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太极拳经释义》共计二篇:
第一篇:太极拳流派概论 泛论陈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郑子三十七式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拳源流,并对各派太极拳之关键人物,编以小传。
第二篇:拳经释义 针对十三势论、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歌诀、十三势行功心解、十八在诀、打手歌、撒放秘诀、太极推手化引拿发诀、八字歌、心会要诀、周身大用歌、十六关要诀、功用歌、用功五志、四性归原歌等十五篇古典拳论,分别从背景、字义、论述各方面加以阐述,让读者对于拳经、拳论的歷史和内涵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本书集作者多之教学经验而成,将严肃的理论,做另一番深入浅出比喻和解释,对太极拳的爱好者而言,不论是初学、或已研习多年,都能从此书中得到不同的收穫,感受到作者的投入与心血。
前言
「太极拳经」是我国太极拳发展史上重要之文化资产,对太极拳之来源,动作要领及练功过程,均有所记载及规范。「太极拳经」对现今太极拳之发展及传承,有指标性意义。作者手书《太极拳经释义》,书目除解释拳经内文及其含意外,并扩大拳经「论述」之讲述,相信国内各县市太极拳协会同道,如能人手一书,对精进太极拳拳架,增进太极拳理论,必定有所助益。
作者自幼习武,现为中华民国太极拳总会国际级八段教师,数十余年来授徒无数,曾任世界盃、总统盃、全国中正盃、主席盃、大专盃、国手选拔赛及台湾武术文化节等赛裁判等,经歷丰富。作者深耕太极领域多年,曾以自编之「龙岳太极拳」及「长弓太极双刀」传承于世,民国97年(2008年)传承弟子黄国峰等人之发起下,成立「桃园县龙岳太极拳发展协会」,积极推展太极拳艺。二年后,门下学员墨林,代表中华队参赛2010年第三届世界盃太极拳锦标赛,以「龙岳太极刀」囊获男子太极刀「金牌」,为国争光。此优异表现,对作者有着无比鼓励与肯定。现为纪念《太极拳经释义》再次三版发行,期盼各界太极同道予以支持。
蔡序
本人与张伯夷老师乃多年赛场好兄弟,十余年来曾无数次一同担任比赛裁判,私下多以兄弟相称。张老师自幼习武,武艺精湛,曾获台湾省主席盃冠军、全国中正盃等赛冠军。民国八十五年以「85年全国大专院校武术锦标赛」大专乙组团体总冠军佳绩,名震武坛。之后弃剑执笔,成立「台湾国术文史研究室」,蒐寻国术史料,以《当代台湾国术史料汇编》一书,深受武坛注目。之后以撰写「台湾国术名人录」连载《力与美》杂志达27期,声名远播。
民国九十年与同门陈弘毅博士创办「中华易简太极拳协会龙潭支会」及「中华台湾国术会龙潭训练中心」。之后数年间带领大小弟子徵战各级比赛,成绩优越。其中以参赛本会主办「2004年全国国武术暨青少年武术锦标赛暨国际武术」囊获多项冠军,代表本会参赛「2004年中国青岛国际武术锦赛」,以4面金牌、1面银牌、1面铜牌,让张老师感到欣慰。民国九十四年,本会筹备「2005年第一届台湾武术文化节暨全国传统武术锦标赛」,特敦聘他爲「太极拳委员会」主任委员,承办「第一届全国太极拳锦标赛」及培训各级裁判等。
张伯夷老师是我国当代武术界难得一见的「奇才」,能文擅武,出其门下弟子,曾囊获国内外各项比赛达数百项冠军,而此好成绩正是张老师自我坚持及奋斗不懈之精神写造。《太极拳经释义》是国内难得一见的经典名着,张老师以其数十年修爲撰写本书,语意清楚,拳理深入,相信拥有本书,对太极教学讲述及动作解说,将大有助益。在此张老师出版《太极拳经释义》前夕,本人基于感佩兄弟奋斗之情,特撰文祝贺他出版成功。
中华台湾国术会 理事长 蔡崇源敬书
94年7月10日
张序
太极拳之所以异于外家拳,乃其妙在以阴阳爲母,松柔爲体,积柔成刚爲用,动静虚实变化以阴阳相济爲轴。是故,古传太极拳之进阶爲「形、势、劲、意、气、神、空」。歷代祖师遗留珍贵之拳经拳论、古谱、秘笈,概不离阴阳五行八卦之易理,及道家丹道学说。尤其以现代物理学(量子力学、机械动力学等)验证拳经诸论,屡获重大突破。是故拳经拳论乃歷代祖师对于太极拳珍贵之智慧结晶,值得吾等有志进阶太极拳者,仔细玩味参读,藉资突破开悟,而达太极拳之妙境。
吾兄伯夷,自幼喜好武术,蒙异人传授武技,文武双全,爲国家级裁判及教练,并获中华国术总会颁发六级段位,自民国77年起参与诸多比赛均获冠军,足见其功力技艺之雄厚。闲余除教导后进学生外,更爲文出书多册,颇获佳评。近日更完成《太极拳经释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之巨册。目前全球学太极拳者多达数千万人,相信大部份学者对于古传拳经均一知半解,且其拳经拳论又残缺不全。伯夷兄对于古传之拳经拳论收集,至爲齐全,其解读又能独树乙格,学者不论是学杨、陈、吴、武氏等各派,于行功走架时,人手一册,仔细玩味,必获益良多。故乐爲之序。
中华易简太极拳协会 理事长 张荣达
乙酉 夏至
萧序
《太极拳经释义》是一本研习太极拳运动者的「必备昼籍」,又太极拳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也是道技双修的武术项目。目前全世界几乎以其爲全民健康之最佳选择。
张伯夷老师经多年寒暑,集精髓于《太极拳经释义》书之中,学术登峰,技艺超群,志在传承。如今张老师出版『义书』奉献社会,广结善缘,此风可长。他有崇高的武德,正派的武风,谦和的武礼和精湛的武技,认识他是大家的福气。
早期练武仅拘于口授心传,学习无法有具体的文学辅序助,故费时费力。现今的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创新中,欣逢张老师出版本书,当可让所有爱好武术太极拳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达到登峰造极。
国际裁判 萧涨庸
2005.7.10
自序
这二十年来几乎是风雨无阻,天天在练拳,尤其要将成长中的弟子导入正确的练功过程,更是非常须要前置规划。平时除了在清晨五点三十分时段教授他们,举凡遇有大型比赛,週六日集训几乎是家常便饭。长时间的担任裁判,发现大部份的选手几乎都是「练来看」,而非「练来用」或是「练来养」,一则是现今的比赛非常注重外型的「审美」,而忽略了内里的锻鍊。再则是出版拳架的丛书,丰富并提昇选手模仿的外型方向,而忽略了以拳经拳论为根基之太极内功,多数选手拥有亮丽的拳架,但少了内里的功体。因此本书在书写过程,尚少谈论现今流行之各种套路,一切以拳经拳论为主,论述部份除摘录先贤教诲之经验外,其他则加入作者个人看法。当然太极领域浩瀚无边,作者个人之体会也非全然正确,因此言语及见解上若有错误之处,尚请同道惠予指正。
本书即将三版发行,谢谢「中华民国太极拳总会」理事长黄裕盛老师,「世界太极拳联盟」创会理事长陈赞熙老师及「龙岳太极拳发展协会」首任理事长黄国峰先生等三位为本书加持题字。
张伯夷 103年1月15日 于桃园平镇山子顶
目录
前言
蔡序
张序
萧序
自序
第一篇 太极拳流派概论
一、陈氏太极拳源流概论
二、杨氏太极拳源流概论
三、武氏太极拳源流概论
四、吴氏太极拳源流概论
五、孙氏太极拳源流概论
六、郑子三十七式太极拳源流概论
七、二十四式太极拳源流概论
第二篇 拳经释义
一、十三势论
二、太极拳论
三、十三势行功歌诀
四、十三势行功心解
五、十八在诀
六、打手歌
七、撒放秘诀
八、太极推手化引享发诀
九、八字歌
十、心会要诀
十一、周身大用歌
十二、十六关要诀
十三、功用歌
十四、用功五志
十五、四性归原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