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先祖父黄进常公,曾入黉门,上承祖传易经之学舆堪与之术,并穷精研奥、融会贯通,而名闻湖广,以之下传先父黄永才公,兼为儒医,可谓医(中医)卜(卜宅卜葬)相(相宅相墓)成一家,家本小康,余得以自幼受庭训,一面在家受先父传授易经堪舆及医药之学术,一面在校受小学中学及大学之教育。迄民国卅八年底,我中央政府则播迁来台,以台澎金马为反共復兴基地,从事建设三民主义的模范省(市)县,而为三民主义新中国之蓝图。
余前在大陆剿匪抗战戡乱时期,随军参我驻防,遍歷长江黄河两流域各省(市),利用军务余暇,探访当地风水,曾开先父说:「中国人卜宅卜葬即相宅相墓学术,在西北地区远不及东南地区那么流行。而在东南地区中,又以赣晥浙闽为最着,而术家负盛誉的多属赣皖浙闽人氏,例如:五代至宋初的杨筠松,是虔州人(属今江西省赣县),北宋的曾文迪与廖瑀,是雩都人(在江西省赣县东),五代的吴克诚与北宋的吴景鸾、及南宋的傅伯通、明朝的董德彰、徐善继、徐善述等都走德兴人(在江西省乐平县东),北宋的张子微,是贵溪人(属江西省)、清朝的叶九升,是婺源人(在江西省德兴县东北),南宋的赖文俊,是处州人(属浙江省),明朝的徐试可,是潭西人(属福建省)、清朝的张九仪,是严陵人(属浙江省桐卢县)。斯皆由于赣皖浙闽四省毗连地区,是当地人民往来的通道,堪舆术的传播比较便利,尤其江西龙虎山为道教圣地,而堪舆术既併入道教中为道术之一,因而江西省遂成为易经堪与学术的发展中心区。其中所列属江西省各地,在剿匪期间多被匪化为苏维埃区域,划为国军围剿范围,随时随地发生遭遇战斗之危险,致未便探访各地歷代地理先师故乡之风水,至今引为遗恨。
余于民国卅九年初来台后,军职退役转任公教职务,生活较为安定,向各图书馆借阅有关易经堪舆学术之书籍,并参加易经讲座研讨,及拜访堪舆明师领教,融合祖传诀窍,和实地考验,除着有易经神学、易经卜学、易经文学、易经哲学、及易经科学五书,已先后出版外,现又编着「易经堪舆与罗经」一书,其内容分河洛、理气、阳宅、阴坟、实验、罗盘、评论等九章,其目的由于阴阳风水伪书杂出,在抛砖引玉,以破伪求真,而切合实用。即卜宅安居乐业,相坟趋吉避凶,则存殁咸宁,此定理也。惟本书谬误之处,或许难免,尚祈 高明先进,惠予教正,并蒙 刘富义兄赐序,暨承 集文书局资助出版,谨此一併致谢,是为序。
黄本英 七一年五月十四日于台北市
目录
刘序
自序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易经堪舆之河洛
第三章 易经堪舆之理气
一、先天六十四卦演变之理
二、后天六十四卦演变之理
三、八卦九宫廿四山演变之理
四、三元九星河与洛演变之理
第四章 易经堪舆之阳宅
一、阳宅地理之空间配合
二、阳宅天文之时间配合
三、阳宅人事之时空配合
第五章 易经堪舆之阴坟
第六章 易经堪覆之实验
第七章 易经堪舆之罗盘解
第一层 先天八卦
第二层 后天八卦
第三层 八煞黄泉
第四层 四路八路黄泉
第五层 九星分龙贵贱
第六层 地盘正针
第七层 阴阳龙
第八层 二十四山正五龙(五行)
第九层 劫煞盘
第十层 穿山七十二龙
第十一层 穿山周易卦
第十二层 中针人盘
第十三层 透地六十龙
第十四层 透地奇门
第十五层 透地连山卦
第十六层 透地龙配二十八宿
第十七层 贵人禄马子父财官
第十八层 天盘缝针
第十九层 二百四十分数
第二十层 二八分金作用
第二十一层 三七分金作用
第二十二层 分旺相孤虚煞
第二十三层 分金归藏卦
第二十四层 纳音五行
第二十五层 十二州分野
第二十六层 分野二十八宿
第二十七层 二十四气太阳到山
第二十八层 登明十二将
第二十九层 娵訾十二神
第三十层 馆驿宫舍
第三十一层 二十四位天星
第三十二层 浑天度
第三十三层 平分六十龙
第三十四层 纬经度数
第三十五层 定差错空亡
第 三十六层 二十八宿
第八章 易经堪舆之评论
一、三合及三元诀对二十四山格龙用法不同说
二、纳甲兼三合盘与洛书盘均有错误说
三、四十八局阴阳差错说
四、五星与九星的争辩说
五、八宅三合与九宫说
六、墓地鬼神怪异说
第九章 结论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