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于文字中即可获般若大智慧,开啓无上菩提之门,破世间诸烦恼。
《六祖坛经》开宗明义:「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已经把一部《大藏经》,把所有的佛理、佛意,一开口直接点到了最深处。
我们要在哪里修呢?要在修行的道场里修行。那真正的道场是在庙里吗?是在讲堂中吗?不是!真正的道场就在我们自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道场。
每一个人都自性清净,只是执着与妄想把菩提自性给遮蔽了。释迦牟尼佛祖开悟之后,告诉我们,只要放下自己的执着与妄想,自己就是佛。
《六祖坛经》里面都是至理名言、最高的智慧,集合了所有印度佛教的精髓;同时,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文明,也汇集到这里。也就是说,把西域、古印度传过来的佛法的精髓,和我们从伏羲起始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在六祖惠能这儿形成了一条经纬线,就在这儿集了大成,而成果就在《六祖坛经》里面。可以这么讲,这就是中华民族整个文明,最高的智慧。六祖惠能之后一直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位大师,没有任何的教理、教义能够超越于《六祖坛经》,所以是最高的智慧。我们现在要来学习的,就是六祖惠能留给我们的璀璨文明。
开卷语
一、此套心法,已于文字之中灌顶巨大加持之力量。
二、只须坚信不疑,恭敬读诵即可获无上力量之加持。
三、读诵之时,身心有不同程度的感应实属正常,乃感应交道之现象。
四、信奉受持此书文字,即可获得强大息灾、转运、祛病、富贵、满愿之增上缘。
五、信奉受持此书,于现实中必有诸多神蹟示现。
作者简介
陶朱公范蠡․第七十四代孙
老子通玄派․第四代传承人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産「紫薇蠡术」传承人
目次
第十六章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第一节 东方智慧引领世界大同 修行得道方可教化一方
第二节 禅密圆满以心印心 调整自心掌控命运
第三节 放下优秀 勇于无知 一切唯心所造 打破逻辑模式
第十七章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善自护念广度有情
第一节 明心见性修行入门 自助助人护国安民
第二节 经典为种星星之火 文明信仰可以燎原
第十八章 法则以心传心 佛佛惟传本体
第一节 迷时师度以心传心 自悟自解悟了自度
第二节 大德预知时至 掌握生死解脱自在
第三节 得道者通达世事 承使命不拘小节
第十九章 谁人传受 能者得之 提掇不动 我为法来
第一节 信乃功德之母 明师真传皆是颠覆
第二节 无漏神通度人无形中 根性不同悟密有先后
第三节 行魔法高坐庙堂是魔子 传正法白衣百姓承正脉
第二十章 屏息诸缘勿生一念 不思善不思恶
第一节 止恶扬善是否成佛正道 阴阳定律诠释太极文化
第二节 正者为善邪者为恶 极白圣人导向人类劫难
第三节 意识逻辑割碎智慧整体 禅定破迷回归平淡本真
第二十一章 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第一节 心有莲花处处莲花 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第二节 自我平衡本我超我 拿起放下清净无余
第三节 农禅并重五祖正佛教 佛法无二用心去感受
第二十二章 无须每见生命尽放之 应是不住相布施
第一节 智慧迸发非只随机 修密法即为有指向
第二节 自然规律莫干涉 住相布施无功德
第三节 知本体明方向 借法船到彼岸
第二十三章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第一节 五眼六通有力量 时当弘法破迷障
第二节 风动幡动万事万物皆动 宏观微观西方同遇瓶颈
第三节 一切唯心所造 唯识所现
第四节 不是唯物唯心而是唯识 不是调风调幡而是调心
第五节 境由心生境随心转 我的命运我做主
第二十四章 言简理当不由文字 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第一节 不识善恶真标准 起心佛魔即判错
第二节 不二究竟之法 放之四海皆准
第三节 接纳自己的一切完美与不完美
第二十五章 不论禅定解脱 佛法不二之法
第一节 无真无假 勇勐精进
第二节 不二佛法早在科学山顶 文化信仰重启华夏文明
第三节 佛法无修不修自修 找回自我圆满人生
第二十六章 非常非无常 非善非不善
第一节 善根有二 佛性不二
第二节 五蕴和合我的世界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第三节 外境任变化 我亦自如如
第二十七章 一念不生全体现 六根才动被云遮
第一节 五蕴十八界 六根接六尘 六识赋意义
第二节 六根清净 转识成智
第二十八章 凡夫见二 智者了达
第一节 波澜壮阔回归常乐我净
第二节 假即真时真心现 真亦假时识转心
第三节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静虑三昧通天彻地
第二十九章 某甲讲经犹如瓦砾 仁者论义犹如真金
第一节 随缘教化方便法门 上上根亦需缘福慧
第二节 解悟行悟缺一不可 大彻大悟彻底转变
第三十章 愿闻先圣教者 各令净心各自除疑 如先代圣人无别
第一节 脱胎换骨先净心 尊师重道要空杯
第二节 大智若愚五根纯熟 大言希声智慧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