和为宗」,是孙氏武学之大要,和传统文化合二为一,是中国武学文化的精华。「虚无和中和」都有强大的物质基础,绝非「玄学」。我们把孙禄堂武学中的有关论述摘录出来,以方便武林同仁体认、明辨。「进跟退撤,开合转承;行云流水,虚实分明」是孙氏武学的表,「率性修道,虚无、中和」是孙氏武学的本。
  二、孙禄堂师祖穷毕生精力六十余年,将「三教文化」和三派拳术熔于一炉,遂着书,只「愿将先辈拳道传流后世,不令淹没」。且常引「立身求本」「书法中锋」之《书论》,以阐拳剑「中和」之理。「其一诚中,上下相连,内外如一;其二虚中,不即不离,勿忘勿助;其三空中,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斯三者,修身之大法则,亦人生之不可或缺者也」。愿习拳同仁,效法师祖的修炼途径,自省立本,文武俱进,自能从容中道。
  三、人体是一个开放的资讯整体。人体的穴位,好比电脑的键盘,可为我发出指令。所以孙氏武学强调中正、规矩。我们摘录孙氏武学的理、劲、尺寸,且附上师祖的拳照,就是为了方便孙门同仁对照修炼,提高精度。
  四、本书共分为六编,前五编分别将孙禄堂师祖的五部武学专着 —— 《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八卦剑学》《拳意述真》进行整理编辑,撷取其中最精华的内容奉献给各位习拳同仁。文中的章节名称和顺序依然採用原着的编排代码,以免学者出现误解。
  在本书的成书过程中,得到了孙婉容、孙宝亨前辈和李文启先生的大力支持,特在此致以衷心感谢!
定兴 孙玉奎等

目录

第一编 孙禄堂《形意拳学》论语
  《形意拳学》自序
  凡例
 上编 形意混沌闢开天地五行学
  总纲 形意无极学
  第二节 形意太极学
  第三节 形意两仪学
  第四节 形意三体学
  第五节 形意拳演习之要义
  第一章 形意噼拳学
  第二章 形意崩拳学
  第三章 形意钻拳学
  第四章 形意炮拳学
  第五章 形意横拳学
  第六章 五拳合一进退连环学
  第七章 五拳生剋五行炮学
 下编 形意天地化生十二形学
  第一章 龙形学
  第二章 虎形学
  第三章 猴形学
  第四章 马形学
  第五章 鼍形学
  第六章 鸡形学
  第七章 鹞形学
  第八章 燕形学
  第九章 蛇形学
  第十章 形学
  第十一章 鹰形学
  第十二章 熊形学
  第十三章 十二形全体合一学(即杂式捶)
  第十四章 十二形全体大用学(即安身炮拳)
第二编 孙禄堂《八卦拳学》论语
  《八卦拳学》自序
  凡例
  第一章 八卦拳形体名称
  第二章 初学入门三害
  第三章 入门练习九要
  第四章 八卦拳四德八能四情
  第六章 无极学
  第七章 太极学
  第八章 两仪学
  第九章 四象学
  第十章 干卦 狮形学
  第十一章 坤卦 麟形学
  第十二章 坎卦 蛇形学
  第十三章 离卦 鹞形学
  第十四章 震卦 龙形学
  第十五章 艮卦 熊形学
  第十六章 巽卦 凤形学
  第十七章 兑卦 猴形学
  第十八章 八卦拳先天后天合一式说
  第二十章 八卦拳先天后天八卦合一图解
  第二十一章 八卦拳阳火阴符形式
  第二十二章 八卦拳炼神还虚形式
  第二十三章 八卦拳神化之功借天地之气候形式法
第三编 孙禄堂《太极拳学》论语
  《太极拳学》自序
  太极拳之名称
  凡例
 上 编
  第一章 无极学
  第二章 太极学
  第三章 懒扎衣学
  第四章 开手学
  第五章 合手学
  第六章 单鞭学
  第十一章 搂膝拗步学
  第十二章 手挥琵琶式学
  第十四章 如封似闭学
  第二十五章 倒辇猴式学
  第三十三章 三通背学
  第三十七章 云手学
  第三十八章 高探马学
  第三十九章 右起脚学
  第四十章 左起脚学
  第四十四章 披身伏虎学
  第五十八章 野马分鬃学
  第六十二章 右通背掌学
  第七十一章 更鸡独立学
  第八十六章 进步指裆捶学
  第九十三章 下步跨虎学
  第九十四章 转角摆莲学
  第九十五章 弯弓射虎学
  第九十六章 双撞捶学
  第九十七章 阴阳混一学
  第九十八章 无极还原学
 下 编
  第一章 太极拳打手用法
  第二章 打手步法
  第六章 甲乙打手合一学
  第六章 二人打手活步法
  第十八章 附五字诀
  撒放秘诀 擎、引、松、放四字
  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第四编 孙禄堂《八卦剑学》论语
  《八卦剑学》自序
  绪言
  第一章 左右手纳卦诀
  第二章 练剑要法八字
  第三章 八卦剑左右旋转与往左右穿剑穿手之分别
  第四章 无极剑学
  第五章 太极剑学
  第六章 干卦剑学
  第七章 坤卦剑学
  第八章 坎卦剑学
  第九章 离卦剑学
  第十章 震卦剑学
  第十一章 艮卦剑学
  第十二章 巽卦剑学
  第十三章 兑卦剑学
  第十四章 八卦剑应用要法十字
  第十五章 八卦变剑要言
第五编 孙禄堂《拳意述真》论语
  自序
  第四章 形意拳
   郭云深先生言
   白西园先生言
   刘奇兰先生言
   宋世荣先生言
   车毅斋先生言
   张树德先生言
   刘晓兰先生言
   李存义先生言
   李奎元先生言
   耿诚信先生言
   周明泰先生言
   许占鳌先生言
  第五章 八卦拳
   程廷华先生言
  第六章 太极拳
   郝为祯先生言
   陈秀峰先生言
  第七章 形意拳谱摘要
  第八章 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义
第六编 孙禄堂其他论语汇要
  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
  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
  国术源流之管见
  拳术述闻
  孙禄堂的一份珍贵遗稿
  孙雨人之孙禄堂拳论眼见耳闻录
  其他
附:孙存周论内家拳
后 记
孙禄堂武学拳照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