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侨网路书店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作者曾编印《周易两读》一书,其次序如下:纵读从程子《易传》,横读从朱子《本义》。
程、朱二书编次不同。然细观《本义》编法,却非如此。分别为《周易序》、《图目》、《周易九图》、《卦歌》、《分宫卦象次序》、《上下经卦名次序歌》、《上下经卦变歌》、《筮仪》、《周易上经》、《周易下经》、《繫辞上传》、《繫辞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但于上、下经文部分,又有不同:《干卦》次序为《卦辞》、《爻辞》、《彖辞》、《象辞》、《爻象辞》、《文言干》。《坤卦》次序为《卦辞》、《彖辞》、《象辞》、《爻辞》、《爻象辞》、《文言坤》。 坤卦以下各卦,皆从坤卦次序。而《繫辞》后之《文言》,悉併入《干》、《坤》两卦中。《周易两读》则将《文言》编入《繫辞》后,成为完整的《六翼》、《六传》:《繫传上》、《繫传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与《本义》不同。
因本书为学《易》者必读、成为《易学必读》书,因此增补校订《本义》内容,特于《本义九图》中下功夫,校订其中不足,并将科学研究心得编入。以天文科学解读先后天八卦,空前突破,为《易》学研究注入新义、新解,实乃莫大研究成果,作为恢宏圣贤之道,阐释术数文化之一助耳。
作者一生蒐藏数千种线装古籍,其中天学、《经》、《易》学为大宗,《周易本义》版本达十余种。本书编次又有不同,重编《本义》次序,将《干卦》次序与其他六十三卦同,于《爻辞》下加入《爻辞象》,使全书一致,以便于研阅。又于《繫辞上下》之后加入《文言传》,虽与《干》、《坤》两卦《文言》重复、实为方便查考而编入,使《六传》连贯一气,不作切割,成为一种新版本《周易本义》。《两读》与《本义》在一九八○年初版,分大小开本两种,再版八次,印量共万册,成为易学、学易之必读书,大专中文系与研究所两册书成教本与参考书,是中华文华文化重要资产。
增校周易本义 黄序
《六经》皆圣人垂训后世之书,而《易》经四圣之手,乃成其为书也。大而天地性命之理,无所不包,㣲而事物纎悉之情,无不尽精,入于无形,粗及于有象,人生日用一动静语黙之间,无非《易》道之流行,顾由而不知者多耳,伏羲始画卦只图象卦化而无文字,可传大槩以阳吉、隂凶为义;文王、周公繫之以辞,象占其本㫖也。夫子贊《易》,一以义理为主,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于是乎大备。
盖象占固义理之所寓,而以义理为主,象占亦在其中矣。善学者于此,先求易之本㫖。然后广而充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㫖,将不待卜筮而后见此,又自然之妙也。
自后儒析经附传之余,学者支离蔓衍,欲以明《易》而反以晦《易》,至宋‧程子作《易传》,而义理之学大明。然程子亦自谓:某解《易》只説得七分。朱子一以卜筮为説,然后作《易》之本㫖益着。朱子尝曰:「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是则程子之传,孔子之《易》也」。朱子之《本义》,文王、周公之《易》也。推本而论,孔子之《易》即文王、周公之《易》;文王、周公之《易》,即伏羲之《易》,伏羲之《易》即天地自然之《易》也。
余幼读圣贤书,特重《易经》,蒙父亲教诲,传承宋明理学、陈(白沙)王(守仁)心学一脉,对抟、雍、周子、二程、朱子、白沙(陈献章)、阳明之学,无所不读。学易之初,即以《周易本义》为本。朱子将《大学》重整,认系「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将《论语》、《孟子》,及《礼记》中的两篇《大学》、《中庸》,合为一书,定名《四书》。《四书》遂与《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宋朝后《四书》地位逐渐超越传统之儒经。
朱熹发扬《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成为后世学者必宗的追求。明代学者薛瑄说:「自考亭以还,斯道已大明,无烦着作,直须躬行耳」。
至于《本义》,余认系弟子之门生所编撰,犹如《论语》等书,系朱子讲学心得,由门生笔记所辑录。内容虽有阐发,但多「未详」之辞,显系朱子未曾讲述,或弟子门生未及纪载,未敢妄述,但亦有可观可学者也。
余曾编印《周易两读》一书,其次序如下:粽读从程子《易传》,横读从朱子《本义》。
程、朱二书编次不同。然细观《本义》编法,却非如此。分别为《周易序》、《图目》、《周易九图》、《卦歌》、《分宫卦象次序》、《上下经卦名次序歌》、《上下经卦变歌》、《筮仪》、《周易上经》、《周易下经》、《繫辞上传》、《繫辞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但于上、下经文部分,又有不同:
《干卦》次序为《卦辞》、《爻辞》、《彖辞》、《象辞》、《爻象辞》、《文言干》。
《坤卦》次序为《卦辞》、《彖辞》、《象辞》、《爻辞》、《爻象辞》、《文言坤》。
坤卦以下各卦,皆从坤卦次序。而《繫辞》后之《文言》,悉併入《干》、《坤》两卦中。
《周易两读》则将《文言》编入《繫辞》后,成为完整的《六翼》、《六传》:《繫传上》、《繫传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与《本义》不同。
因本书为学《易》者必读、成为《易学必读》书,因此增补校订《本义》内容,特于《本义九图》中下功夫,校订其中不足,并将科学研究心得编入。以天文科学解读先后天八卦,空前突破,为《易》学研究注入新义、新解,实乃莫大研究成果,作为恢宏圣贤之道,阐释术数文化之一助耳。
余一生蒐藏数千种线装古籍,其中天学、《经》、《易》学为大宗,《周易本义》版本达十余种。
本书编次又有不同,重编《本义》次序,将《干卦》次序与其他六十三卦同,于《爻辞》下加入《爻辞象》,使全书一致,以便于研阅。又于《繫辞上下》之后加入《文言传》,虽与《干》、《坤》两卦《文言》重复、实为方便查考而编入,使《六传》连贯一气,不作切割,成为一种新版本《周易本义》。《两读》与《本义》在一九八○年初版,分大小开本两种,再版八次,印量共万册,成为易学、学易之必读书,大专中文系与研究所两册书成教本与参考书,是中华文华文化重要资产,是为序。
二○一六年十一月十日(民一○五)丙申顺德黄家骋谨识于经世书苑
目录
【上篇】
○○二 圣贤图像十三图
○一五 程朱一脉四图
○一六 《周易本义》易传序 程颐
○一七 《周易本义》易序 朱熹 程颐、朱熹像
○一九 增校《周易本义》黄家骋序 黄敦涵、黄家骋像
○二二 宋版义经图像、龟卜图(两图)
○二四 增校《周易本义》目录
○三二 《周易本义》本文
○三三 《周易》序
○三七 《周易本义》目录
○三九 《周易本义》图目 本义九图
○四○ 一、河图
○四一 二、洛书
○四二 三、伏羲八卦次序
○四三 四、伏羲八卦方位
○四四 五、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四六 六、伏羲六十四卦方位
○四八 七、文王八卦次序
○四九 八、文王八卦方位
○五○ 九、卦变图
○五七 《周易本义》卦歌
○六一 筮仪
○七一 《周易》卷之一 《周易上经》
○七一 干 ○八八 坤 ○九六 屯 一○○ 蒙
一○四 需 一○八 讼 一一一 师 一一五 比
一一八 小畜 一二二 履 一二五 泰 一二九 否
一三一 同人 一三五 大有 一三八 谦 一四一 豫
一四四 随 一四七 蛊 一五一 临 一五三 观
一五六 噬嗑 一五九 贲 一六三 剥 一六五 復
一六八 无妄 七一 大畜 一七四 颐 一七七 大过
一八○ 习坎 一八三 离
一八七 《周易》卷之二 《周易下经》
一八七 咸 一九○ 恆 一九四 遯 一九七 大壮
二○○ 晋 二○二 明夷 二○六 家人 二○八 睽
二一二 蹇 二一五 解 二一八 损 二二一 益
二二四 夬 二二八 姤 二三一 萃 二三五 升
二三七 困 二四○ 井 二四四 革 二四七 鼎
二五一 震 二五四 艮 二五八 渐 二六一 归妹
二六四 丰 二六七 旅 二七○ 巽 二七三 兑
二六七 涣 二七八 节 二八一 中孚 二八四 小过
二八八 既济 二九一 未济
二九五 《周易》卷之三
二九五 《繫辞上传》
三二七 《繫辞下传》
三五三 《周易》卷之四
三五三 《说卦传》
三六三 《序卦传》
三七○ 《杂卦传》
【中篇】
三七三 增校《周易本义》 黄家骋增补校订
三七三 《周易本义》周易序
三七四 周易五贊 原象 述旨 明筮 稽类 警学
三四八 筮仪(筮室示意图)
三八二 八卦取象歌 分宫卦象次序
三八三 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上下经卦变歌 周易本义图目
三八四 《周易本义》图目 本义九图
三八四 一、河图 三八四 二、洛书
三八五 三、伏羲八卦次序 三八六 四、伏羲八卦方位
三八七 五、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三八八 六、伏羲六十四卦方位
三九○ 七、文王八卦次序 三九○ 八、文王八卦方位
三九一 九、卦变图(两图)
三九三 《易经》上经 卦辞上 彖传上 象传上
三九三 干 四○五 坤 四一○ 屯 四一三 蒙
四一六 需 四一八 讼 四二一 师 四二三 比
四二五 小畜 四二八 履 四三一 泰 四三三 否
四三五 同人 四三七 大有 四三九 谦 四四一 豫
四四三 随 四四五 蛊 四四七 临 四四九 观
四五一 噬嗑 四五三 贲 四五五 剥 四五七 復
四五九 无妄 四六一 大畜 四六三 颐 四六五 大过
四六七 坎 四六九 离
四七一 《易经》下经 卦辞下 彖传下 象传下
四七一 咸 四七三 恆 四七五 遯 四七七 大壮
四七九 晋 四八一 明夷 四八三 家人 四八五 睽
四八七 蹇 四八九 解 四九一 损 四九三 益
四九五 夬 四九八 姤 五○○ 萃 五○二 升
五○四 困 五○七 井 五○九 革 五一一 鼎
五一四 震 五一六 艮 五一八 渐 五二○ 归妹
五二二 丰 五二四 旅 五二六 巽 五二八 兑
五三○ 涣 五三二 节 五三四 中孚 五三六 小过
五三八 既济 五四○ 未济
五四二 《繫辞上传》
五六一 《繫辞下传》
五七五 《文言传》
五八三 《说卦传》
五九○ 《序卦传》
五九五 《杂卦传》
【下篇】
五九七 《周易本义》九图新义
五九八 《周易本义》九图之一
五九九 河图
六○○ 河图演变成洛书是加减之原
六○一 《周易本义》九图之二
六○二 洛书
六○三 洛书是乘除之原即先天八卦
六○四 《周易本义》九图之三
六○五 伏羲八卦次序
六○六 改正伏羲八卦次序
六○七 《周易本义》九图之四
六○八 伏羲八卦方位
六○九 改正伏羲八卦方位
六一○ 河图演成洛书,即先天八卦
六一一 洛书即先老少阴阳男女对待
六一二 先后天与连归三易
六一三 世界八卦先天八卦即地球本体
六一四 世界一太极 地球太极图
六一五 《周易本义》九图之五
六一六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次序(大横图)
六一七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横图(大横图)
六一八 《周易本义》九图之六
六一九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大圆图、方圆图)
六二○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大方图
六二一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卦序与重卦表
六二二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大圆图)内层次序表
六二三 汉简周易六十四卦次序图
六二四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大圆图
六二五 易经六十四卦组成图(八卦相重)
六二六 日躔月建图
六二七 两千年春分点廿八宿和黄道与易经六十四卦图
六二八 先天(昼夜)运行后天(寒暑)黄道图
六二九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天地卦图
六三○ 伏羲六十四卦方图化圆图一
六三一 伏羲六十四卦方图化圆图二
六三二 先天(地球本体)运行后天(四时黄道)
六三三 《周易本义》九图之七
六三四 文王八卦次序
六三五 文王八卦次序(干坤交索应为先天而非后天)
六三六 改正文王八卦次序(父母六子图)
六三七 改正文王八卦次序(亲上亲上图)
六三八 改正文王八卦次序(本义原文图)
六三九 《周易本义》九图之八
六四○ 文王八卦方位
六四一 后天八卦为地球运行黄道轨迹
六四二 先天八卦演成后天八卦即地球运行太阳形成黄道
六四三 改正文王八卦方位(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图)
六四四 后天卦变先天卦图(四正变一爻四隅须变两爻)
六四五 标准正确的太极图(先后天合一)两图
六四七 《周易本义》九图之九
六四八 朱子卦变图(两图)
六五○ 周易杂卦十二消息(辟卦)阴阳消长对待图
六五一 周易六十四卦卦变图、说明(五图)
六五六 月建系统十二辟卦(消息卦)顺时钟 逆黄道
六五七 月令(月建)七十二候图
六五八 《汉宋易学解》、《周易变通解》两种不同七十二候表
【附篇】
六五九 【附录】年历干支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