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着名武术家【武林寿星】吴图南一生致力于武林研究、教育和弘扬工作,集吴氏、杨氏太极拳精华于一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拳术风格,堪称太极拳之泰斗。全书共五章,包括太极拳用功秘诀、行功心法、太极十三势歌、打手法总论及说明等,图文并茂,研习方法简捷、精炼、实用。
策划人语
本丛书重新编排的目的,旨在供各界武术爱好者鉴赏、研习和参考,以达弘扬国术,保存国粹,俾后学者不失真传而已。
原书大多为中华民国时期的刊本,作者皆为各武术学派的嫡系传人。他们遵从前人苦心孤诣遗留之术,恐久而湮没,故集数十年习武之心得,公之于世。丛书内容丰富,树义精当,文字浅显,解释详明,并且附有动作图片,实乃学习者空前之佳本。
原书有一些涂抹之处,并不完全正确,恐为收藏者之笔墨。因为着墨甚深,不易恢復原状,并且尚有部分参考价值,故暂存其旧。另有个别字,疑为错误,因存其真,未敢遽改。我们只对有些显着的错误之处做了一些修改的工作;对缺少目录和编排不当的部分原版本,我们根据内容进行了加工、调整,使其更具合理性和可读性。有个别原始版本,由于出版时间较早,保存时间长,存在残页和短页的现象,虽经多方努力,仍没有办法补全,所幸者,就全书的整体而言,其收藏、参考、学习价值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希望有收藏完整者鼎力补全,以裨益当世和后学,使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息。
为了更加方便广大武术爱好者对老拳谱丛书的研究和阅读,我们对丛书做了一些改进,并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尝试着做了断句,以便于对照阅读。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失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予以谅解。
序
老拳谱系列武术丛书第一辑出版时,许多百般呵护并关爱意源书社茁壮成长的武术界前辈和朋友们就一再鼓励我行文为序,因非业内传人,亦非社会名流,为避沽名钓誉之嫌一再婉拒,不敢为之。今值老拳谱丛书第二辑出版之际,旧事重提,深恐辜负武术界前辈和朋友们挚诚至爱之情,故冒天下之大不韪,草书数语,贻笑万家。
千百年来,中华传统武术已形成一种独特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吸取了古典哲学、兵学法、天文学、中医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精华,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独具特色的人体运动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提高人的生命品质和健康水准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今,资讯技术迅勐发展,世界各国优秀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学习和应用已不再受时间、空间和距离的制约。二十一世纪是世界各国文化交匯融合、推动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世纪,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部分的武术也必将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重视。
在人们越来越珍视自身生命品质和健康水准的今天,中华传统武术所特有的养生健身、启智益悟、技击自卫和陶冶性情的诸多功能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瞭解、认识,并得到充分的运用。所以,保护传承这一优秀的歷史文化遗产,交流推广使其发扬光大,为人类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做出其应有的贡献是摆在我们炎黄子孙面前一个新的课题。
长期以来,意源书社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传统武术资料的发掘、收藏、整理和研究工作,与武术界的朋友们有着广泛的接触和交往,从中瞭解到歷代遗留下来的各种武术资料正面临着破损、散佚的现状,以及武术研究者和爱好者对它的渴求和珍爱,为了弘扬国术,我们决定把意源书社收藏的较为完整且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各种武术资料提供给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出版。
但由于意源书社偏处一隅,人员亦少,收藏量也非常微薄,仅凭我们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故抛砖引玉,诚邀广大武术界的朋友,群策群力,携手合作,为振兴中华传统武术和保护歷史文化遗产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王占佛 草拟于并州
褚序
太极拳者内家拳术之一种,最为平易而最能发达体育者也。其功用之伟,优点之多,殊非其他拳术所可企及。吾国拳术派别虽伙,要以太极拳为上乘。盖拳术之本旨,在于锻鍊身心,振奋精神。顾门类派别既异则名称功用自殊。所谓外家之拳术,专以标新立异趋险骛奇为贵,则已失却发达体育之本旨矣。
其真能身心兼修,学养并顾,而使老弱咸能练习,绝无流弊者,惟有太极拳耳。
以言养生,则能活动筋骨,锻鍊身心,调和血气,陶冶性情,所谓却病延年,固非虚语。
以言功用,则能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轻胜重,以顺破逆。而姿势平稳,动作缓和,犹其余事。
且不伤筋力,演习既久,趣味盎然。故老幼咸宜,虽病夫亦能练习之。是故吾人提倡国术,应自提倡太极拳始。
吾人提倡国术之方针,在使国术科学化,太极拳则业经科学化之国术也。何以言之?科学化之国术,在合于力学与心理学;讲究生理与卫生。而太极拳之动作,则为无数圜形,一圜之中,即为重心所在。或能处处立定脚跟,敌人之力虽极顽强,而能以逆来顺受之法处之。迨敌人一力既出,重心已失,然后从而制之,故能举重若轻,以柔克刚,此则深有得于力学者。
至言心理学,则太极拳不尚用力用气,而尚用意。盖因用力者笨,用气者滞,用意则能使气沈丹田,而不停滞于胸臆。力蓄于内,而不流露于外。非研究心理学深造有得者,曷克臻此。
至于生理与卫生,则卫生之运动,贵能适得其分际,无过与不及之弊。吾人之身体,贵能平均发达,生理则有一定之程序。是故剧烈之运动,每有害于健康者,以其运动太过,不合于生理自然发达之程序也。
太极拳则轻软灵活,一动全身皆动,无偏颇之弊,无过与不及之害。故最合于生理之程序,与卫生之要旨焉。
吴君图南,与徐君致一,同为吴鑑泉先生之高足。余由粤抵沪后,既识徐君致一矣。而于首都举行国术考试时,更获交吴君图南。徐君既有《太极拳浅说》一书问世,其中精奥之理论,以浅显之文笔出之,说理已极透澈,今吴君更着有《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一书,行将付梓,索序于余,余浏览一过,觉其对于太极拳与国术之关系,阐明不少。是其吾国国术科学化之肇端欤?则吴君之有裨于吾国国术前途岂浅鲜哉!因喜其对于余提倡国术科学化之旨趣相符合也,故乐为之序。
民国十八年二月十五日 褚民谊序
于上海中法国立工业专门学校
赵序
吴君图南,予之同学友也。幼同游戏,长共读书,故对于吴君知之最深。吴君自幼工于文学,既入中学,始致志于国术,尝谓同学曰:「中国欲求自强,非人人有尚武之精神不可,欲求人人有尚武之精神,非练习国术不可……」彼时同学皆非笑之,而不知吴君乃国术家中之先觉者。
民国甲子春,将去西山教学,乃谓予曰:「吾将从事国术之着作矣。」予亦笑之。迨百日后,即以手稿一巨册视予,予骇之!展阅一过,则洋洋万余言,对于国术,已阐发无遗矣!予笑谓之曰:「子之毅力,吾不如也!」已而吴君以是稿赠与其师吴鑑泉先生矣。惜乎至今尚未出版也。
吴君今岁入京,参加国考,考毕,即去浙江南浔中学校充任教师,到校后,两月之间,竟于公余,创此空前之杰作,《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一书。予拜读一过,考其主旨,在唤起民众,使全民均国术化,使国术科学化。
然吾国国术家能以科学方法治国术者,吴君其造端也。倘国术同志均能本吴君之方法,而研究之,予以为吾国国术界必能别开一新纪元。强族强国,其有赖乎!兹以《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行将付印,聊志数语以赠之。
中华民国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北平赵润涛序于天津南开中学校
例言
(一)是书编辑时,承褚民谊先生给予修正,齐铁恨先生给予校对,王时蔚先生给予撮影,故于卷首敬表谢忱!
(二)是书系余来任南浔中学教职后,偶忆科学化的国术,尚无专着,于是费时两月,而草始成。正拟详加删订,适值国术同志,函请付梓,督促甚急,是以中止。仓卒出书,疵谬不免,倘荷 方家赐以 教言,无任感激!
(三)是书拳势名目,多为国术专用名词,深恐阅者不解其意,故以略释说明之。
(四)「打虎势」及「双风贯耳」,在太极拳之故有名目内不载,乃后人增加者。余详审二势之动作,尚有可取处,故亦列入。
(五)是书摄影时,因身为西装束缚,故姿势未能尽美尽善,请阅者谅之!
目录
第一章 太极拳总论
第一节 太极拳论
第二节 太极拳用功秘诀
第三节 太极拳行功心法
第四节 太极十三势歌
第五节 太极拳十六关要说明
第六节 太极拳主宰宾辅说明
第二章 太极拳史略传
第一节 许宣平传
第二节 李道子传
第三节 程灵洗传
第四节 胡境子传
第五节 张三丰列传
第六节 王宗岳传
第七节 南派名家略传
第八节 北派名家略传
第三章 太极拳势说明
第四章 太极拳打手法总论
第一节 太极拳打手论
第二节 太极拳打手歌
第五章 太极拳打手法说明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