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策划人语
本丛书重新编排的目的,旨在供各界武术爱好者鑑赏、研习和参考,以达弘扬国术,保存国粹,俾后学者不失真传而已。
原书大多为中华民国时期的刊本,作者皆为各武术学派的嫡系传人。他们遵从前人苦心孤诣遗留之术,恐久而湮没,故集数十年习武之心得,公之于世。丛书内容丰富,树义精当,文字浅显,解释详明,并且附有动作图片,实乃学习者空前之佳本。
原书有一些涂抹之处,并不完全正确,恐为收藏者之笔墨。因为着墨甚深,不易恢復原状,并且尚有部分参考价值,故暂存其旧。另有个别字,疑为错误,因存其真,未敢遽改。我们只对有些显着的错误之处,做了一些修改的工作;对缺少目录和编排不当的部分原版本,我们根据内容进行了加工、调整,使其更具合理性和可读性。有个别原始版本,由于出版时间较早,保存时间长,存在残页和短页的现象,虽经多方努力,仍没有办法补全,所幸者,就全书的整体而言,其收藏、参考、学习价值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希望有收藏完整者鼎力补全,以裨益当世和后学,使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不息。
为了更加方便广大武术爱好者对古拳谱丛书的研究和阅读,我们对丛书作了一些改进,并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尝试着做了断句,以便于阅读。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失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予以谅解。
序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遗存了大量文献资料,为后人学习、研究其精髓,提供了一个值得探索的宝库。然而,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在这些文献资料中,存在着大量我们今天不熟悉的词汇和语言,例如「文火」、「武火」、「心火」、「坤火」、「真元」、「真种子之父母」、「西南之道」等等,不胜枚举。这种使用诸多特殊名词词汇的记述方式,在道家、佛家色彩浓郁的文献中尤其普遍。毋庸讳言,这种现象,反映了这些文化内容在其传承过程中,传承者和传播环境出于主客观的种种需要。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当时古人的需求,与现代的我们日益隔膜起来,他们那时的表述,渐渐成了难懂的「天书」。所以,今天我们
在阅读这些文献的同时,还要首先完成一项「诠释特殊词汇」的工作,这种「诠释」,是渐行渐远的歷史,逼迫我们不得不完成的。
由于与古人之间的日渐隔膜,我们今天在瞭解和评价上述那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时,需要特别审慎,这远不是简单地扣上几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神秘虚妄」之类的帽子就可以了事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这本《内功炼丹秘诀》究竟在讲些什么?
一、本书的性质与大概结构
此书书名为《内功炼丹秘诀》。何谓内功?何为炼丹?是江湖术士们宣扬的什么方术吗?是成仙成佛得道升天的捷径吗?都不是!实际上,《内功炼丹秘诀》一书所说的,是我们的先人在长期身体力行的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祛病强身、养生健身、修身养性的养生方法。
这套方法旨在调整人体生理、心理平衡,开发人体内在蕴含的潜能。其书论述严谨,理论完备,简单易学,科学实用,效果显着,是中华民族养生学文化的精髓。
《内功炼丹秘诀》一书分上下两册,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泛说」,详细阐释、讲解和分述了道家与佛家养生学方法之异同;第二部分为「金仙正论解说」,主要讲解了内功练习的步骤、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对「内功——周天筑基功」的练习方法有所论证、阐释和讲解;第三部分为「道字解」,这部分主要是对在阅读《内功炼丹秘诀》或其他同类书籍时,出现的一些晦涩、冷僻、玄虚化、神秘化的字或词或语句进行了讲解和注释,这部分也是弄通、弄懂诸多道家经典典籍内涵的一把钥匙。
那么,我们在读了这本书后,能有什么收穫呢?编者作为本书的第一批读者,虽然浅陋,但仍愿意将自己的一孔拙见贡献给大家。
二、何谓内功,何为炼丹,何为秘诀
(一)内功,是人体以不同的特定姿态和特定对应的唿吸方式,透过合理运用特定的意念活动,激发人体自身的功能和能量,从而获得超出人体通常状态下的内在潜能。此种功夫被称为「内功」。
(二)歷来关于炼丹的说法,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在传统的中医药学中,就有丸、散、膏、丹的说法,「丹」在此是特指中成药中的一种形态,即採用不同的中药材为原料,经过特殊的萃取方法(亦称为炼丹),炮制而成的一种丸状形态的中成药颗粒,即称为「丹」,例如:小活络丹、小还丹、仁丹等。
第二种:古代游方术士们也炼丹或传授炼丹方法,但与上述中医的「炼丹」不同。方士们多取铅、汞、金、银、锡、砒霜等原料,以拢火燃箕的方法炼取所谓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金丹」,或称为「外丹」。「外丹」可以「长生不老」之说固属荒诞,但学者普遍认为,此术又确实是中国古代化学的原始形态。
第三种:在歷史上,传统武术的练习者们习武也称炼丹,并且将丹分为两种:其一,透过开发人体自身内在潜能所获得特殊的超凡能力称为内丹(即内功);其二,透过长期练习定势、动势、攻防技巧、实用技术获得的独有的技击方法称之为外丹(外功)。歷史上拳术家们所说的「功为内丹,拳为外丹」即是此意。拳术家所练习的内功(内丹)的重要特徵是:意随气走,气到意到,无拘无束,顺其自然,由其自然贯穿奇经八脉,如此获得大乘者,其功有致轻、致灵、致动、致活、随心所欲、运用自如、洞察先机的特点。所以,凡是拳术家内功(内丹)获得大乘者,其内功(内丹)已经易变成拳术家独具的敏感的自然感知和预知功能;拳术家们所练习的内功(内丹)已经完全具备了修身养性、益寿延年、强身健体、自卫防身的特徵,也就是所有内家拳谱中所说的「静养生,动击人」的特性。
第四种说法是:这种炼丹方法主要是透过特殊固定的人体姿态,选取空气清新、恬静安定、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撷取特殊的不同唿吸方法,由意念守候和意念导引等主要方法,激发人体自身内在的潜能,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也称为炼丹。这种炼丹方法与传统武术家们的炼丹方法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是练与养、养与用、动与静的区别,这种练内功(内丹)方法的突出特点是:气随意走,意到气到,用意念导引气血贯穿奇经八脉,使气血在人体中舒缓流畅的运行,从而,使人体达到脏腑器官健硕、强壮、阴阳平衡、和谐共生。
《内功炼丹秘诀》中所说的「内丹」,其特指的就是上述第三种和第四种说法中,具有养生健身功能的功理功法。此「内丹」之说,是「内丹」一词的本来意义,与封建迷信色彩风马牛不相及。
(三)《内功炼丹秘诀》一书中所说的秘诀,是前贤体悟实践的修炼经验和心得。内容包括练习内功(内丹)结丹的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修炼的不同层次和阶段时所出现的各种体感,如冷、热、暖、酸、胀、麻、痒、酥、疼、痛等生理反应,以及练功(丹)时,精神意识中出现的各种「内景象」及「幻象」等特有的自然现象等。
三、为揭开同类典籍的神秘面纱,打开了方便之门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凡在内功修炼上有深厚造诣者,对练习步骤、方法、过程和时机的把握,以及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态和现象,一般是不肯轻易传授的,或者秘珍自专,或者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语敷衍。所幸的是,《内功炼丹秘诀》的作者,相当坦诚地公开了在内功炼丹过程中的时机、方法、过程和步骤。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此书对一些在其他类似书籍中晦涩难懂、甚至讳莫如深的字、词、句、文,做了相当细緻的注解和阐释,从而为我们揭开了蒙在《内功炼丹秘诀》和其他同类典籍上的神秘面纱,提供了若干方便。
当然,以上所言,并不是说读了《内功炼丹秘诀》一书,有关内功(内丹)修炼的所有问题就都一览无余了。事实上,此书中仍然有大量的存疑羁绊在其间;仍然使用了大量隐晦的字、词、句和术语而没有给予明瞭的讲解与阐释。此书对于我们,或许仅仅是一扇微微打开的门,但对于以往多少不得其门而入的探索者而言,能有这一扇微启的门,无疑也是弥足珍贵的。
四、诚挚的提示
应该指出,《内功炼丹秘诀》一书,对于大多数初涉内功或内丹修炼领域的读者,更像是一本只是勾勒出总体脉络与结构的修习大纲,而大量的具体和细微的问题,则需要反覆研究,并结合书外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弄清弄懂。
在此仅举一例:「景象与幻象」,是内功(内丹)修炼中无法避免和回避的,是内功修习过程的必由之路。而《内功炼丹秘诀》一书中,对此只涉及「真景」(景象),而没有提到幻象,而实际上在内功(内丹)练习过程中,是会产生大量幻象的。那么,什么是幻象呢?幻象为什么会产生呢?幻象与真景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当幻象出现后,练习者应该如何对待?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求与思考。
此书的出版,是希望能为广大热衷于民族养生学文化的研究者、探索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为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略尽我们的绵薄之力,由于我们的学识修养和知识水平所限,在筛选、判定、编排、校对、出版、印刷中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诚祈广大读者朋友们海涵,并且不吝赐教。
瀚海文化工作室 己丑年中秋夜草于龙城
序言
天地之间,物类之众,庶事之繁,非一人之耳目所能周也。非耳目之所能周,则人固有不可得而见闻之物与事矣。凡不可得而见闻之物与事,谓为不知其物。不知其事则可,谓为必无其物,必无其事,则不可也。龙之与麟也,相传以为瑞,且董父授官,以豢龙而为氏;孔子纪事,以获麟而绝笔,是龙与麟固有其物者,世之人亦多闻其名矣,而见其形者何人也?然未闻有人以未见龙之与麟,而闢其无有也。真仙之与剑客也,其旨合于道,且遗事搜罗,刘向着《列仙之传》,《汉书》所载。吴王有仙客之好,是真仙之与剑客,在古固亦有之,世人亦多闻其事矣,而见其人者,固未尝有也。人已疑真仙剑客之道,失传于今世,亦犹龙麟之种绝,故不可復逅,乃有儒者出而闢之曰:「老子之道,小道也。剑客之术,邪术也。凡长生不老之丹,弹丸飞剑之技,固用以欺人惑世者也。」世人以未曾亲见真仙剑客,疑已甚矣,更中于儒者之说,则亦从而附和之曰刘向谰言,《汉书》谬说,不足为信,世实无真仙剑客也。若而人者,以一己耳目所不及,即断言真仙剑客之必无,实未知修养之大道,无足贵也。夫道者,统生天地生人生物,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者也。统无极生太极,无极为无名,无名者天地之所自胎。太极为有名,有名者万物之所自生。因无名而有名,则天生地生人生物生矣,故曰大道无名。老氏之言曰:「天法道,道法自然。」盖道统无极,由无极而生太极,而判天地,故天亦法乎道也。由天地而生万物,孰令生之;由太极而判天地,孰令判之;由无极而成太极,孰令成之,此自然运化之机也。道统无机,故法乎自然,道也者。一本乎自然而运化万能,运化之机,即阴阳动静之谓也。易曰:「一阴一阳之道。」盖深知夫道之旨矣。上古之人,寿至百龄
不为奇,若花甲而死,且视为不寿。及乎近世,则能周一甲者已奉寿翁。其寿命之永暂相距弥远。其故何也?盖古之人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盛暑知夏,祁寒知冬,天真浑璞,胸无机械,内无忧乐之煎,外无利慾之侵,凡作息衣食,全随天机而转,一任自然之运化,故循环往復,生机不息,而克享遐龄也。今之人也,利慾侵于外,□械生于中,以权诈处世,以虚伪立身,宅心之险,计算之工,固非古人所能及,而纭纭扰扰身心于以不宁,一背乎自然之运化,形神相搅,死机长而生机减,于此而欲求其寿命之永,其可得乎?即此可知老子道法自然之旨矣。吾人处今之世,未尝不慕太古人类之安恬多寿。然若执涂人而语之曰:大道可修也,金丹可炼也,长生不老,莫不可致也。但在人之自为耳,则必群以为妄,而诘之曰:大道可修,何今世未见有证道之人;金丹可炼,何今世不见有不死之药;长生不老莫不可致,何今世之人寿命不能周一甲?是皆谰言以欺人也。呜唿!斯言也,是与未见龙麟,而闢为天下本无其物;未睹真仙剑客,而闢为本无其事,同一理耳。若以道藏之书示于众,则群疑滋甚,于炉鼎铅汞之说,阴阳和合之事,甚且视为方术,而斥为谬妄,不欲探其奥旨也,间尝考其所以然之故,而恍然悟曰:予是矣。盖道藏之书,其理玄微,是辞旨深奥,以炉鼎、铅汞、龙虎等而设喻,使人循此以寻自然之道,固非浅见者之所能窥其旨,斥为谬妄,为方术,亦固其宜。然此固今人之浅见,非道书之说妄也,予因是而叹后之修道者,未能将古籍加以疏解,而使浅见者流知。所谓炉鼎铅汞之物,在己而不在人;採接长生之道,在此而不在彼。竭其玄微之理而阐发之,释其深奥之辞而详明之,大道既彰,则人虽欲斥为谬妄,视为方术,讵可得乎?不特此也。大道既彰,人必信仰,而致力于此,亦必有证得大道炼成金丹,长生不老之人,暨夫真仙剑客者出矣。则彼指刘向为妄作,《汉书》为谬说者,亲见此证道之人,以祛其疑,庶不至更以不见龙麟谓世无其物,不见真仙剑客谓世无其事乎,惜乎道士中无朱子其人也。属意阐明此大道之人,不见于道学创始之我国,反得之于东瀛之三岛,亦可异也。其人唯何,即伊藤光远是。盖予方慨乎无人能疏解道书,而师竹先生适至,且挟其新书示予曰:「此新释自日文者,子意云何?」视之则题曰《地仙剑客修炼真传》,展而读之,则次序井然,对于炼己筑基,周天运行,和合阴阳,龙虎交媾等事,莫不根据古籍之奥旨,而详述其所以然之理,简洁明净,虽稍通文义之人,即可瞭解,且绝无牵强造作,皆合于自然之机,洵可师也。读竟乃喟然叹曰:道学为我国所固有,国人不能悟,而外人悟之;外人悟之而又辞而解之,使深奥难测之学,变为浅显易学之术,如去镜面之蒙尘,破月边云影,顿令秘奥之渊,现豁然通明之象,若而人者,亦道家功臣矣。斯编一出,则乐道者固可循径而行;即向之斥修道为妄说,视道书为方术者,读之亦可自悟也。且此书分为两步,初步为炼己功夫,为入道之基础,即培养元神真气而合于精,依小周天之道路运行修炼之术。炼此功夫,虽未能证道登仙,亦可坐忘形象,神行于外,剑客所炼之道也。第二步为周天大道,则依大周天之道路而运行其精气神,和合阴阳,胎息婴孩,敝蓰躯壳,白日飞升,真仙修炼之要诀也。安乐延年之法,长生不老之道,尽于此中。世人如于此书,能体会立行,则成道可必。预知此书出后,如有人循轨修持,则数十年后,地仙剑客,当能与世人相见,向之以不可得见而闢为无其事者,必改其辞而乐道焉,更不至以不获见龙之与麟而斥其无此物矣。此则伊藤光远固有功于道学,而师竹先生得其书而迻译之,俾使吾国固有之道学渐昌,亦有心人也,予读其书竟,爰将愚意略述一二,聊当异言云尔。
辛未岁初夏之二日贯一道人序
目录
第一部 汎 说
第一章 序 说
第二章 根本禅与炼丹
第三章 炼丹之方法
第四章 初修时应注意之事
第五章 修证之经过程途
第二部 金仙证论解说
第一章 炼丹序
第二章 正道浅说
第三章 炼己论
第四章 小周天药物论
第五章 小周天鼎器论
第六章 风火经
第七章 产药之效验
第八章 总 说
第九章 周天图说
第十一章 任督二脉图说
第十二章 决 凝
第十三章 危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