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工作、生活压力与房事为慢性疲劳原因,
但因此累死者极少;多数都是久坐不动、生活习惯不佳、
睡眠不足又以吃喝纾压,导致「过劳肥」!
情况非常严重,务必及早预防!
<推介本书>
几年前日本人提出「过劳死」一说,引起全球恐慌;
后来发现不管国内外,真正因「慢性疲劳症候群」过世者少之又少。反而是久坐、多吃、少动引发「过劳肥」症状,情况愈来愈严重。
现在劳工意识抬头,劳基法又相当严苛,太累、太苦、太危险、钱太少的工作已没人愿做,连天气太热、下大雨都可放假(如颱风假),因此几乎没有过劳死病例。顶多是以吃喝纾压,又没时间运动而爆肥。
其实除了工作过劳之外,生活压力与房事太频繁也可能过劳、诱发肥胖。
本书提出全方位的防治之道,上班族一定要照着做才行。
序
自序
过劳肥比过劳死更值得关注 叶慧昌 医师
大家都听过「过劳死」,知道工作过劳、生活过劳与房事过劳都可能生病、身体虚弱、忧郁,严重者甚至因而死亡。
但你可能没有听过「过劳肥」之说。根据新闻报导,国人的过劳死病例并不多,尤其劳基法普遍实施,劳委会动不动就对中小企业祭出「劳动检查」之后,太累、太苦、太危险、钱太少的工作已没人愿做,连天气太热、下大雨都有人提议放假,因此几乎没有过劳死。顶多只有因工作累、压力大而以吃纾压,饮食不当而爆肥。防治之道在纾压、减肥。
然而过劳与过劳肥的病例毕竟不多,其诱因主要与生活习惯有关,因此本书从生活中着手,强调适度休息、睡眠充足与运动的重要性,再以适当的食物、中药保健。此外,主张保持免疫力正常与平衡,重视四季「顺时」养生,尤其不宜过量饮酒或随便生气(发怒)以免伤肝、动肝火,如此身心兼顾、多管齐下,相信应有助于避免过劳,同时防范过劳肥或过劳死发生,也才能真正保障读者的健康。
这是本人在元气斋出版的第三本书,之前二本都是刚出版就有人抢着要简体字版权,可见受欢迎之一斑;希望本书之出版也一样能受到大家的青睐。但必须说明的是,过劳肥是个很新的题材,真正投入研究的学者、同道还不多,书中有一小段引述台大医院家庭医学科陈皇光医师在「科技人与过劳死」演讲中的资料,谨在此致谢;希望未来能有人投入这个领域,做本土、适用于国人的研究,而不是随着日本人数年前的过劳死之说而人云亦云。其次,本书在匆忙中整理而成,谢谢元气斋出版社编辑群的辛劳。书中内容或观点如有不够周延之处,还请专家指正,以便于再版时补充。
目录
自序:过劳肥比过劳死更值得关注 叶慧昌
第一章 少见过劳死,多有过劳肥──过劳定义及其严重程度
过劳与过劳死的来源与定义 海峡两岸都有过劳例证
过劳认定标准:过劳其实就是慢性疲劳症候群
过劳的种类:工作、生活与房事过劳最常见
还有急、慢性及週期性疲劳
生活(家庭)过劳 房事过劳 工作过劳
经常感觉倦怠、失眠、胸闷就要提高警觉
少见过劳死多有过劳肥 生活习惯不佳、久坐不动最常见
第二章 可能导致过劳肥的因素
也有人依照个人因素分类
一、工作疲劳最为常见 常见的职业疲劳伤害
二、个人与外在因素
三、生活习惯不佳──睡眠不足又熬夜喝酒、刺激食慾分泌激素
喝酒最伤肝又加重身体疲劳 怒易伤肝
四、精神、情绪因素──压力诱发身体化症状
压力也会诱发身体化症状
第三章 过劳肥的防治与改善之道
好发于中年人,要设法纾压 纾解压力消除疲劳
因应压力的对策
一、好好休息第一重要
依工作选择休息方式 疲劳休息法
「睡个好觉」才是休息上策─睡姿与健康的关系
能否一觉到天亮就看怎么吃 慎选寝具一夜好眠
二、少应酬喝酒以免加重疲劳症状
喝酒最伤肝不喝伤心 年节饮酒莫贪杯 喝到假酒要人命
酗酒让人生由彩色变黑白 居家醉酒缓解法
三、尽量不宜动怒以免伤肝
易怒小心有病 动肝火、烦躁易怒怎么办?
火气大的现代医学观 火气大怎么办? 消炽热心火
四、长期过劳者试试中药
(一)有助于改善过劳中药方 肥胖致冠心病才可能过劳死
过劳肥的中医减重法 中医减肥处方因人体质而异
(二)过劳肥又血压高的养生法
(三)可以试试养生餐 养成在外应酬不伤身的饮食习惯
酗酒解压小心食道癌上身 怎样才算肥胖
补充五种营养就可对抗疲劳 有助于控制体重的七种饮食
吃地瓜不发胖 试试养生餐 男性吃蛋补蛋抗劳的迷思
五、维持免疫力正常预防过劳
有助于保持免疫力正常的药食
1.六味地黄丸颇受中医肯定 2.人参已用了几千年
3. 灵芝号称蕈中之王 4.巴西蘑菇也曾大受欢迎
5.银杏叶效用看得见 6.虎骨现在已经禁止买卖
7.蜂王乳为高级滋补品 8. 胡桃通润血脉、补肾益精
9.茶能解毒抗劳
六、注意四季保健
四季进补要先认识食物属性
从现代观点看寒热体质 煎煮中药学问大
四季进补补之有道
(一)首先要防治感冒:推介几种偏方
(二)春季养生不宜辛辣燥热 春末夏初梅雨季该怎么吃最健康
从端午习俗谈养生保健 喝雄黄酒要留意
(三)疰夏论治重在摄食养生
夏季以凉补为主 夏天的「四食」与「五清」
中医帮您安度暑热考季
(四)中秋饮食与养生保健 秋季养生六防
(五)冬季养生基本守则
冬季养生八点 冬天进补先看体质
七、上班族如何健康迎新春
中药最好有医师处方 擅服中草药之副作用
结语:一点良心建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