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太极防身术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太极防身术

prev next

  • 商品编号: dj3994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郭慎
    出版日: 2005/08/01
    ISBN13: 9789574683994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
    页数: 160
  • 定价:  NT$300元
  • 优惠价:  9 NT$270元
    登记后可再补货
  • 点击数: 3473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作者简介
郭慎
余自稚龄在家乡山西省五台县随外祖父东云公学习中国式摔角(山西省素称摔角之乡)始,就对武术产生兴趣,及长又先后在学校、社会、军旅生涯中拜名师学习多种武术。以学习先后顺序简述如后:刘木森大师太极拳、少林拳(气功协会长);黄沧浪大师柔道(柔道十段);常东昇大师摔角、常氏太极拳(一代跤王、武状元);潘文斗大师擒拿(宪兵学校武术总教官);李元智大师八极拳(陆官校武术教官);张英建大师少林拳(民国44年台、港、澳国术大赛徒手比赛总冠军);林象贤教练举重、健美(国家代表队教练);张镜宇教官日式刺枪术(大陆时期陆官校噼剌总官);边宁佳教练角力(美国国家代表队教练);李基鸿教练西洋拳(国家代表队教练)。
并远赴法国、义大利、德国、日本、新加坡、印度、伊朗、韩国、苏联、外蒙古、中国大陆等国参加角力、举重、健美教练裁判讲习,荣获角力、举重、健美,三项国际教练及裁判証。曾担任国军战斗技术师资班教官、突击兵、反情报班的格斗教官;台湾高等法院警训练班武术指导。现仍兼任中国文化大学国术学系摔角、擒拿术教授。

邱志瑶
玄牝太极学会理事长
联合国大学IOU武术硕士
文化大学国术系
德育护专(经国技术学院)食品营养科
国术、武术、太极拳、摔跤、民俗运动国家级教练与国家级裁判

内容提要
  凡称武术、拳法、 防身术、自卫术者,均以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为目的。太极拳称之谓仁道拳、绅仕拳、淑女拳、文化拳、卫生拳、长命拳等,常以养生、健身,以及精神修养为主。然而太极拳者毕竟是一种武术,而且是一种境界极深奥的武术。而其内容不只是拳打、脚踢的功夫,实乃涵括了所有徒手搏击技术,如踢、打、摔、拿、点的技术。
  本教材编撰是以实用为着眼,一切防身技术,除遵循太极拳传统特性与技术要领,但不墨守成规,尤其对应自由搏击,必须有所适应与发展。中国大陆太极拳大师──陈占奎在所着『中国太极拳与防身用法』书中曾指出:「太极拳用于防身技,单靠站桩、练套路(盘架子)、推手的练习是不够的。必须要练太极散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两人一组,一招一式的攻防练习和各种组合动作攻防练习,才能提高水平,才能有效防身!练招势为入门之阶,招势熟才能用。」太极拳防身术无一定的型式与方法,一旦与人交手时,必须在所谓捨己从人,因应敌人应变,立即作出反射动作。武术家常言:「不招不架,只是一下!」一下制伏敌人,干净俐落,为太极拳防身术之要求。
  本教材因应实际需要分为:一、太极拳与拳术防身术。二、太极拳与摔角防身术。三、太极拳与擒拿防身术等三种。学者皆能将三种太极拳防身术练习纯熟,必能发挥太极拳的功效。


  一、太极拳为我中华文化之瑰宝,武林的一门绝艺。能风行全国流传世界。实由于学习太极拳不仅能保健强身,有助于精神修养,也是一种异常美妙的生活享受。更能防身自卫。
  二、太极拳总会于民国六十七年受教育部体育司委託编纂太极拳教材。先以拳架为主,之后为求更深入介绍,特再委请太极拳总会整编太极拳之推手、散手与比赛规则等。其中散手就是完全着重在防身自卫,亦即太极拳防身术。所谓散手,非指将拳架折散使用,而其真正意义乃指「无定型定法」与人交手时在「捨己从人」、「固敌应变」的原则下作出准确有效的「反射」招法。一招即能制服敌人!所谓散手「无定型定法」乃是针对与敌人交手时要随机应变运用各种招式。武术千门万派;招式浩如瀚海。仅以拳术一项无法达到制人而不受制于人的目的。必须俱备拳术、摔角与擒拿的综合武术才能应付裕如。是故本教材将擒拿术、摔角术融入太极拳防身术之中以增强其威力。
  三、本教材以技术为重。鲜作理论之阐述。各种防身技术均本着「简单方能精练、精练方能实用」的原则编纂。学者在练习时应遵循以下重点:
  (一)娴熟精练:武谚「熟能生巧,巧能达用」。任何武术首重熟练,太极拳防身术第一层功夫就是着重在「熟」字上。
  (二)一专多能:专者指所谓「绝招」。能者指「所有招式」均能娴熟其攻防要诀,以及护身方法。太极拳防身术包括拳术、摔角术与擒拿术。学者必须依据自己的身体素质与体型,每种技术均须精练几招绝招。同时更要将所有技术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三)系统组合攻、防练习:学者首先将太极拳防身术中之拳术、摔角术、擒拿术分别组合,进行两人一组,一招一式之攻防练。然后将全部技术综合起来进行混合招式的练习。如此才能在实战搏斗中发挥威力。
  四、太极拳防身术用法一定要与现代搏斗观念技法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功效。正如『中国太极拳与防身术用法』作者陈占奎先生所示:「太极拳防身用法与一般的从理论到理论,从传统到传统墨守成规的方法有明显的区别。因为脱离当代搏击的现实,只从理论上和传统上的「以静制动」和所谓的「沾连粘随」、「引进落空」上考虑。实际上是会吃亏的」。必须在新形势下结合现实的技法才能发挥太极拳防身术的功效。
  五、本教材涉及范围较广,加之笔者学养有限,错失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武学界先进惠予指正。
郭慎

目录

内容提要
壹、太极拳防身术之一
贰、太极拳防身术之二
参、太极拳防身术之三
附录:太极拳拳式图

参考文献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