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本书是徐纪老师继〈聊特保健动星文〉与〈学剑小札〉之后的,第三本习武练功笔记。
内容仍分中国武术基因库、入门法、套路藏、实战诀、兵器架;以及中国武术内外功、地雷区、修行路、现代化、危亡训等十个章节。
全面检讨传统武术的本质、现况、练法、疑难,与必然之危机。
其目的在唤起武术专业人员、业余粉丝、高等学府与主管单位之团结合作,共同奋斗。
自序
〈腰间秋水横〉是我继<聊持宝剑动星文〉、和〈学剑小扎〉之后,出版发行的第三本习武练功之笔记。
而所谓笔记也者,就是一种心有所感,志有所伤;随时随地,随手随心,随便执笔作记的零零星星、离离落落之文字。
本来,这是蛮私人的。或可以供将来成文成书之资料;而在成书成文之前,它只是些断简残篇而已矣。
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它公开发表,自己也觉得不安……有点奇怪……
首先反省自己,而自己的才具有限。纵虽有满腔义愤,满腹辛酸……然而、为文,难以成篇;着书,更是艰涩困难……
还要从实招供的是,我怎么会有偌许多的东西要执笔为记,不吐不快呢! ?不但结集出版,而且笔记的工作从未停止;笔记的字数,与日俱增……难道真的还要再出第四本?第五本?甚至于是无数本的笔记小本本吗!?
检讨起来,下笔不能自休的愚行,大致似有以下的三个原因:
其一是我自个儿打拳、练功、耍弄兵器,时间久了嘛,就有一些微不足道,而且是非对错全没把握的一得之愚——或叫它作自珍之弊帚——浮现出来……
很想很想的是:如果真有可取,敢请分享同道,一同起来帮帮武术之全体。
而、并不正确的地方,一定很多。那么、我极其希望请教高明,匡我不逮。那可就如获至宝,真正地受益良多了!
其二则是在滥竽充数,强颜为师的课堂上。我规定:绝不可以投笔从戎。正相反的,乃是必须要「带」笔从戎:规定学生,一定要随堂笔记!
虽然,时代是真进步了。已经有不少学生,以指代笔,用手机替换了小本子。以及讨厌兮兮地,拍摄我在黑板/白板上的鬼画符。
此外,我还不时地抽查笔记,检视内容。而也有学生不定期地,将他们的宝贵心得,同我分享。
那么、出版我自己的笔记本儿,也只不过是参加学生们上课练武的日常活动。算是以身作则,至多是比较扩大了一些范围而已。
其三更还因为我个人的痴心妄想,坚决深信:武术必先学术化,而后才能现代化。
学术化是抢救传统武术于江湖/迷信的泥淖深渊。而现代化更是以古老文化,造福当今社会的唯一之途路。
大家除了苦练深求之外,笔记的习惯,就如同任何其他学科的研习一样,乃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之手段。
扩而大之,如果武术不忍心自弃,不甘心自绝于学术的大门之外的话,透过任何形式的交换心得与参研成果,实在是学术进步/提昇的必要之活动——笔记的传阅,不正就是一个挺方便的方法吗!?
所以、我不但自己记笔记,也叫学生记笔记。更还衷心期盼:各门各派的同道先进们,也无论是师傅、是学生,大家起都来记笔记!
之后呢?更要将它发行出版,造福苍生!则我自己的这几本小东西,充其量是抛砖引玉的马前卒,也就托福沾光,大的意义不敢当,倒也有了一些小小的意思起来了……
〈腰间秋水横〉一仍旧惯,曾经在我的〈不落格〉上,陆续登载。赐阅的人数不少,给了我许多鼓励,也增添了发表的勇气!
其间、我那笔记式的凌乱草稿,是由〝止戈武塾〞的刘淡英,与张裕波两位同学,忙中抽闲,陆续打印的。
而排版的工作,则是由〝剑犁功法学舍〞的李美云同学,负责完成的。
于焉,才有了这么一本小书。恭请赐阅,祈求指正呵!
二○一四年、甲午、岁末。
徐纪 序于
臺北、臺湾。
目录
中国武术基因库
中国武术入门法
中国武术套路藏
中国武术实战诀
中国武术兵器架
中国武术内外功
中国武术地雷区
中国武术修行路
中国武术现代化
中国武术危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