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苌氏武技全书(合订本)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苌氏武技全书(合订本)

prev next

苌氏武技全书(合订本)
  • 商品编号: dj0183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刘义明
    出版日: 2014/05/01
    ISBN13: 9789863460183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48x210mm
    页数: 527
  • 定价:  NT$48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432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5063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策划人语
  本丛书重新编排的目的,旨在供各界武术爱好者鑑赏、研习和参考,以达弘扬国术,保存国粹,俾后学者不失真传而已。
  原书大多为中华民国时期的刊本,作者皆为各武术学派的嫡系传人。他们遵从前人苦心孤诣遗留之术,恐久而湮没,故集数十年习武之心得,公之于世。丛书内容丰富,树义精当,文字浅显,解释详明,并且附有动作图片,实乃学习者空前之佳本。
  原书有一些涂抹之处,并不完全正确,恐为收藏者之笔墨。因为着墨甚深,不易恢復原状,并且尚有部分参考价值,故暂存其旧。另有个别字,疑为错误,因存其真,未敢遽改。我们只对有些显着的错误之处,做了一些修改的工作;对缺少目录和编排不当的部分原版本,我们根据内容进行了加工、调整,使其更具合理性和可读性。有个别原始版本,由于出版时间较早,保存时间长,存在残页和短页的现象,虽经多方努力,仍没有办法补全,所幸者,就全书的整体而言,其收藏、参考、学习价值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希望有收藏完整者鼎力补全,以裨益当世和后学,使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不息。
  为了更加方便广大武术爱好者对古拳谱丛书的研究和阅读,我们对丛书作了一些改进,并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尝试着做了断句,以便于阅读。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失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予以谅解。


  当今热爱中华武术、习武之风已吹遍世界各地。亘古至今,我国武术源远流长已经数千年歷史,诸家拳派如同百花争妍各具特色,传统内家拳派中形意、八卦、太极也深得国人之喜爱,在这武术的百花丛中,清代崛起的苌氏武技为中原大地的又一着名拳派。
  苌氏武技简称苌家拳,为河南汜水苌乃周所创,它以其精闢的理论学说、正大淳厚的功法、奇幻莫测的实战技法、内容丰富的各个套路而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并以其独特魅力,深受武林名家所推崇。最为显着的特点是,苌氏每套拳谱、每式拳名皆有诗词注解,最多者炮拳达一百首之多,真乃文武并举,武林界颂他为儒拳师苌乐臣之雅号。苌氏拳论着颇多,理法精微,《中气论》、《武备择要》两部武学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人体内与外、气与形、阴与阳、刚与柔之间的相扶相承、相互制约、变化循环的精深哲理与自然科学。苌氏功法动势注重炼气养神、炼神合气,做到心与气合、以意行气、以气催形,盖动静互根、温养合法而达到练形以合外,炼气以实内,内外合一,气催形动。
  苌氏武技自清代苌乃周着书立说、创拳立派,迄今已近三百年歷史,而苌氏拳谱秘笈歷代相传,外人得之不多。拳谱公之于世是在民国十二年,由汲具华记石印局出版的《青龙出海拳谱》,自至民国二十一年,徐震整理出版的《苌氏武技全书》,其内容包括「中气论」、「武备技要拳理」及「二十四字拳」,书中图像也非原有古图,因由公开发行面世,至今老一代武林名家多有收藏,而民国两次发行的拳谱较之苌氏原本拳谱秘笈,充其量为十之一二而已。
苌氏武技中拳术与器械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在共同的功法要旨里,又有其独自的形体与技击风格。「二十四字拳」有二十四字论诗词一首,每势中又有两首诗词歌诀,明其要领与打法。其动势注重心意之念,行气中开筋催骨、柔姿连绵、势势唿吸吐纳、运转丹田之气如干坤变化,合天地之道,柔中藏刚,落点刚劲,蓄含暗劲发放,整式套路行气如流水,骨节开动,节节贯穿;「大罗汉拳」形似十八罗汉之态,动势似醉非醉,柔而轻灵;落点刚发勇勐,似如雷噼,运势缓急相应,看似笨缓,落点迅疾,套路短小精干。「青龙出海拳」动势中刚柔相济,老少相随,起纵串跳形似猿猴,地盘下势如游龙戏水,拳分新老两路;「二十四大战拳」为苌乃周中年编创的得意杰作,其势直攻快进,招式连环,攻势勇勐,落点发力,套路势中攻多守少,气势宏大,形神兼备;「炮拳」一百零八式,苌家功夫拳法技法全面,阴阳循环,技法闪展腾挪、踢蹬踹弹,行气发力刚柔相济,是苌氏习武者必经之路。除上述外,还有白虎拳、黑虎拳、小洪拳、猿猴拳、小罗汉拳等套路,皆有图谱,势势精妙,各显风采。
  苌氏兵器与拳术相较更是锦上添花,可谓五花八门、稀有绝妙,除四大兵器中单剑、春秋大刀、二十四刀、四枪八枪之外,较有代表性的有:「三十六枪」,又名恒侯枪,即三国张飞之枪法,此枪源于汜水虎牢关张八之神枪,经苌乃周改编为三十六枪。其枪行气发力、身枪合一;技法运用粘随滑脱、挤崩挑压、旋滚拧转、噼翻撩刺,技法多变,形神兼备,风格显着,别具一格。「猿猴棒」也称三十六棒,此棒源于峨眉大师冉道,传于苌乃周二十四棒,后融苌氏风格创编为猿猴棒。其表现为猴体形态,打法神奇,势中棍走两头,一头闪滑旋滚、破敌兵器;另一头借前势封化,拧腰发力,棍击敌身,一势的唿吸之中防化聚气、攻敌发力一气呵成,既有猿猴轻灵柔化之巧,又显勐虎疾快之爆力,武林名家用四字称颂此棒之技:精、奇、绝、妙。「双剑」源于古隋王新象与冉道所传吕祖双剑而集两家之精华编创为苌氏双剑,技法演示身剑合一,一剑封化,一剑击敌,双剑飞舞阴阳循环,刚柔相济,上下穿插,左右迂迴,柔化封敌聚气,刚发如闪电迅疾,剑走弧线点刺崩挑,旋化滑滚,势动以气催形、形气催剑,刚力突现,一势到家。「猿猴对棒」为苌氏兵器之精粹,透过对练可丰富提高实战技法的应用;其动作变化怪异奇巧,谲诈莫测,散战对练你上我下,你左我右,你前我后,忽大忽小;技法应用旋滚挤压,粘随滑脱,挑崩噼撩,反抡横扫,穿插拧翻;棍中含有枪法,唿吸往来,气催棍发,身棍合一;身势变化侧、正、附、仰,上挑下躜如游龙入水,步势轻柔快捷,势到力发。「双剑对枪」是以短制长、长短相济的对打套路,技法突出粘、随、滑、脱四字。打法应用枪剑相交,上下翻滚,左右飞旋,如胶似漆,其表现你走我随,我进你粘,时缓而急,时柔而刚,枪剑绞缠变化莫测,实不可多得之绝技。除以上套路外还有双锏、双镰枪、纯阳剑、虎尾鞭、单剑对枪、一百零八枪等,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
  总之,苌氏武技以其丰富的套路内容、别具的功法训练、奇幻多变的技击招式、养身健体之秘术问世于豫中武坛上。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有的特色而闪耀着光芒。
  苌氏武技是河南传统武术中的着名拳派,也是中华武术的珍贵遗产,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将之发扬光大。笔者作为苌氏武技第八代继承人,有责任将之传承下去,让更多的武林同好瞭解、认识和学习这一优秀拳种。在出版发行《苌氏武技全书》的同时,笔者将继续推出苌氏武技新版系列,并配有VCD光碟,以期让这一稀有独特之武技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刘义明

目录
第一集 中气论
卷一 总论篇
一、论中气  二、论头  三、论足  四、论手 
五、论拳   六、三尖为气之纲领论
七、中气说(肝起肺落)(中气歌)   八、刚柔相济论
九、论面部五行            十、论聚精会神气力渊源
卷二 阴阳篇
一、阴阳转结论(歌诀)   二、阴阳入扶论
三、入阳附阴入阴附阳说   四、入阳扶阴入阴扶阳说
五、阴阳併入阴阳并扶说   六、阴阳分入阴阳分扶说
七、阴阳旋入阴阳旋扶说   八、阴阳斜偏十字入扶说
九、阴入阴扶阳入阳扶说   十、阴阳乱点入扶说
卷三 运气篇
一、养气论  二、炼气诀  三、讲正气(勇气根源)
四、借行气  五、纳气说  六、过气论  七、行气论
八、讲夺气  九、点气论  十、三气合一气
卷四 用功篇
歌诀(承停擎、内外合)
一、合炼二十四势   二、咽肉变色论
三、二十四字论    四、得门而入论 
五、十二节落气论   六、头手二手前后手论
七、三尖照论     八、三尖到论
九、论外形      十、论用功(大小势说)

第二集 武备择要
卷一 入门篇
一、论初学入手法   二、初学条目
卷二 技击篇
一、打法总诀    二、讲打法   三、讲出手
四、疾快用法    五、起纵各部用法歌诀
卷三 拳谱篇
一、二十四字偏势   二、猿猴拳
三、白虎拳      四、小罗汉拳

第三集 古拳械图谱密笈
一、二十四字拳谱 二、大罗汉拳谱
三、青龙出海拳谱 四、炮拳 一百零八势
五、猿猴二十四棒图谱 六、吕祖双剑
七、双剑对枪图谱 八、猿猴对棒图谱
九、三十六枪图谱 十、猿猴拳图谱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