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其它 > 液态现代性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液态现代性

prev next

  • 商品编号: snzo5767
    出版社: 商周
  • 作者: 齐格蒙.包曼 着/陈雅馨 译
    出版日: 2018/12/06
    ISBN13: 9789864775767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48x210mm
    页数: 352
  • 定价:  NT$50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NT$500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183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一切坚固的事物都烟消云散了。
在宛如流水般不断变动的城市里,我们四处游移,不知何去何从……

从现代到后现代 为两个世纪把脉的思想家
当代社会学大师包曼 剖析后现代社会经典之作

政治大学社会学系特聘教授 黄厚铭 专文导读

本书为社会学大师齐格蒙.包曼的代表作,是其晚年思想的核心源头,更是后现代研究中自成一家之言的经典。他运用「固态/液态」的概念,取代既有的「现代/后现代」区分,并从五个基本概念着手:解放、个体性、时间/空间、工作,共同体,试图理解并诊断当代的社会文化。

包曼认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液态」。以前强调固态静止的空间占据,现在是流动轻盈的时间至上;旧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式、持久耐用的商品被屏弃,现在创造利润的是轻薄短小、可高速流动倾销更替的商品。游牧式菁英掌控了固定人群,掌握移动方式取代据地为王,成为新的权力工具。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化社会,个体从长久稳定的共同体中解放,社会地位不断流动,多重身分快速切换,亲密关系脆弱易碎,个人的不确定感与不安感也随之加深。面对如此困境与机遇,如何省视个人主义不断深化下流动个体的道德责任,成为包曼关心的焦点。

他经歷了整个 20 世纪最悲观和最乐观的时刻,为如今的 21 世纪人类生存处境,道出了至为深刻的预言。

作者简介
齐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齐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1925-2017),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思想家,也是研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最着名的理论家。他对社会学与社会理论的卓越贡献,使他分别于 1990 年与 1998 年获颁亚马菲奖(Premio Europeo Amalfi per la Sociologia e le Scienze Sociali)与阿多诺奖(Theodor-W.-Adorno-Preis),更于 2010 年获颁极受欧美科学文化界重视、堪称西班牙语世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 (Prince of Asturias Awards)。

1925 年生于波兰犹太家庭的包曼,曾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于 1968 年政府反犹运动之际迁往英国,并在里兹大学任教直到 1990 年退休。失根的他,漂泊的犹太人意识,渐渐使他与「液态现代性」产生选择性的亲近关系,在批判理论与后结构主义之间,最终形成自成一格的「后现代性预言家」。

其学思歷程可分成三大阶段:1980 年代后期,包曼关注现代性对道德的抹煞,具体表现便是大屠杀,此阶段可称为对现代性的反省。延续此观察,1990 年代包曼看出现代性在不断改变当中,全球化下的消费主义盛行,如今的社会不确定性提升,已然步入后现代社会。2000 年,包曼正式捨弃后现代一词,改以「液态现代性」来描述新的后冷战时代社会性质,此后便延续此概念,探讨液态现代性社会下的人类关系,并企图从中寻求伦理规范。

不同于70、80年代后现代主义者对语言学及解构的关注,包曼所反思的后现代性,无不围绕在民族国家的未来、个体自由与安全议题上。他长年抨击现代性带来的恶果,并深思世纪末以降的全球化和消费主义问题。从大屠杀到柏林围墙倒塌,从数位时代到保护主义再兴,他的思想,是对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生存状态的持续观察。

笔耕不辍的包曼,一生出版了超过 60 本着作和发表过百篇文章,其中包括知名的「现代性三部曲」[《立法者与诠释者》(1987)、《现代性与大屠杀》(1989)、《现代性与矛盾心理》(1991)];以及「后现代性三部曲」[《后现代伦理学》(1993)、《断片生活》(1995)与《后现代性及其缺憾》(1997)]。晚年,包曼以《液态现代性》(2000)为核心,以惊人的毅力与速度,陆续出版《液态之爱》(2003)、《液态生活》(2005)、《液态时代》(2006)和《液态邪恶》(2015)等液态现代性系列作。

2017 年年初包曼与世长辞,享年 91 岁。他经歷了整个 20 世纪最悲观和最乐观的时刻,为如今的 21 世纪社会道出了至为深刻的预言。

译者简介
陈雅馨
臺大社会所毕,现就读清大社会所博士班,专职译者。

目录
导读 政治大学社会学系特聘教授 黄厚铭
2012年新版序言:再访《液态现代性》
序言:论轻盈与流动

Ch. 1 解放
自由:好坏参半的祝福/批判的偶然性及多变的命运/与公民作战的个体/个体社会中批判理论的困境/重探批判理论/生命政治批判

Ch. 2 个体性
资本主义——沉重与轻盈/有汽车,就能旅行/不要空口说白话,做给我看!/从强迫症到成瘾症/消费者的身体/购物做为一种驱魔仪式/自由购物——表面上看起来是/我们彼此分裂,我们购物

Ch. 3 时间/空间
当陌生人遇见陌生人/呕吐之地、吞噬之地、无有之地、虚空之地/别跟陌生人说话/做为时间史的现代性/从沉重到轻盈现代性

Ch. 4 工作
歷史上的进步及信任/劳动的兴衰起落/从结婚到共同生活/附记:拖延短史/流动世界中人的结合/无信赖的自我存续

Ch. 5 共同体
民族主义,标志 2/透过相似性还是差异性而来的合一?/代价高昂的安稳性/民族国家之后/填补真空/衣帽间共同体

后记:论写作;论社会学写作
註释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