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五行通臂拳练法与用法(附DVD)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五行通臂拳练法与用法(附DVD)

prev next

五行通臂拳练法与用法(附DVD)
  • 商品编号: dj0572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郑鸿藻,韩宝顺
    出版日: 2015/02/01
    ISBN13: 9789863460572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48x210mm
    页数: 428
  • 定价:  NT$48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432元
  • 商品库存: 2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5241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作者简介
  韩宝顺,男,汉族 1951年生于河北省新城县白沟河仁积庄,1957年迁入天津市,现为天津人。高级工程师,曾任大型企业公司高级管理。自幼习武,是五形通臂拳师邓鸿藻先生的入室弟子,为该拳派第五代传人。曾代表天津多次在全国及国际武术大赛中获金奖。现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体育运动指导员,天津武术协会通臂拳研究会秘书长。

前言
五行通臂拳亦称猿猴通臂拳,在传统的演练中,主要有刀、枪、拳三大系统,故在中华武林界一向以刀、枪、拳三绝而着称;又因其具有技击性、实用性,且易学易练、适应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颇受武林内外人士所喜爱,尤其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全民健身运动下,它由过去只在本门派内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秘不外露的传统教习方式,走向公开化、社会化,习练者日众,队伍不断扩大。
五行通臂拳属大架传统通臂拳,内容主要包括:十二基础桩功,四十八行步操练法;拳术套路有「拆拳」, 「五马奔槽」,及后来发展成的「大连环」、「小连环」等。器械方面,有五行通臂刀(亦称八步十三刀);五行通臂枪及短袍青云剑、长袍纯阳剑及双人对练等。
训练过程中要求做到:拔顶抗项,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折九扣,拧腰坐胯,神情内敛,提肛收肾,意守丹田,肩背松顺,放长击远,松肩探臂,立轮成圆,曲中求直,趾抓膝弹,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讲求十二种正劲,即冷、弹、脆、绵、软、巧、轻、速、捷、灵、活、妙;十种奇劲,即沾、连、黏、挨、随、吸、化、形、解、缩。要求练到以摔、拍、穿、噼、钻为主线的,肩如轮,臂似扇,肘如环,腕似绵,手如铁饼指似剑,腰如蛇行腿似钻,胸如拢月眼似电,膝如弹簧嵴似线,胯如奔马行似猿,气如滚水声似磬,踝如踏板神似箭;使其达到身体各部位完美协调,应用上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该拳术虽内容不多,易学易练,但对基本功要求极为严格,经长期训练,掌握其精髓后,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本拳术起源于何时、何地、何人创造,因歷史流传资料极少,已无从查证,但在本门最原始的拳术套路「拆拳」歌诀中有:「先师留下通臂掌,无影无形无柔刚,混元一气太极象,令敌无处测阴阳」。透过此歌诀,可以看出,该拳术早期名称是「五形通臂掌」,以拳命名是后来顺应普通说法而约定俗成的结果。
五行通臂拳在歷代传承过程中,都是口传心授,故至今尚未发现一部完整的教学资料,所见到的文字资料,也多为零星的手抄本,为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能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我们就多年学习和锻鍊的实践,将其大部分内容编攥整理成册,以为今后可供参考之资料。因水准所限,虽尽其所能,终是一管之见,书中难免有挂一落万之处,不妥的地方,还望武林同行斧正。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五行通臂拳绪论
  第一节 五行通臂拳源流
  第二节 特 点
  第三节 五行通臂拳的练习阶段
  第四节 五行通臂拳行功走架中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和达到的效果及劲力
第二章 基础站桩十二势
第三章 行步四十八势
  第一节 行步十二基本势
  第二节 行步十二炮锤势
  第三节 行步十二掌势
  第四节 行步十二大势
第四章 五行通臂拳一百零八字诀详解
第五章 五行通臂拳单式对练操法
第六章 五行通臂拳套路──拆拳
第七章 五行通臂拳套路──五马奔槽
第八章 五行通臂刀
第九章 五行通臂枪
第十章 五行通臂拳名词术语解释
附 录
  势法歌诀
  通臂拳小连环套路名称
  通臂拳大连环套路名称
  五行通臂拳纯阳剑套路名称
  六路方天戟套路名称
  六路戟法变化法
  十二路大枪谱
  张喆小传
  邓鸿藻小传
后 记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