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八卦拳基础:基本功与八母掌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八卦拳基础:基本功与八母掌

prev next

八卦拳基础:基本功与八母掌
  • 商品编号: ywaa501
    出版社: 逸文武术
  • 作者: 何静寒
    出版日: 2000/01/01
    ISBN: 9579772533
    ISBN13: 9789579772532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80x250mm
    页数: 167
  • 定价:  NT$32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288元
  • 商品库存: 2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7678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八卦拳」是一个由八卦回溯太极的锻鍊系统,也就是由复杂以至于简约的过程,复杂的是变化,简约的是原则,所以「八卦拳」是以原则掌握变化,由变化发现原则,本书「八卦拳基础」就是介绍一些「八卦拳」最基本的原则,从习武的正确观念到「八母掌」,这些原则不仅仅适用于「八卦掌」或是「武学」,对于其他领域来说,也应该是很有参考价值的「通则」。

自序

  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在追求个人或群体的幸福,中国武艺的本意也是如此,习武如果不能增进自己或是他人的幸福,显然已捨本逐末而步入歧途。
  中国歷史上的长久争战,使武艺中的打斗功能蓬勃发展,臻于极致,因为在那个时空环境中,传统的搏斗技术可以保身、护家、卫国,也就是可以增进彼时个人与群体的福祉,这种趋势一直到枪砲盛行而逐渐式微。
  但是基于上述的发展和经验,使大多数人以为「中国武艺」就是打斗,更使民初以至于现在的许多武艺家仍然沉浸在「武力」的追求与自豪中,当他们费尽艰辛习得「屠龙之术」却发现无龙可屠时,难免有「时不我予」之嘆,更有些人变得孤傲乖张,脱离现实,于人于己都有害无益,更哪有「幸福」可言?
  我的习武过程一直是在有意无意和有为无为间交错进行,从高中时期受同学怂恿到新公园跟着杨清玉老师(熊养和老师的高足)学太极拳开始,到后来跟着命运到了新竹交通大学,遇着陈天一老师(陈泮岭老师的高足)学形意拳,最后承蒙当时交通大学倪维城教授的引荐,认识了恩师宫宝斋先生,从此一头栽进「八卦拳」,也才慢慢领悟到「中国武艺」是怎么回事。
  中国武艺的可贵在「理」而不在「力」,因为「习武」就是一种强化身心能力的锻鍊程序,在周朝以前,「武」就是贵族教育的必修课程,透过这种锻鍊来培育足以肩负重任的领导人才,所以身心有什么功能,武艺就有什么功能,身心有多丰富,武艺就有多丰富,「中国武艺」又岂止于打斗而已!
  「八卦拳」的精髓是「变」,「变」不仅是「八卦拳」的真理,也是宇宙万物的真理,但是「变」无定法,从何学起?只有由「常」来知「变」,「一生二,二生三」是「常」,「三生万物」则是「变」,所有能说清楚、能看明白、能规则化、系统化的都是「常」,智者由「变」中归纳出「常」,好让世人由「常」中去体悟「变」,「八卦拳」也是如此。
  「八卦拳」教「常」而用「变」,「常」是练什么?「常」是练「能力」,能力愈强,变化愈大,能力愈广泛,变化愈多端,「八卦拳」的教学分「前期」和「后期」两大阶段,前期在培养能力,完全是「常」,后期在运用能力,牵涉到「变」。
  「八卦拳大略」这个系列是介绍「八卦拳」的「常」为主而以「变」为辅,在动作的介绍上是以照片为主而以文字为辅,因为线性而简单的文字实在不足以说明立体而复杂的动作。
  我自认只是「八卦拳」的传播者,我的兴趣是让大家经由「八卦拳」了解「中国武育」的真义,而不仅仅是传授拳脚,况且我的师父不承认他会练拳,我当然也不会练拳,我们只是有幸得到这项文化瑰宝,满心欢喜的向大家分享而已。
  谢谢恩师宫宝斋先生二十多年的教诲,这实在不是轻松的工作,尤其碰到我这个迟钝又懒惰的学生。
  谢谢我的太太能够容忍我把习武的重要性排在她的前面,我知道不是很多人有我这么幸运。
  师父说过:「会练的不写,会写的不练」,我是两者都有所不足,但于岂好写哉?于不得已也!尚请方家多多指教,若有同门不吝赐教,以补缺失,则更是莫大的收穫了!

关于师门

  「八卦拳」成名于清中叶的「董海川」氏(1813-1882),有人以董氏为八卦拳的创始人,有人以为董氏另有传承,而以我所学八卦拳系统的复杂与细腻看来,应该不是少数人于短时间内所能发明的;据说董氏后来任职清宫侍卫总管。
  据北京康戈武先生研究,董氏于50岁(1870年)左右开始传授八卦拳,在董氏的门徒中,其首徒「尹福」追随最久(比其他学生多8-10年),学习也最完整;尹氏后来任职清宫侍卫教练。
  据吾师宫宝斋先生叙述,师爷「宫宝田」的兄长「宫宝山」(兄弟相差约三、四十岁)也是尹福之徒,但他艺成后并未凭藉「八卦拳」在外闯荡,而是回到家乡山东省牟平县青山村务农,闲暇传授村中弟练武强身御匪,所以虽然青山村有六个拳坊都练八卦拳,但是外界以大城市为主的「江湖武林」却不清楚,甚至不知道「尹福」弟子中有「宫宝山」其人,这在古老的武艺传承中是常有的事。
  「宫宝田」在幼年时即经由「宫宝山」的引荐投入「尹福」门下学习「八卦拳」,艺成后即入清廷任职,到六十余岁告老还乡时,官拜四品带刀护卫,身披黄马褂。
  宫宝田一生任职于皇宫之中,碍于律法限制,与师兄弟很少来往,退休后也曾访察成名的师兄弟,但见他们所学的「八卦拳」与自己差别太大,为免是非之争,决定退隐故乡,而那时「宫宝山」已因瘟疫身亡,于是「宫宝山」的徒弟们奉「宫宝田」为「二师父」继续习艺。
  二人虽然都是尹福之徒,但「宫宝山」体格魁武,拳路以稳重刚勐为主,「宫宝田」矮小瘦弱(吾师形容「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他刮走」),拳路以轻灵阴柔见长,吾师学习「八卦拳」初期由师兄(宫宝山之徒)带领,走稳重一路,后由「宫宝田」指点,以稳重为根基,以轻灵为变化,成为「八卦拳」嫡传的入室弟子。
  由上可知,吾师一脉「八卦拳」与外界甚少来往,对其他「八卦拳」传承所知不多,仅知本门传承大略如下:



辈分 传人 师承
第一代 董海川 未详
第二代 尹福 董海川
第三代 宫宝山、宫保田 尹福
第四代 宫茂梓、宫震山、宫秃子、宫伯然、宫?拴 宫宝山
宫冠一、宫露斋、宫霜、宫宝斋、宫涌江、侯天郭、霍殿闾(带艺投师)、李性和、(带艺投师)、刘云樵(带艺|投师) 宫保田
第五代 宫宝金、魏寿福、秦鸿泰(以上在大陆时传)
钟相文、钟大伟、崔宪伟、张贞熙、阮立武(Michael. Guen)、何静寒、周宜青、宫本彦、黄家训、周宜昇、徐坤裕(以上来台后所传)
宫露斋
「武坛国术推广中心各辈弟子」(详见武坛资料) 刘云樵
註记 1.宫宝山因瘟疫过世后,其弟子由宫宝田传授,称为二师父。
2.宫冠一、宫露斋、宫霜为宫宝田三子,以宫霜所学最好,而宝田三女(名不详)兼得父母之长,功夫甚好。


目录

自序
关于师门
壹、基本观念
 八卦拳戒
 武术不是用来打人的
 古之武者
 文武合一
 知识与智慧
 常与变
 体与用
 招、式、套路
 棍、刀、枪、剑
 气与力与技
 力量的奥秘
 肢与体
 身与心
 劲与力
 顺通平衡
 生理、医理、术理
 练与养
 精与博
 信与疑
 武者的自信
 武者的大爱
贰、八卦拳系统总纲
参、八母掌式与八掌
肆、外练与内修
伍、八卦拳与八卦(节录师传笔记併註)
陆、卦理
书后语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图解五运六气洩天机:一眼看懂六十年「运气」

图解五运六气...

95 NT$380元
郭连荫太极拳谱

郭连荫太极拳...

95 NT$475元
秘传武当八卦掌

秘传武当八卦...

9 NT$225元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