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八极拳珍传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八极拳珍传

prev next

八极拳珍传
  • 商品编号: dj4731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王世泉
    出版日: 2014/02/01
    ISBN13: 9789574684731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48x210mm
    页数: 412
  • 定价:  NT$33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297元
  • 商品库存: 2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7063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目录
第一章 八极拳的歷史渊源及传承情况
第一节 八极拳的歷史渊源
第二节 八极拳的传承及代表人物
一、吴钟
二、李书文
三、霍殿阁
四、许兰洲
五、许家福
六、鲍有声
第二章 八极拳的风格、特徵及训练要求
第一节 八极拳的风格特点
第二节 习练八极拳的初级阶段
第三节 习练八极拳的中级阶段
第四节 习练八极拳的高极阶段
第五节 八极拳的劲力
第六节 八极拳的内功
第七节 八极拳的练与养
第八节 八极拳的主要特徵
第三章 八极拳的技术内容详解
第一节 八极拳的基础功夫
第二节 八极拳的辅助练习
第三节 金刚八式
第四节 八极小架(小八极拳)
第五节 八极大架(大八极拳)
第六节 六大开
第七节 八极对接拳(对练)
第四章 八极拳的器械简介
一、六合大枪
二、震山棍(行者棒)
三、大六合刀(动作名称)
四、小六合刀(动作名称)
五、万胜刀(双刀)(动作名称)
六、月霞剑(动作名称)
七、青萍剑(动作名称)
八、双钩(动作名称)
第五章 八极拳与噼挂掌
第一节 大噼挂掌
第二节 小噼挂掌
第三节 八极对噼挂(对练)
第六章 雷拳(形拳)
 第一节 虎 形
 第二节 龙 形
第七章 易筋经
第一节 太极软架(易筋经)第一套
第二节 太极软架(易筋经)第二套
第三节 太极软架(易筋经)第三套
后 记

内容简介
完整的从理论到实践
包含大架、小架、噼挂、对练、八大招、六大开等
涉及功力、实践、观赏、养生等范畴

代序
吴彬眼中的王世泉和他的八极拳
  中国武术九段、着名教练吴彬是王世泉着书立说的宣导者之一。他说:「世泉是我的挚友,更是八极拳的行家里手。他的理论与实践都有许多独到之处。如今他能『冲破密而不传的藩篱』,在百忙之余写出了这本八极拳专着,为我国武术的百花园中又增添了一朵奇葩,使我们能看到更加丰富多彩的八极拳。我为他高兴,并向他表示祝贺。」
  吴彬的这番话是在世泉的新办公室讲的。他的办公室坐落在朝阳区阳光大厦的6层,宽敞的空间俨然像个演武厅,里面摆放着特大号大枪、佩剑和整装待发的全套高尔夫器械。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世泉的功夫彩照和韩国前总统全斗焕的题辞,赫然悬挂在他办公桌边的墙壁上,传统和现代如此和谐地融会在他身上,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世泉今年57岁了。吴彬长他10岁。两个人都想在有生之年,为传播中华武术再干番事业。近年来,随着武术走向世界脚步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北京来拜师学武。如何适应潮流,在北京建立一个高标准的国际武术培训中心成为他俩商讨的议题。我的介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话题也随之转入了两人的交往和八极拳。
  北京是中国武术门派最集中的地方。吴彬参与领导的北京市武协,下属有几十个拳种研究会,各拳法之中又有不同的分支,真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近年来,北京武术界学风甚浓,着书立说蔚然成风,仅八极拳就有几个版本。
  吴彬的工作使他有机会广泛涉猎武术门类。他最早接触八极拳是在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学习的时候,听说什剎海体校有位王金声老师善长八极拳,在京城颇有名气。他毕业后恰好分配到什剎海,与王老师一起共事,有机会经常向王老师请教八极拳。他觉得这种拳法是力量型的,很实用。经王老师介绍,他知道西城区还有一位张绪初老师八极拳功夫也很有造诣。当初他以为北京只有这两支八极拳系列,后来京、津两地武术界时常走动,吴彬又结识了王老师的师兄弟,天津的李良辰、李剑辰。这些在京津一带的八极拳头面人物,个个身怀八极绝技,身手不凡,增进了他对八极拳的瞭解与认识。
  在全国武术锦标赛上,他有幸而见到了着名武术家陕西马贤达教授演练的八极拳功夫。其大家的风范,让吴彬大开眼界,有机会总要向马老师虚心请教,长了不少见识。还有一次到吉林出差,经世泉介绍,他结识了当地八极拳名家霍文学,与世泉同属一派,这套拳法特别漂亮,使人耳目一新。吴彬曾多次到过八极拳的发源地———河北沧州,当地的八极拳不仅漂亮,而且人才济济。
  王世泉的八极拳别具一格,用吴彬的话说这套八极拳是「从理论到实践都比较完整,既有大架、小架、噼挂、对练,又讲究八大招、六大开,内容涉及功力、实践、观赏、养生等诸多范畴。这本《八极拳珍传》师承清晰,忠实地总结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练拳的实践,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与发展,为后人学练八极拳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也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了一套健身宝典」。我以为这番话极为准确地涵盖了世泉这本专着的特色。
  吴彬认识王世泉是由曹彦章老师介绍的。曹老师是北京市武术协会的骨干,在朝阳区推广武术几十年。有一次,他告诉吴彬,朝阳区有个王世泉,八极拳很有一套,他有幸得到了恩师鲍有声先生的真传。吴教练求贤若渴,特意「考察」了王世泉的八极拳,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北京真是卧虎藏龙之地。他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练过查拳、翻子拳等,后来经常练站桩,学了一些以练功为主的八极拳的小架。我觉得八极拳确实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不可多得的佼佼者之一,很值得挖掘、整理与传播。从这个角度看,世泉新着的问世,是中国八极拳的一大盛事」。
  习武要讲武德。学武更应学做人。对于世泉的为人,吴彬相当赞赏。低调、平实、谦逊、善良、慷慨、毅力,这些品格构成了世泉身上的主旋律。北京武术界都很尊重他,世泉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京城十分活跃的武术家。
  仅以戒烟为例。在一次会上,谈起吸烟有害健康,世泉与其他9位与会者当场宣佈从现在开始戒烟,结果10人中惟独他一人戒烟成功,从此与吸烟绝缘。十几年的嗜好就此废弃,不能不令人欣佩他的毅力。
  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推广八极拳,世泉与曹老师联手创立了华园武术培训中心。它像一块晶莹璀璨的玉石,吸引了周边的武术爱好者。多年来,数以百计的公务员、白领、工人、学生纷纷「投身」华园学练中华武术,其中不乏金髮碧眼的洋人。在这块园地里,他们默默无闻地耕耘,勤勤恳恳地劳作,浇灌出一朵朵武术的鲜花,培植出一棵棵功夫的幼苗。
  世泉工作繁忙,但对练功却锲而不捨。每天无论多忙,总要抽出时间练功。他说练功如同吃饭、睡觉,一日不可或缺。对于他的功底,京城武术界偶有领略。每逢新春佳节,世泉总会邀请京城武林同道欢聚一堂,抒怀畅饮,切磋技艺。各家掌门人当场亮出看家本领,博得掌声一片。作为东道主,世泉也不示弱,时而以八极会友。
  有一次表演八极内功,由于身架放低,竟撕破了西裤的内裆,顿时成为京城武坛的一段趣话。
  更有趣的是:一次吴彬率北京武术队赴洛杉矶冬训,正巧世泉也在美国出差。吴彬邀世泉到美籍华人陈志中的「全美中国武术培训中心」做客,他向美国学员介绍:「王世泉先生的武术不是光给人看的,而是给人用的,能自卫。」接着他请世泉做八极拳示范表演。平时看惯了竞赛套路的洋弟子,从未见过传统武术的真面目,世泉的一招一式,令他们大吃一惊。为了让他们信服,吴彬请几名「老美」围上来,只见世泉稍一发力,尽管「老美」个个身高马大,却无一人能够近身,更有甚者,还被击出数米之远,现场观众无不目瞪口呆。世泉余兴未尽,从学员手中拿过一把剑,只一抖,剑断两节,如果不是老外手中的剑,他们或许不会相信中国功夫如此神威!陈志中的妻子是位金髮碧眼的老外。她先得为快,当场拜师,向世泉学了八极拳中的几个推软架式子。这位培训中心的「女寨主」为多了几手真功夫高兴得不得了。
  还有一次,日本八极拳爱好者来访,希望能与北京的八极拳交流,没想到与世泉一搭手,便觉得不是对手,只得甘拜下风。这位日本八极拳发烧友,本是日本空手道杂志的记者,以前曾多次到沧州、天津考察学习八极拳,自以为有两下子,谁知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世泉的八极拳让他明白「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学无止境」的道理。
  世泉说:「我写八极拳,一是为了将师父教我的东西保存下来,流传下去;二是以武会友,与同道武友相互交流,推动武术事业的发展。」
  吴彬与世泉是一对好友,他俩经常在一起切磋武术。吴彬说:「世泉的八极拳让人感触最深的是练拳不练功不行,练拳不懂实战也不行。而是想拳技长进,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就是花架子。如果中国人会,外国人也行,与国外搏击类专案区别不大,显示不出武术的特点。」
  世泉事业有成,武功高超,德艺双馨。他的《八极拳珍传》一书在师兄弟们的辅助之下将要问世了。如今,正值人生的收穫季节,吴彬说:「作为朋友,我衷心地祝世泉在各方面再上新臺阶,再创新佳绩。」
(吴彬口述,王友唐整理)

企业家的武术情 徐才
  家,这个含意丰富、分外亲切的字,《辞海》里有十几个注释。其中之一是指经营某种行业,或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技能的人。世泉先生就是一位善于经营的企业家,又是一位精研拳剑的武术家。
  如果把他多年贊助武术事业和其他公益活动算上,也称得上是位公益活动家了。可是世泉从不把自己看作是什么家,而是脚踏实地、辛勤刻苦地做他所衷爱的事情。这不,今年他把长期习武授武的经验与感悟写成《八极拳珍传》的书。
  他说:「我写八极拳,一是为了将师父教我的东西保存下来,流传下去;二是以武会友,与同道武友相互交流,推动武术事业的发展。」在这里,我为这本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说一说我所感受的世泉爱武、助武的武术情。
  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世泉就萌发了武术之情,从那时起就一发而不可收。虽然练功异常艰苦,但他无论寒暑忙闲都持之以恆。坚持就是胜利。
  1983年起,他在不同层次的武术比赛中不断获得优异成绩,终于在国家段位制考评中被授予「中国武术七段」的殊荣。八极拳是一种短打拳术,全称叫开门八极拳。「开门」是指以六大开的技法破对方防守架子的门户。这个拳套路短小精悍,发劲兇勐有力,是比较刚烈的拳种。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慕名到八极拳的传播地孟村回族自治县访问,那里的朋友告诉我,改革开放之后来这里的第一批外国人就是寻根追源八极拳的。足见八极拳确是影响「八方极远」。世泉以他锤炼了40年的真功夫,博得中外武林人士的赞誉。
  有一年他到美国与洋武友相聚试手,一发力把对方击出数公尺之外,使美国友人敬佩不已。如今他主管几个企业繁忙异常,可是练功却从未间断。他说,现在是开上宾士车去树林练功「照样出一身臭汗」。作为企业总管对武术有这么深的情怀很是不易。
  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一个企业的主管既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与才能,又需要有一副健康的身心,这样才能带领职工共同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世泉以身作则坚持习练武术,把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渗入到企业中去,无疑这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好领班。愿处于忙碌人生的青壮年企业家,在运筹经济中也融入些人文精神,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高大的中国企业形象。
  世泉的助武之情也让人感动不已。1993年他与朋友创立了武术培训中心,十几年来培养了一批武术精英,还接待了多批外国武术团队,并多次贊助北京武术界人士出国访问。还有一点使人难忘的是,这些年每逢春节北京市武协举行的武术界联欢会,大都是世泉企业鼎力贊助的。我几乎每次都出席联欢会,加上平时积累起来的印象,我认为世泉是个乐善好施的人。这使我想到史书上说的春秋越国大夫范蠡的故事。
  范蠡在协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北游齐国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史记》上说陶朱公富有后,「富好行其德」,把财富「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商者愈来愈多,去年中央再次强调要支援民营企业,这给民间企业家开闢了十分宽松的创业条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积极贊助社会公益事业,世泉就是其中之一。愿广大企业界人士在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勿忘努力创造经济财富之余,也为振兴中华文化,包括武术文化多做善事,「富好行其德」。
2004年末于北京

作者简介
  王世泉,生于1948年1月。北京东直门外东坝河人。现任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协会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武术协会副主席,北京武术院副院长,朝阳区武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华园武术培训中心董事长,中国武术7段。
  自幼喜欢运动,在学校时曾为技巧队队员。1965年和钱震、陈升、赵友三人随大师兄刘殿仕学习八极拳(刘殿仕代鲍有声老师授徒)。当时学的主要是金钢八式和一些基本功的操练,后多次到天津双街村拜访老师鲍有声,并得到老师的亲自指导。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金刚八式、六大开、八极拳、八技小架、大噼挂掌、小噼挂掌、雷拳两套(龙形、虎形)、太极软架(易筋经)三套、大架太极一套。
  对练项目有:八极拳对接、八极对噼挂。
  主要器械有:大六合刀、小六合刀、万胜双刀、六合枪、月霞剑、青萍剑、月霞剑对练、震山棍(行者棒)、双钩。另外还有一些操练方法和散手。
  1983年10月18日,在朝阳体育场举办的武术比赛中,夺得拳术第一名(八极拳)、器械第一名(八极六合枪)。
  同年11月13日、14日在北京市农民武术比赛中,夺得拳术第一名(八极拳)、对练第一名(八极拳对接)、枪术第二名(六合枪),获得金牌两块,银牌一块,三项全能第一名。
  1984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参加35年大庆武术表演。
  1992年10月11日参加北京市传统武术表演赛,夺得器械第一名(枪)、拳术第二名(八极拳)。
  1993年7月4日参加北京市传统武术比赛取得第二名。以后曾多次在全国和北京武术界举办的各类活动中进行比赛和表演,均取得好成绩和受到好评。
  1993年创办了华园武术培训中心。几年来培训中心不仅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同时也在全国和北京市举办的各类武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普及全民健身的活动中作出了很大贡献。
  培训中心成立后还单独接待了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武术代表团,除进行武术交流外,增进了国际友谊,传播了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功夫。
  培训中心成立后,不仅自身得到发展,而且支援中国武术在全世界的推广和普及,曾多次出资贊助武术代表团出国访问、比赛和武术界举办的各类活动。
  作者曾长期从事基层工作,23岁起连续18年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连续4年担任乡镇农工商总经理,创办了第一个农民独资兴办的涉外饭店「华园饭店」。
  1994年以后,先后独资或合作成立龙凯和物业公司、北京魁胜新餐饮有限公司、朗格建筑装饰公司、福建武夷山国际花园酒店、天地人三合商贸有限公司等。虽然工作繁忙,但对武术事业却情有独钟。除坚持每天锻鍊之外,还积极参与北京武术界举办的各类武术活动,和北京武术界的各大门派不断交流,均保持良好的关系和友谊。
  作者的观点是:要想武术发扬光大,必须摒弃门派之争,「存在就是真理」。各门各派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否则不可能延续至今。所谓正宗、嫡传,也不必细究,门派好不等于自己练得好,自己练得不好,不等于门派不好。争强斗狠不可取,贬低别人更不行,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练武之人应该注重武德,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应当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加强团结,共同努力,才能使中国武术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仙家性命法诀与丹诗

仙家性命法诀...

95 NT$333元
藏密气功(POD)

藏密气功(P...

NT$255元
法师指印秘笈

法师指印秘笈

95 NT$285元
太极内功解秘

太极内功解秘

9 NT$252元
张三丰太极拳

张三丰太极拳

9 NT$180元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