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民俗宗教 > 臺湾的地狱司法神:清中叶以来十王信仰与玉歷宝钞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臺湾的地狱司法神:清中叶以来十王信仰与玉歷宝钞

prev next

臺湾的地狱司法神:清中叶以来十王信仰与玉歷宝钞
  • 商品编号: lati6424
    出版社: 兰臺
  • 作者: 陈瑶蒨
    出版日: 2007/05/01
    ISBN13: 9789867626424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49x211mm
    页数: 266
  • 定价:  NT$35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NT$350元
  • 商品库存: 2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8596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死后世界是人类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但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却不一定像汉人一样,把它视为审判功过与执行惩处的地方。汉人对这段经过,总名之为「地狱」。「地狱」的概念,受佛教的影响,但是佛道典籍及慕道人士的笔记等,与庶民世界广泛流传的善书,对于地狱的描写有所不同,在我们眼中,这似乎意味着菁英与庶民、经典与素朴这两个有所区隔的世界,对于地狱的想像,存在着差异。
  臺湾蕴藏的乡土文化极为丰富,这次道推的丛书,其主题虽多与宗教信仰相关,但我们希望能够再发崛其它的主题论着,也期许有更多的人投入其中。

臺湾乡土与宗教研究丛书总序
李世伟(花莲教育大学乡土文化系副教授)

  人类对于乡土的感情是原生性的,毋庸刻意学习与培养,自然而成。乡土既是生命情怀之託,也是知识启蒙之端,因此古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那是一种每个人最熟悉的生命经歷,而所谓「以乡之物教万民」则当是传统社会的自然及社会教育了。
  解严以来,随着政治改革的民主化与本土化的潮流,台湾乡土教育与文化日益受到重视,最初由部分知识分子于地方政府草根性的推动,由下而上地颠覆中央政府过去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教育政策,乡土教育成为体制内所认可的重点。影响所及,教育部也制定了系列的乡土歷史文化教学活动,在国中小赐地所及,教育部也制定了系列的乡土歷史文化教学活动,在国中小次第开展;此外,各种的乡土文化艺术活动受到极大的重视与鼓励,地方文史工作室纷然而立,一时之间,臺湾各地充满着浓厚的「乡土热」。
  然而,乡土热的风潮位不能带来相对的研究成果与水平,这除了乡土研究的时间尚短,相关的问题意识、文献积累、研究方法、研究视野等尚未充分且深入的开展外,意识形态的干扰、媚俗跟风者众,也是关键因素。这使得表面上乡土文化的论着充斥书肆,研究资源也易于取得,但研究水平难有实质上的提升。这样的反差是颇令人感概的,因此有了出版这套「臺湾乡土与宗教研究丛书」之构想。乡土文化研究以民间宗教信仰为切入点,自然是着眼于臺湾汉人移民社会的特质而发,从移民之初至今,民间宗教信仰作为族群认同、社区凝聚、经济生产、常民生活、精神文化等作用,已是我们所熟知的课题,因此作为丛书论述的主轴。
  这套「臺湾乡土与宗教研究丛书」收先推出七本佳着,分别是周政贤《臺湾民间地基主的信仰》、陈桂兰《臺湾民宅的辟邪物》、施晶琳《臺湾的金银纸钱》、杨士贤《臺湾的丧葬法事》、陈瑶蒨《臺湾的地狱司法神》、邱秀英《花莲地区客家信仰的转变》、许宇承《臺湾民间信仰的五营兵将》。这些论着均为作者的学位论文改写而成,虽然他们都是学界新秀,识者不多,舞文弄墨的身段也未必老练。但熟悉学界之生态者多知,许多人一旦挤身教授之流后,或困于教学、行政之压力,或疏于己身之怠惰,或安于升等后之既得位阶,要再期待有佳作问世,便如大旱之望云霓也。相对的,若是研究生能潜心专志、奋力相搏,反而能有惊艳之作。毋庸夸夸之言,这七部书都是内容扎实的精彩作品,供第一手的观察与论证,图像资料亦相当可贵,具有极高之参考价值。当然,更重要的是,作者所探讨的主题均为汉人民间社会中极重要,却较少被有系统的处理者,因此益显弥足可贵,有心之读者可以细加体会。
  臺湾蕴藏的乡土文化极为丰富,这次首推的丛书,其主题虽多与宗教信仰相关,但我们希望能够再发掘其他的主题论着,也期许有更多的人投入其中。这套丛书能顺利出版,感谢兰臺出版社的卢瑞琴小姐与郝冠儒先生的支持,要在利润微薄的出版市场上作这样投入,是需要一点冒险与勇气的。另外老友王见川从旁的一些协助与意见,亦一併致谢。是为序。

自序

  死后世界是人类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但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却不一定像汉人一样,把它视为审判功过与执行惩处的地方。汉人对这段经过,总名之为「地狱」。「地狱」的概念,受佛教的影响,但是佛道典籍及慕道人士的笔记等,与庶民世界广泛流传的善书,对于地狱的描写有所不同,在我们眼中,这似乎意味着菁英与庶民、经典与素朴这两个有所区隔的世界,对于地狱的想像,存在着差异。
  一开始,我们以善书为处理的对象,试图说明民国六十年代初期,《地狱游记》在台湾广泛流传的原因。诚然,纂造该书的台中圣贤堂有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地狱游记》内容本身植基于十殿信仰的文化元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面向。就目前可见的文献,十殿信仰至迟于十世纪初成型,随着时间推衍,益发展现出其对于文化细緻面的影响,在明清以来的善书、通俗小说、俗谣歌诀中展现,十殿地狱在庶民社会中,似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将焦点集中在《地狱游记》的前身——《玉歷宝钞》上,以说明善书在十殿信仰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这本小书主要的部分,源于2000至2003年在民间文学研究所的学习,少数针对第五章的修改,于今年夏天完成。撰写的过程中,我获得许多师友所提供的资料,他们是李世伟老师、王见川老师、游子安老师、陈登武老师、车锡伦老师与谭远琴小姐、方邹怡小姐。诸多方法上的启迪和研究视野的开拓,是求学路上难能可贵的经验,如果我在这条路上耕耘不辍,完全是因为几位师长在我心中洒下种子的缘故。然而,两个阶段的修改留下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部分未能釐清的论题,牵涉到其他的知识体系,尽管持续关注,却依然无法提出完整的报告,这是本书付梓之际,本人心头的憾事。
陈瑶蒨 谨识
2006年秋日台北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十王信仰与《玉歷宝钞》相关研究成果
 第二节 版本说明与论文概述
第二章《玉歷宝钞》之前的十王信仰
 第一节 唐代末年至北宋初年
   一、十王信仰的开端:十王经
   二、十王信仰的折射:图像
   三、小结
 第二节 北宋初年至南宋末年
   一、文人与佛教团体的反应
   二、道教团体的回应
   三、大足石刻的呈现
   四、小结
 第三节 元、明至清代初年
   一、寺庙道观
   二、小说、戏曲与宝卷
   三、小结
第三章 《玉歷宝钞》的内容分析(一)  
 第一节 匯集中国冥界传统的《玉歷宝钞》
   一、来源之一:佛经
   二、来源之二:现实中的刑罚与文学作品
   三、对官衙、行刑与公正审判的承继
   四、小结
 第二节 反映清代信仰文化
   一、十殿模式与补经所的设置
   二、受到规范的理想行为
   三、整合冥界论述的企图
   四、余论
 第三节 制作与传播途径初探
   一、《玉歷》与佛、道经典的内容差异
   二、《玉歷》与教派宝卷的内容差异
   三、从《玉歷》奖掖的价值探讨目标读者
   四、小结
第四章 《玉歷宝钞》的内容分析(二)
 第一节 序文
   一、刊行时间与传播轨迹
   二、刊印善书的动机
   三、小结
 第二节 感应录
   一、造成形式差异与内容参差的原因
   二、共同成分的意义
   三、其他值得讨论的现象
   四、小结
 第三节 神明信仰与神诞日
   一、三位主掌冥界救赎的重要神明
   二、灶神:精准的监察者
   三、神诞表与其他神圣日期
   四、小结
第五章 台湾十王信仰与《玉歷宝钞》之发展
 第一节 冥判类善书
   一、清末迄今《玉歷》与十殿图的印行
   二、《洞冥宝记》等续作善书
   三、台中圣贤堂的《地狱游记》
   四、小结
 第二节 游冥故事的内容
   一、胡迪骂阎、何立传语
   二、唐太宗入冥
   三、妙善游冥与目连救母
   四、小结
 第三节 作家文学、超荐科仪与图像
   一、十殿歌与作家文学
   二、与超度亡魂有关的仪式
   三、祈福仪式与图像
   四、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书目
表目录
表1-1-1 《玉歷》刊本所纪录的时间
表2-3-1 元明文学中千王所辖之地狱名称
表3-1-1 《玉歷》图像的内容
表3-1-2 《玉歷》图像的地狱陈设
表4-0-1 《玉歷》附件一览表
表4-1-1 《玉歷》作序时间与作序者籍贯
表4-1-2 《玉歷》感应录之刊印动机
表4-1-3 《玉歷》序文所呈现的刻印动机
表4-2-1 《玉歷》版本感应录的内容
表4-2-2 求己堂集内容分析
表4-2-3 《玉歷》感应录所贊同的德行
表4-3-1 《玉歷》图像的顺序
表4-3-2 《玉歷》神诞表的内容
表4-3-3 《玉歷》正文所提到的神圣日期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实用灵符秘鑑

实用灵符秘鑑

95 NT$456元
符咒指诀秘鑑

符咒指诀秘鑑

95 NT$456元
法窍阐微(124)轩辕碑记医学祝由十三科

法窍阐微(1...

9 NT$450元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