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

prev next

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
  • 商品编号: dj0177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马虹
    出版日: 2007/07/01
    ISBN13: 9789574680177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48x208mm
    页数: 447
  • 定价:  NT$35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315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6399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前言
苏州园林中有个网师园,进得园来,迎面正厅悬一匾额,上书「清能早达」,四个大字洒脱而凝重,秀丽而遒劲,其意也耐人寻味。同游者不明其涵意,约我释之。因同行者皆是「太极迷」,故三句话不离本行,遂从太极拳拳理方面妄作阐述。
清者,水澄澈也,与「浊」相对。达者,到也,明白、通晓也,如「知书达理」之谓。不论做什么事,像走路一样,只有领路人路线清楚,才能到达预期的目标。练拳,同样如此,特别是传拳的人,不明拳理拳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仅不能早达,反而易走弯路,步入歧途。
中国的太极拳,博大精深,理精法密,哲理性很强,内涵极其丰富。它的拳理拳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从其拳理到拳架,从拳架到用法,从一招一式的外形到内劲,处处都离不开太极阴阳说,离不开《易》学,离不开传统兵书,离不开传统医理和力学,乃至传统的美学。所以钻研此技者,不仅要在实践中刻苦下功夫,而且更要在其基本理论上下功夫。古人云:「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宋‧苏辙《东轩记》)「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练太极拳同样以理为先。正如陈鑫公所示:「学太极拳,必先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善学者,必以理为尚。」他还告诫那些不重视拳理学习的人:「不流于狂妄,即涉于偏倚。」(见《陈式太极拳图书》)从而说明拳理是练拳的指路明灯,练拳必须弄清拳理。
可惜,目前我国太极拳界对拳理的研究探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如《人民日报》1986年12月22日着文所云,我国太极拳理论研究正面临挑战。文章说:「我国对于太极拳的理论研究却一直发展缓慢。太极拳研究处于零星分散状态。对太极拳的力学分析、健身价值、生理机制等方面,缺乏科学的定性、定量研究,在理论和研究手段上远远落后于日本等国。」这些话中肯而切合实际。例如,日本松田隆智等人曾向我国某位拳师提问:「太极拳单鞭一式,后脚里扣多少度为宜?陈发科先生扣45度,陈照奎先生扣60度,应该扣多少度?」可见他们研究的认真和细緻程度。
我们的先辈在太极拳理论方面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财富。但由于时代、认识的限制,其中有些观点、论述,尚有待我们抛开固步自封的门户之见,在继承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予以鉴别、比较、澄清和扬弃。在拳法方面,太极拳毕竟是一种武术,技击含义是它的灵魂、精髓。太极拳教练不能总是说:「我教的是竞赛套路,不是用法。」为此,我认为太极拳界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定题、定向地开展一场拳理拳法方面比较系统的研讨和清理。做到拳架动作劲路清,拳理拳法清,使它处处既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又符合现代科学原理。
这样,我国太极拳事业必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由此,我又联想到「清能早达」那四个字的广泛含义。
我的老师陈照奎先生,不仅在整理家传拳谱、普及陈式传统拳架、阐明此拳技击用法等方面有其卓越的贡献,而且在阐明和发展陈式太极拳拳理方面有其独到的见地。他既尊重前辈的理论遗产,但又不迷信古人、不故弄玄虚、不唯书、不唯名人,对拳理拳法敢于发前人之未发,敢于对某些不科学、不实际、不准确的观点和论述,阐术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针对「用意不用力」的论点,他说「哪里有不用力的武术?功夫是基础,在决定推手胜负的因素之中,力量和技巧都是重要的。」又如讲开合相寓时,他说:「不能只讲含胸拔背,胸有含有开,背也有合有开。胸开背合,背开胸含。」再如讲虚实时,他讲到的「两个虚实」,以及倒换虚实时为了重心下移、保持动态平衡而提出的所谓「裆走下弧」,都是很新鲜的论点。讲眼神,歷代太极拳家大多是讲「眼随手运」,而陈老师则主张「眼以视敌人为主,兼顾左右。」陈式太极拳前辈都曾讲到泛臀、翻臀,但没有一个人像陈老师那样,讲作「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体现人体运动中的立体螺旋劲。另外,他讲述丹田内转、胸腰折叠、下塌外碾,以及功力训练等方面,都别开生面,科学精到,令人折服。所以,我的许多师兄弟京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有幸跟陈老师学了一套明白拳。」
为了继承和阐发陈照奎老师在太极拳拳架、拳理、拳法等方面多年的教诲,根据当年跟老师学拳的大量记录和个人的体悟,近二十多年来,我先后在《陈式太极拳研究》、《武林》、《武魂》、《武术健身》、《少林武术》以及台湾的《太极拳》杂志上,发表了三十多篇论文,受到海内外一些读者的好评和鼓励。根据广大读者的要求,我将已发表和尚未发表的文稿,先后整理出版了《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拳谱)、《陈式太极拳技击法》(拳法)和这本论文集《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拳理),做为我跟随先师学拳的原始记录和粗浅体会,奉献给广大陈式太极拳爱好者,同时,愿藉此表达对先师的缅怀之情。
武艺有宗,学术无界。这部《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书中有些地方阐发先师论述时,由于实践功夫和科学知识水平有限,可能有不当和错误之处,尚祈读者诸君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马虹

作者简介
马 虹 (1927-),原名郭毓堃,河北深州市前磨头镇人。陈式太极拳十一代传人,现任河北省石家庄市武协副主席、石家庄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河南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组委会副秘书长。1994年被国际太极拳年会评审委员会评审为全国当代十三名太极拳大师之一。
马 虹 1948年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教育、写作和编辑工作,积劳成疾。1962年起,经人指引,他採取练习太极拳走体疗之路,几年后百病皆消,身体康復,拳术大进。遂对太极拳产生极大兴趣。1972年,他北上京城,拜陈式太极拳当代宗师(陈氏十八代、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奎为师,倾注全部心血刻苦实践、潜心钻研、忠诚继承。他曾三上北京,又随师两下河南,并三次延师到石家庄家中居住授艺,前后随师习拳达九年之久,尽得陈氏家传传统太极拳拳谱、拳理、拳法之奥秘。同时,他结合运动生理学、心理学、人体力学、中国传统医学、兵学、易学,深入探讨太极拳在现代人类生活中的多种功能,从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马 虹 多次参加全省全国太极拳比赛和邀请赛,均取得优异成绩。1982年他倡导成立了第一个「陈氏太极拳研究会」,创办了刊物《陈式太极拳研究》,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开办传授站八十多个,他的学生遍及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区。并先后应邀到美国、马来西亚、义大利、加拿大、纽西兰等国家讲学、授拳。他还在海内外有关刊物上先后发表太极拳学术论文三十多篇。根据先师生前授拳时,他的大量笔记资料和几十年研究成果整理出版了《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陈式太极拳技击法》《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三部力着,并录制三部《陈式太极拳及其技击法教学录影带》,1988年从石家庄市政协离休后,专心致志从事传统陈式太极拳的继承、整理、研究和传播工作,为了弘扬陈式太极拳以造福人类,他做出了重要贡献。
--录自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之《中国百科专家人物传》

目录

清能早达--代前言
1.原理篇
2.基础篇
3.技击篇
4.养生篇
5.解惑篇
6.附录篇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陈式太极拳技击法

陈式太极拳技...

9 NT$225元
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

陈式太极拳体...

9 NT$360元
<珍贵本>陈式太极拳

<珍贵本>陈...

9 NT$252元
<珍贵本>太极拳研究

<珍贵本>太...

9 NT$315元
陈氏太极拳图说

陈氏太极拳图...

9 NT$342元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