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医药保健 > 中西结合之中医临床治疗心法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中西结合之中医临床治疗心法

prev next

中西结合之中医临床治疗心法
  • 商品编号: yqz4847
    出版社: 元气斋
  • 作者: 李政育,梁珠劳
    出版日: 2014/10/03
    ISBN13: 9789866664847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50x210mm
    页数: 0
  • 定价:  NT$25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5 NT$238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5995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名中医师李政育近几年来努力推动中西结合之「中医临床」,不仅与专科医师共同研究,也广收各国「博士学生」,已学成回国开业者不计其数,本书即指导其韩国学生(教授)将近十年的心血结晶整理而成,先出版最受人关注的癌症、心血管及自体免疫疾病等,其余亦将陆续编整。
  在本书面市之际,同样内容之法文版已由傅磊(Frank Delaigue)、欧熙沂(Cyrilo Oswald)二人翻译,在法国出版,书名为:「LES HOMMES DE L’ART」。英文版则由美籍学者王浩博士(Marco Wasserman)、何世浩医师(Scotto Herbster)负责,将与韩文版同时出版。可见其价值。

序:与韩国医师梁珠劳博士谈
中西医结合之「中医临床」
李政育
  记得幼时读论语,其中有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近几十年来,个人在由中医的角度从事中西医结合,修正古法方药,创出纯中医疗法,同时努力培养新秀,希望达成这个理想方面,颇有一点成果,心中不禁兴起一股向孔子学习的梦想;他满意众弟子之成就斐然,我亦心嚮往之。
  因此,多年来我勤于临床、与西医合作研究,及教学、写作、出版。除了尽量将中西医结合的理、法、方、药之一点心得,形诸文字、匯集成书之外,尚利用每週四中午、週五上午、週日下午的时间授课,带领一批有志于继往开来、各有擅场的中西医师,一起研究、讨论,期望能补西方医学之不足、改善其常见的毒副作用之外,亦希望对海峡两岸,甚至全世界广大的中西医学能有所启发,从今往后能用纯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包括危急重症;即使加护病房,亦能发展出纯中医疗法,以恢復中医药之固有声誉,而不要像目前两岸的中医医院一样,几乎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临床用药都为西药之怪现象。如今带过的学生已经超过百人,其中多位都具有博士学问,本书的共同编着者梁珠劳博士就是有心研究、发扬中医药者之一。
  大韩民国梁珠劳教授于西元二○○一年左右,受庆熙大学韩医科大学教授崔昇勋兄之推荐前来台湾,与敝人游,受一年临床之业,返国之后,每逢临床有疑义即用「传真」相询,敝人不揣简陋,亦以传真解其惑,前后歷约十年,于我俩二人间,形成数百篇中西医结合之书函,于此之同时,梁珠劳医师亦已在大韩民国出版自己的临床医书「杂症韩医」二本。敝人与梁珠劳博士来往书函的第一年文章,已由傅磊(Frank Delaigue)与欧熙沂(Cyril Oswald)二人,合作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书名为:「LES HOMMES DE L’ART」。美籍学者王浩博士(Marc Wasserman)与何世浩医师(Scott Herbster),则将其翻译成英文,即将于近期与韩文版同时出版。而本书就是由这些信函编整而成,目前预计出版上、中、下三本,其中有个人多年的研究、临床心血,用心最多,应有其价值。
  大家皆知道,希腊、罗马所传下来的文字,经过几十百年的演变之后,已经几乎无人懂得研读原始文字。幸好中文字数千年来虽有字型上之变革,却均能全面传承、无缝接轨。而今环境、饮食、卫生、保暖、交通、通讯、医疗之发展日新月异,医药尤其面临西方医学之强烈冲击,理法方药(知识与临床)亦应与时俱新,既强调中西医结合,又能从中医角度出发,选择性的结合吸收,而保留、发挥中医药的特长,那才是我辈中医药从业人员应有的理想。期待吾党二三子,能继志于此,勇勐精进,以创新世界人类之健康幸福为目标而共同努力。
  虽然不敢说本书可流传久远,但匡正未来可见之弊,应可确见。但本书之出版蒙陈教授淑芬医师、郑教授淑镁博士、吴哲豪中西医师之协助编校,陈美玲助理之缮打,元气斋出版社社长林铃塙先生之协助,于此一併致谢。并祝各位读者健康平安。
2014年9月序于育生中医诊所

目录

序:与韩国医师梁珠劳博士谈中西医结合之「中医临床」 李政育
第一篇 远距诊断教学新尝试
从往来信件一窥指导经过
第二篇 临床诊治心法举隅
第一章 癌症
第一节 脑瘤与脑部重症
病例一:临床治疗「脑星状细胞瘤」过程
冒险手术清除四分之三 不到一年就復发
情况恶化,打算放弃 又长三公分且有蚁行感
已移至普通病房,且能行走
病例二:脑良性肿瘤手术后遗 病例三:脑瘤化放疗后影响造血功能
病例四:手术后放疗诱发脑水肿 病例五:末期恶性脑肿瘤的溶解
病例六:手术与放化疗都要用类固醇以改善脑水肿
补中益气汤可一方打天下
病例七:脑肿瘤放疗后口干、眼干别误用青光眼药 病例八:脑梗塞引发偏瘫
病例九:脑梗塞水肿是否为脑萎缩 病例十:小脑梗塞后眩晕
病例十一:脑膜瘤术后伤口无法癒合 病例十二:脑干脂肪瘤要不要治疗
其他脑部问题
一、摇头症 二、脑膜水肿影响视力 三、脑震盪
四、车祸后记忆减退 五、结核性脑膜炎 六、多发性癌
第二节 唿吸系统癌瘤
一、鼻咽癌
二、肺癌
病例一:中医如何有效医治肺癌 病例二:肺癌如何服药膳
病例三:末期肺癌出现肋膜转移
第三节 胃癌
病例一:一般胃癌试用香砂六君子汤 病例二:胃黏膜癌很难治
病例三:胃上皮细胞癌 病例四:术后呕吐怎么给药
病例五:肿瘤切除后该怎么吃 病例六:脑梗塞患者又罹胃癌
病例七:胃癌全身多处转移 病例八:术后转移全身淋巴腺癌
病例九:肿瘤指数和肺结核有关吗? 病例十:胃癌脑转移
病例十一:末期胃癌肾转移、腹水
第四节 大肠癌
病例一:大肠癌切除后出现肉芽肿 病例二:治疗七年后復发
病例三:大肠癌转移至肝与腹腔 病例四:化疗腹泻用五苓散
病例五:转移性大肠癌 病例六:大肠癌的大便失禁
第五节 胰脏癌
病例一:胰脏癌化放疗后呕吐 病例二:胰脏癌确实不易治疗
病例三:末期胰脏癌
第六节 肝癌
韩国曾流行吃素防肝癌
病例一:肝细胞癌 病例二:治肝癌三药方
病例三:经皮穿栓塞肝内血管 病例四:术后AFP仍高而总蛋白偏低
病例五:瀰漫性肝癌 病例六:高AFP症
病例七:肝癌手术后多处转移
第七节 乳癌
病例一:术后上肢淋巴肿应多推按 病例二:上肢淋巴肿时好时坏
手术及放化疗后针灸原则
病例三:术后转移肠骨与肺部 病例四:服荷尔蒙抑制剂
病例五:转移至肺、肝与淋巴 病例六:吃素难度过化放疗摧残
病例七:小心感染人类乳突病毒 病例八:针灸改善人类乳突病毒
病例九:肋膜积水时好时坏 病例十:放疗后白血球偏低
病例十一:乳癌患者治疗后可怀孕吗 病例十二:长期服Tamoxifen易有副作用
病例十三:中医处方用药要通权达变 病例十四:CA15-3高而白血球仍低
病例十五:转移至肺以提升白血球为主 病例十六:骨转移加粗鹿茸
病例十七:乳癌大肠转移化放疗呕吐
第八节 其他癌症
一、扁桃腺癌 二、消化系癌 三、子宫颈癌
四、摄护腺癌 五、颈部淋巴肿 六、非何杰金氏性淋巴肿
七、嵴椎多发性肿瘤 八、颈椎动脉瘤 九、汗管瘤
第九节 癌症治疗
放疗灼伤唾液腺与味觉神经 化疗后四肢末梢麻痺
恶性肿瘤的西医免疫疗法
第二章 头部与脑心血管相关
病例一:女性性爱头痛不多见 病例二:帕金森氏症
病例三:四肢震颤疑似帕金森氏症前兆 病例四:早发性帕金森氏症
病例五:阿兹海默症不会半身水肿 病例六:脑嵴髓液不足或脑萎缩
病例七:脑萎缩或帕金森氏症 病例八:老人手足震颤
病例九:下颚及右上肢抖非老人震颤 病例十:单纯下颚痉挛
病例十一:后脑动脉搏动如击鼓 病例十二:小脑萎缩、血管梗塞引发眩晕
病例十三:脑梗塞併发脑室水肿 病例十四:小中风也是脑梗塞的一种
病例十五:夜间痉挛与脑血管阻塞无关 病例十六:更年期高血压头痛
第三章 心血管问题
病例一:何谓心脏频脉症候群? 病例二:心脏麻痺昏迷
何谓「马凡氏症候群」?
病例三:狭心症、心绞痛与食道溃疡 病例四:贫血性心律不整
病例五:胸汗为五心汗之一 病例六:心血管栓塞
病例七:心脏病会导致下肢浮肿 病例八:装心血管支架併发高血糖
第四章 其他部位的血管毛病
病例一:眼底血管栓塞(眼睛中风) 病例二:间歇性跛行症
病例三:下肢静脉血栓水肿 病例四:深层静脉血栓
病例五:高血脂症 病例六:脱疽亦为下肢血循不良引起
第五章 头、颈部问题
病例一:足太阴痰厥头疼 病例二:也是心身症
病例三:顽固性头疼 病例四:颈部肿
病例五:老人家颈项转动不利 病例六:颈项僵直症
第六章 自体免疫疾病
第一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例一:多数均可以五种方式治疗 病例二:扫描出现阴影应为关节发炎
病例三:週期性麻痺、嵴髓变性与RA不同 免疫综合癥併发週期性麻痺
病例四:僵直性嵴椎关节炎 病例五:併发颧肿不用「风湿方」
第二节 红斑性狼疮
病例一:治SLE只消三板斧 病例二:胸腔积液属SLE性脑病
病例三:针刺犊鼻有阻挡感 病例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病例五: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红斑性狼疮
第三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病例一:应为紫斑症 何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病例二:「拱振丹」不如圣愈汤 病例三:圣愈汤最优
病例四:月经復来与仙鹤草有关? 病例五:为何血小板计数起伏那么大
病例六:切除脾脏目的在改善溶血现象 病例七:家族性遗传型ITP值得追踪
病例八:韩国的紫斑症患者特别多 病例九:其他热性病也会併发紫斑症
病例十:还有「伊凡斯症候群」
第四节 狐惑病
病例一:首次为「狐惑病」患者看诊 何谓「狐惑病」?
病例二:贝希氏症要长期服中药 病例三:西药全停后即改用「免疫过亢方」
病例四:舌头痛、舌颊溃疡也是贝希氏症 病例五:干燥症即「休格连氏症」
病例六:唾液黏稠亦为休格连氏症 病例七:手足一碰水就起丘疹
病例八:厥冷起红疹为雷诺氏症 病例九:慢性溃疡性大肠炎又名「肠克隆」
病例十:舌肿疮烂多为热症之狐惑症 病例十一:免疫疾病易见类淀粉沉淀
肛裂与肠克隆之辨别
病例十二:成人史迪尔氏症候群(STILL’S DISEASE)
附录 英文简称对照表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