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本书共三卷,另附神方一卷。上卷概述其对医学的主要观点、见解及灸法3 篇,保扶阳气是其学术思想的核心。中、下两卷论述各病证治, 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总计约120 种病证的治疗经验。其中,运用灸法治疗的病证达80多种,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并附以治验案例47则,神方则辑录其常用药方98首。现行本中附有清代胡参论批註百余条。配有光碟,光碟中有作者的精彩讲演以及保扶阳气的真方。
本书理论独到,观点鲜明,特色突出,且有诸多验案为证,自成体系,不失为一本风格独特的学术专着。窦氏理论上强调扶阳,治疗上推崇灼艾丹附三法,包括附子,具有鲜明的火神派风格,是为火神派前期的扶阳名家。对于研讨火神派学术而言,有其独特的价值。
本书适合中医界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尤其中医院校的学生会从中受到教益。
关于作者
窦材,宋代人,南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有学者推测窦材50多岁前生活于北宋,汴京沦陷,流寓江南。《扁鹊心书‧ 三世扁鹊》中记载其在衙州(今浙江衙州市)野店行医。
窦氏生于一个「业医四世」之家,曾任过地方武官开州巡检、武翼郎。「初学医,尽博(仲景等)六子之书,以为医之理尽矣。然调治小疾百发百中,临大病百无二三,每怅己术之不精也。后遇关中老医,……师以法授我,反覆参详,遂与《内经》合旨,由兹问世,百发百中。」「但师授固简而当,意欲梓行,恐有未尽。遂将追随先师所歷之法与己四十余年之所治验,集成医流正道,以救万世夭枉。」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 年)撰成《扁鹊心书》刊行, 其时,已「年过不逾(70 岁)」,知其当生于西元1076 年之前。
关于本书
《扁鹊心书》(以下称《心书》)原书署名:古神医卢人扁鹊传;宋太医真定窦材重集。可知系託名扁鹊所传,宋代窦材重新编辑。目前所见最早版本为清代王琦于干隆乙酉年(1765)印行刻本,内附清代胡珏参论百余条,所谓「参论」,即在正文中夹以批註,对原书阐发颇多, 间有异议,亦多持平之论,「拾遗补阙,可谓窦氏功臣」(王琦语)。后来多个版本均以该刻本为宗。自该书12世纪成书,至18世纪重现于世,600年中并无其他旁证,《宋史‧艺文志》也无记载。加上书中出现「河间、丹溪遗讹后世」,「见李时珍《本草》」等言辞,前朝书出现后朝事,理所当然让人疑惑,乃至名医何绍奇先生认为「是明末清初崇尚温补的无名医辈的託名之作」。考虑到卷首《奏玉帝青词》窦氏对皇帝信誓旦旦,「试之有验,臣死无憾;若试之不效,即置臣于法,以彰诳君之罪。」卷末王琦「后记」谈该书之来由又言之凿凿,故对本书不宜轻易否定,着名医家任应秋先生就认为,当系窦材之作,为「明以后人所乱」。此言公允。
全书有卷首和上卷、中卷、下卷,另附「神方」一卷。上卷概述其对医学的主要观点、见解,兼录古圣及自己灸法3篇,「保扶阳气」是其学术思想的核心。中、下两卷分论各病证治,包括内、外、妇、儿科总计120种病证的辨证治疗。其中,运用灸法治疗的病证达80多种,占疾病总数的三分之二,并附以治验案例47则,「神方」则辑录其常用药方98首。
合观全书理论独特,与临床一脉相承,叙述简明扼要,确具特色。胡珏在参论条文中,说到自己,「年五十外又得此书,嗣后治人痼疾, 益多奇验」;清代耿文亦称:「曾用其法,极有效验」(《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可见,《扁鹊心书》确实受人赞赏。
本书各地有七八种版本,这次据清干隆刻本为底本,参考其他版本校订而成,说明如下:
竖排改为横排。原书系竖排,今改为横排, 重新标以现行标点符号。
凡原书出现的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一律改为现行通用汉字,不另出注。
为了区分正文(宋体)与胡珏的参论文字, 对后者用楷体排印,并用括弧标示。
凡原书中指示文字位置的「右」、「左」等词,今据横排习惯,一律改为「上」、「下」, 不另注明。
「窦材灸法」一节5 0 条中,原条文前均冠以「一」字为示,为令条目清晰起见,在各条文前冠以1、2……阿拉伯数字。
此外,为帮助读者理解,校订者撰写了「前言」,对窦氏学术思想进行认真的探讨,以期对理解本书起到启迪作用。
参与本书校订等工作的还有李新、史瑞锋、聂晨旭、李昊、王波、吕涛、刘立克、林玉、刘美思、刘实等,谨此致谢。
目录
卷首
序
奏玉帝青辞
进医书表
卷上
当明经络
须识扶阳
住世之法
大病宜灸
三世扁鹊
时医三错
忌用转下
禁戒寒凉
要知缓急
五等虚实
黄帝灸法
扁鹊灸法
附:窦材灸法(计五十条)
卷中
伤寒
伤寒四经见证
太阳见证
阳明见证
太阴见证
少阴见证
伤风伤寒
挟食冷物
中湿
阴毒
老人伤寒
阴阳换气
伤寒谵语
伤寒衄血
劳復
汗后大便下赤水或脓血
汗后发噫
肺伤寒
疽疮
喉痺
虚劳
中风
疠风
风狂
口眼喁斜
破伤风
洗头风
牙槽风
水肿
臌胀
暴注
休息痢
内伤
霍乱
……
卷下
附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