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袁了凡静坐要诀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袁了凡静坐要诀

prev next

袁了凡静坐要诀
  • 商品编号: dj9231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严蔚冰
    出版日: 2013/01/01
    ISBN13: 9789574689231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48x210mm
    页数: 188
  • 定价:  NT$20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180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5270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目录
感悟生命整体观
前 言
 1. 什么是静坐?
 2. 静坐──身心调节的妙法
 3. 静坐法的传承与演变
《静坐要诀》
 原序……明‧袁黄
 校刊缘起……民国‧性怀和尚
 一、辨志篇
 二、豫行篇
 三、修证篇
 四、调息篇
 五、遣欲篇
 六、广爱篇
传承与心得
 缘 起
 第一、袁了凡静坐法
 第二、静坐与环境
  1. 营造静坐的环境
  2. 敷设静坐位
 第三、静坐前的功课
 第四、静坐与饮食
 第五、静坐与睡眠
 第六、静坐入门
  1. 从繁忙中解脱出来
  2. 上座前后的准备
  3. 静坐时身形调整
 第七、对治静坐障碍
 第八、静坐与坐禅
 第九、《袁了凡静坐要诀》之心法
 第十、静坐之禁忌
附 录
 《摄生三要》简介
 《摄生三要》
 一、聚 精
 二、养 气
 三、存 神
后 记

感悟生命整体观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一直以来养生的关键都在于建立正确的生命整体观,现代人如何养生,严蔚冰先生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与严蔚冰相识逾二十年,深感其为人谦厚,虚心学习,不局限于一门一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所证悟的所得。另一点给我印象
深刻的是严蔚冰尊重师承、尊重经典,不自诩、妄言,这在当下是尤其难能可贵的。
  近几年来,严蔚冰每年都有一些进步。04年来,古本《易筋经》先后在香港、臺湾、上海出版发行。09年严蔚冰传承的「古本易筋经十二势」申报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上海世博会,严蔚冰带领86名上海市易筋经社区辅导员在世博园中国元素区进行了为期一週的展演。2010年,又在臺湾和上海出版了《达摩洗髓经》。在整理出版导引学专着的同时,严蔚冰着力于长三角地区的导引养生社会化科普工作,市、区科协的大力支持。2011年在上海市科协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内唯一的导引医学科研机构: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2012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又出版了科普版的《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如今严先生整理的《袁了凡静坐要诀》,又将在臺湾和上海出版发行,实在是
值得关注和庆贺。静坐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导引养生法。儒释道医四家对静坐都是重视的,凡有成就者都是在心静的状态下智慧显现,俗称「灵感」。
  中华导引学经典理论认为:「心」和「身」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人体生命的最佳状态应该是:「心全于中,形全于外」(《管子》),心和身都应该全面健康。所谓的「形全」就是在「心」的主导下,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通过经脉十二,络脉十五,把整体联繫起来,使五脏坚固、血脉调和、肌肉鲜利、皮肤緻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唿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灵枢》)
  由此可见,修身应先行导引,以祛病筑基。严蔚冰以《易筋》强筋壮骨,以《洗髓》洗涤心灵,以《静坐》感悟生命的整体观。次
第清晰,进阶有基,兼具科学性和完整性。堪称大道至精至简。故乐意为之作序。
林中鹏 壬辰年秋末书于北京

前言
  数十年来,笔者一直努力地学习和实践各种养生、健身的方法,期间得到了诸多前辈、大德的指点与教导,每思及此,常感因缘殊胜。随着年龄增长,余虽驽钝,却也常有朋友、晚辈向我讨教所谓的「养生、健身」秘诀。与他们交流后发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可谓不深,之所以不能得其门而入的缘由,或因缺乏传承、一知半解;或因偏求理法、未尝践行;更有将养生事以为时尚,不循规矩,进阶无基,以致终无所成,甚至反指所学之法虚妄不实。此诚可叹也。
  有鉴于此,余遍思所学,期望能有一法,既有传承之实证,又能为现代人所理解、接受和使用。
  但凡歷经传承而不灭之法皆有其精妙之处,然而,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快速发展和变迁,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皆与以往大不相同,要为当下的社会主流人群所接受和使用,就需要符合安全,见效快,易坚持的要求。
  若要达到以上三条,就是既要理法精要完备,又要技法简单易行。那只有在传承的技法上去寻找,传承的养生技法注重传承和继承,所谓传承就是歷代学人的实践与心得,所谓继承则需要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简便易行的方法,如此才能逐渐融入到生活中去,生活化的养生内涵既不能脱离经典,又要让现代人接受,就有一个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古人云:「大道至精至简。」所谓的「精」就是出自经典,非经不精;「简」就是回归自然与生活规律。现在人们常说的养生之道,古代称作卫生,或生生之道,「卫」即保卫、护卫之意,「生」即生命与生活,若将正确的有益于生命的观念和方法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现代养生,必须要瞭解现代人,以及他们所受的教育和生活工作环境等,现代人的特点是「快」和「忙」,快是生活工作节奏,忙是生理、心理的具体表现。现代人崇尚科学,因此,教学中还常常需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理论相互印证,以加深理解。
  本书介绍的静坐法是一种有着悠久歷史的特殊养生方法。现代人对此法或是只知其名,不知其用。或是推崇备至,引为时尚。那么静坐法到底有什么用,又怎么来用呢。
  2004年至今,笔者将传承的导引术《易筋经》和动静相兼的《洗髓经》以及《袁了凡静坐要诀》分三部整理出版,是因为此三法,需循序渐进,以为筑基之阶梯。
  《易筋经》是为了解决筋骨柔弱的导引术,用以内强外壮,强筋壮骨,即所谓「易筋以坚其体」。《洗髓经》则对从事脑力劳动者甚有帮助,可以使注意力集中,即所谓「洗髓以清其心」。而静坐之法歷来为儒家、道家、释家所重,素有「静定以开启智慧之门」的说法。
  本书名为《袁了凡静坐要诀》,是在参照袁了凡先生、丁福保居士、蒋维乔先生的相关着作以及《小止观》、《六妙法门》等经典的基础上,以袁了凡先生所着《静坐要诀》为蓝本,结合笔者自身传承与心得,整理而成。
  根据之前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当下最需要瞭解健身和养生方法的人群不是老年人,而是所谓的60后、70后、80后,在社会,他们是构建社会各个行业的基石和支柱,在家里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同样是家庭的顶樑柱。双重的压力和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下,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确实不容乐观。
  为了便于他们学习、使用和坚持。笔者在整理本书时数易其稿,尽量考虑此类人群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状况,又在书中撰文介绍针对静坐前的准备功课,静坐与饮食、睡眠、环境的关系等学习、使用中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希望能以此法为他们提供一种养生、健身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忙里偷闲,用简单易行的静坐法来改变自己的身心状态。
1. 什么是静坐?
  现代人对静坐法瞭解甚少,而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又是以坐为主,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
的人,无论在家,还是出门在途中,或到工作的单位,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坐着的,学生更是如此,那么还需要专门去学习静坐法吗?古老的静坐法对生活在现代化城市里的人们还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在城市里生活的人群,尤其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太需要静坐法了,静坐法可以对治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神经系统疾病,能改变和摆脱当下的焦虑、抑郁和浮躁状态,静坐法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及时消除疲劳,让身心逐渐安静下来,只有在身心都安静下来后,人的良知和潜能(真正的智慧)才能显现,而一个身心健康、兼具良知和智慧的人,处世为人自然也会比其他人要容易许多。
  实际上,静坐不同于平时休息时坐着,更不是坐在那里打瞌睡,而是在清醒宁静状态下身心合一的体验。静坐歷来是学者和修行人一件启迪智慧、体悟生命的上妙法门。
  初学静坐时,应按照静坐法的要求去做,规范的坐姿能使人体气血运行得到改善,与此同时专注于自己的唿吸,让散乱的心思收于内,逐渐的生理也会随之改变。我们知道唿吸是连接身心之间的桥樑,当唿吸和顺时身体会放松、心理也会逐渐趋于平和。
  中医学认为,肺朝百脉。静坐时刻意的唿吸吐纳,能调和人体百脉。现代人总是忧虑空气不好,却又不得不整天窝在装有空调的房间内。因此更需要刻意锻鍊唿吸,借助于此来改善人体的内环境。当人体的气血循环改善后,会直接影响人的心脑,心脑供血供氧充足了,我们的思维自然清明。
  因此,我们也可以将静坐法简单的概括为一种使我们身体与精神归于和谐统一的养生方法。
2. 静坐──身心调节的妙法
  笔者特别关注中青年人群的身心状况,在30多年前,很多老职业被淘汰,与此相应的职业病研究机构和职业病治疗机构也随之关(闭)、停(业)、(合)併、转(业)。
  近十余年来,新兴的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而这些转型后在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从上岗那天起就被新职业病所困扰,将近30年过去了,新职业病的防治与研究似乎始终无人问津,以致出现了很多高危行业,以及在这些行业中工作的人,这些人整天埋头工作,不知不觉地成了新弱势群体。
  如当今最令人羡慕的金融证券业,若能在一线工作满5年,那就算是有贡献的老职员了,可以得到奖励。高危行业的员工以透支生命为代价,亚健康、心理障碍、过劳死等名词,成为他们的影子始终形影相随。
  笔者早年曾从事过职业病和劳动保护等相关的工作,一直以来关注新产业给从业人身心健康所带来的危害,运用中医学导引术的原理,根据金融业和办公大楼公司白领的工作环境和特点,专门设计了两组《导引养生工间操》(不是仿自前苏联的广播体操),经过几年的实施,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受欢迎。
  《导引养生工间操》的技法大多取材于《达摩易筋经》、《洗髓经》和《袁了凡静坐要诀》等,导引技法针性强,若能在工作间隙忙里偷闲做上3至5个导引动作,可以及时消除工作时所产生的身心疲劳,能防止工作差错,提高工作效率,有些机构还发现能和谐员工间的关系。
  导引术的特点是疏筋理气和行气活络,是在动态中求松求静,与此相反《袁了凡静坐要诀》则是在静态中培元养气,以达到安神补脑之功效。《静坐法精义》说:「静中得力,方是动中真得力。动中得力,方是静中真得力。」动与静两者之间有相得益彰之妙,很多受益者已经开始学习《达摩易筋经》和《洗髓经》,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在参加各种静坐或禅修,静坐法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是因为人复杂)的学问,如果没有有实证经验的明师指点,入门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想掌握静坐要诀绝非易事。
  从近代中国和日本学习静坐法的人士来看,静坐之法有道家的内容,也有儒家和佛家的内容,再往上溯静坐之法脉,可以追溯到明代袁了凡的《静坐要诀》。
  笔者依《静坐要诀》实践,比较安全可靠,也着手整理《袁了凡静坐要诀》,现将《达摩易筋经》、《洗髓经》、《袁了凡静坐要诀》作为身心健康锻鍊的方法推荐给大家,《达摩易筋经》、《洗髓经》、《袁了凡静坐要诀》三者互为次第,若能得此养生法要,身心健康是有保障的,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尽快从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解脱出来,享受人生,享受生活。
3. 静坐法的传承与演变
  其实凡是言及养生,无不涉及静坐,静坐一法看似简单易行,但若要真正深入却是难以探其究竟,古往今来静坐法是一切注重修养的人必须要实行的,据古代文献记载,古人修习静坐,大多为内求良知,启迪智慧。而体弱多病者,则是想透过静坐法祛病延年。
  近代以静坐之法对治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是再合适不过了,静坐时可以暂时从快节奏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有益于身心健康,静坐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修养身心的一种简便方法,其最基本的功效可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超凡脱俗。
  最近几年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表现在读经典,唱昆曲、弹古琴,穿改良过的汉服与唐装等。传承与创新显然是不矛盾的,静坐法亦是如此,只要如法,又能把握住分寸,当是有益身心的。
  学习静坐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终生要做的事,切记执着。近代《静坐法》的推广是由蒋维乔和丁福保二位学者身体力行发起的,蒋维乔先生在1917年冬月完成了《因是子静坐养生法》,与蒋维乔先生同时代的佛学家丁福保在1920年6月着《静坐法精义》。
  蒋维乔先生中年时看到日本国流行的《冈田式静坐法》,作者冈田说是他自己发明的,这就激起了蒋维乔先生要写一本适合于当代人的静坐书籍,参阅了道家养生的理念和方法,不言阴阳五行、坎离铅汞等术语,运用现代心理学和解剖学的原理写静坐法,大受国人欢迎,后来着作的《续篇》,完全依于佛家经典。
  而佛学家丁福保则是穷经溯源从《大智度论》和《小止观》上找理论和方法,但从其静坐理法上来看都源自袁氏《静坐要诀》,丁福保先生强调:「据此则知静坐确有口诀。若获其诀,即有事半功倍之益也。」(《静坐法精义》序)。
  丁福保先生和蒋维乔先生都是大学问家,他们亦是近代有修有证的修行人,丁福保先生所写静坐法,最重要的贡献是从现实追根溯源回到了经典里,又用世人容易接受的「问答
体」和健康科普的形式来推广。
  人们知晓丁福保先生多是其编着的《佛学大辞典》(上、下册),对其医药卫生方面的专长瞭解甚少,《静坐法精义》的流通也不广。蒋维乔先生对静坐法是身体力行,因此《因是子静坐养生法》一版再版,学习静坐法关键是要有修证的明师指点,并且要依照一个正确的法本。
  袁了凡最为着名的着作,就数在宗教界广为流通的《了凡四训》,了凡公是吴江人(今江苏省),后入嘉善(今浙江省),享年74岁。听说袁氏子孙依祖传四训,已成为一个旺族。2001年在中国,达式常、陈晓旭拍摄了四集电视剧《了凡四训》,其后人也为自己是了凡公的后代而感到骄傲,在嘉善还立有了凡公半身铜像。
  学习静坐法依照袁了凡的《静坐要诀》是比较可靠的,因其得云谷大师之传承,经过实证而写成,如果能经常阅读《袁了凡静坐要诀》,一旦上座就规规矩矩入坐,不要胡思乱想,当「八触」显现后静观其变化即可,不要到处宣扬,一路坐下去是不会有错的。
  《论语》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笔者选择袁了凡着《静坐要诀》,是其法可信,其法可依,又比较容易上手,是对治当下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一剂良药,这应该是一种个人内在修养的传承,也是一种实用养生文化的传承,最显而易见的是个人气质的提升,难怪旧时的读书人都有静坐的习惯。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