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侨网路书店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自序
易与天地准,所包者广,而又无微不至,所入者深,惟其广也,故据一以类万,语乎此而涉乎彼,非仅一学一艺之范围,惟其深也,故因显以窥隐,原诸始而要诸终,非仅可见可闻之境界,自王弼扫象,易渐不明,有眩于易之广,不免执偏概全,有昧于易之深,以致捨本逐末,而世所习见之程传朱义,专就文辞求其理之可解者,象既不存,数亦见絶,宇宙造化之妙,更略而不详,易遂愈趋愈狭,所得知者,夫妇尊卑之伦常已耳。
夫易之爲易,通幽明,知生死,弥纶天地之道,曲成万物而不遗,析而言之,寒来暑往,四时成序,有关于天体运行者,易也,安贞厚载,品物咸亨,有关于地势含弘者,易也,云行雨施,雷风相薄,有关于气象变迁者,易也,天地絪缊,男女构精,有关于万物化生者,易也,开物成务,制器尙象,有关于人文经纶者,易也,消息盈虚,反復其道,有关于盛衰嬗递者,易也,精气爲物,游魂爲变,有关于鬼神情状者,易也,参伍综错,观其会通,有关于吉凶几微者,易也,旁及奇正长短,文韬武略,由于易之发挥者也,阴阳五行,医药术数,由于易之啓廸者也,丹鼎黄白,太乙奇门,歷来所传之方技,无一而不渊源于易也,不观夫孔子之贊大象乎?孔子于六十四卦大象,不曰「君子以」,则曰「先王以」,以者,因之也,用之也,以「天行健」而「自强不息」,以「地势坤」而「厚德载物」,即因宇宙法则而用爲人伦规范焉,是则易之本旨,固在鈎深致远,所探讨者乃整体之宇宙,用爲人伦规范,过孔子引伸之一义,岂徒局促于夫妇尊卑而已哉?
易之深且广,无论矣,尤其爲道也,流动不居,惟变所适,变则其情恍忽窈冥,甫觉其爲是,倐焉而又觉其非是也,故治易者,必有所以治之者资爲依据,于是而有象,而有数,而有理,干马坤牛,干首坤腹,象也,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数也,初潜上亢,阳极阴生,理也,象以拟之,数以测之,理以证之,三者备,然后可以言易矣,盖以易之变,卽爲宇宙万有之变,宇宙万有,虽其变化错杂纷纭,而于错杂纷纭之内,究有变化之形迹在焉,拟其形迹,斯不得不求之于象,品类分佈,各具等差,大如泰山,小如秋毫,寿如彭祖,夭如殇子,凡此空间之大小,时间之长短,自非偶然,测其等差,斯不得不求之于数,热极则风,壅极则通,宇宙变化,莫不遵循一定之法则,以爲之脉络,易之涵义,变易而外,更有不易之义者,卽指此也,证其不易之义,斯不得不求之于理,然而象如不明,理从何出,数如不究,理必难精,故理也者,应以象数居其先,不务象数,而欲求理,是犹不苗而求谷,无本而求花,行见其徒劳心力耳,或曰象数失传,莫可究诘,斯言也,无乃未之思也,京氏之八宫,邵子之皇极,固皆本诸象数,以析易理,且有连山归藏之遗意焉,独惜后之学者,囿于程传朱义之说,展转相因,益以象数邃奥,非涉猎粗疏者所能得解,坐是而易学不明,可慨也夫!
鼎革而后,西学大行,国人醉心于声光电化,又慑于坚甲利兵,向之所奉爲传统典常,至是则渐生疑虑,以爲过于陈旧,无补时艰,所谓新文化运动,遂从而推波助澜,以「红学」爲天下倡(新文化运动者称红楼梦爲红学),而对四书五经,辄斥之不遗余力,数十年来,经学一科,不登于讲席,寂焉莫闻,几已成爲绝响,夫经学之爲义,宇宙间之眞理所在也,眞理所在,无古无今,何新旧之有?呜唿!风气披靡,积习已深,今之读书士子,不知经学爲何物者,比比皆是,以易而言,求其能通程传朱义,尚不多见,遑论京氏之世应飞伏,邵子之日月星辰乎?近读德人衞理贤(Richard Wilhelm)及美人柏仁斯(Cary F. Baynes)所译解之周易(一九四九年出版),有欧洲心理学泰斗爵恩氏(C.G. Jung)爲之序,若曰:「如人类世界有智慧可言,则中国易经,卽爲一之智慧宝典,吾人在科学方面所得之定律,十九皆爲短命者,而易经沿数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且已驾乎因果律之上,而与近日原子物理学,颇多类似之处」。外国学人,不以爲旧,其肯研究也且如此之勤,而所表彰者又如此之力,国人对之,应知所以自反矣!当前赤祸方殷,国且不国,五千年文化,荡然无存,忡忡焉窃以爲忧,文化之不存,而欲国之长保,得乎?因于讲易之余,辑稿成编,谋与海内外诸君子共维绝学,初未尝计其浅陋云。
是编所辑,多爲电臺广播词,电臺广播,不能与听者亲切相对,且无从画卦作图以曲尽其情,故师孔子大象之意,由人事以明天理,将宇宙造化引伸至于社会现象,藉使人天之际,融爲一体,庶乎意远而言近,不致邃奥难解,人人得以知易矣,但易之深且广,固不止此也,故益之以长短略,而附原易八章,首太极迄于六十四卦,各申其义,兼作综合说明,以便初学者循序而进,稍窥四圣宗庙于万一,至于编内各节讲解,有泛论易例者,有分释卦理者,要皆顺其层次,参照序卦,愼爲排比,期能前后一贯,并在编首增列问答二则,先明其概焉。
中华民国五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桐城周鼎珩序于干初易舍
目录
自序
问答一
问答二
第一讲 元亨利贞(附长短略)
第二讲 吉凶悔吝(附分合略)
第三讲 现象段落的分析(附动静略)
第四讲 形势如何树立(附通塞略)
第五讲 由分合到异同(附假托略)
第六讲 阴阳与进退(附进退略)
第七讲 发创时期的作法(附取与略)
第八讲 蒙昧时期的自处(附公私略)
第九讲 怎样运用对待的原理(附顺逆略)
第十讲 需要和争执(附是非略)
第十一讲 群体之统率(附利害略)
第十二讲 几种不同的结合(附隐显略)
第十三讲 两极现象(附多寡略)
第十四讲 消息往来(附趋避略)
第十五讲 二重畜养(附宽狭略)
第十六讲 如何向前行进(附视听略)
第十七讲 刚柔相济(附专众略)
第十八讲 时位作用(附劳逸略)
第十九讲 泰否之间的关系(附恩怨略)
第二十讲 能同则大(附远近略)
第二十一讲 处世最基本的态度(附同异略)
第二十二讲 振奋的条件(附虚实略)
第二十三讲 综错互变(附驯傲略)
第二十四讲 应比乘承(附警懈略)
第二十五讲 为什么需要整饬(附甘苦略)
第二十六讲 何以临民(附反復略)
第二十七讲 风教由来(附错对略)
第二十八讲 动静一解(附损益略)
第二十九讲 对人的观察(附乘除略)
第三十讲 剥復之几(附缓急略)
第三十一讲 处困之道(附主客略)
第三十二讲 什么叫做鼎革(附前后略)
原易目录
一、易之涵义
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三、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四、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五、重之为六十四卦分六爻
六、象术理及综错互变
七、五行与河图洛书
八、六十四卦指药
编后余言
附录:
一、作者遗像
二、作者事略
三、周教授鼎珩先生墓志铭——许君五撰/彭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