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本书的目的,在于以当代物理学与哲学印证佛学对世界的一贯看法,如「缘起性空」、「万法唯识」、「诸行无常」等等。相对论物理学与量子力学的新发现,是作为证明的实例。
前者证明事物在物理层面的「缘起」性;后者证明佛学主张的「一切唯识」、「万物一体」、「性空」、「无常」、「万物相因互入」。而怀德海与罗素的论述,则可视为佛学在宇宙论与认识论上的同调。两人的论述除了与佛学互相发明,復可弥补其不足。
《现代佛学丛书》总序
本丛书因东大图书公司董事长刘振强先生授意,由伟勋与惠南共同主编,负责策划,邀稿与审订。我们的筹划旨趣,是在现代化佛教启蒙教育的推进,佛教知识的普及化,以及现代化佛学研究水平的逐步提高。本丛书所收各书,可供一般读者、佛教信徒、大小寺院、佛教研究所,以及各地学术机构与图书馆兼具可读性与启蒙性的基本佛学阅读材料。
本丛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佛经入门、佛教常识、现代佛教、古今重要佛教人物等项,乃系专为一般读者与佛教信徒设计的普及性启蒙用书,内容力求平易而有风趣,并以浅显通顺的现代白话文体表达。第二类较具学术性分量,除一般读者之外亦可提供各地学术机构或佛教研究所适宜有益的现代式佛学教材。计画中的第二类用书,包括(1)经论研究或现代译注,(2)专题、专论、专科研究,(3)佛教语文研究,(4)歷史研究,(5)外国佛学名着译介,(6)外国佛学研究论着评介,(7)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等项,需有长时间逐步进行,配合普及性启蒙教育的推广工作。我们衷心盼望,关注现代化佛学研究与中国佛教未来发展的读者与学者共同支持并协助本丛书的完成。
傅伟勋 杨惠南
前言
如众所知,佛教对世界持有一种迥异于一般人的看法,如视事物为「空」,以个体的存在为虚妄等。这看法总是使初学者受到莫大的震撼。但这也正是佛教思想的最大特色所在。
奇怪的是,尽管这看法与歷来中外绝大多数哲学家、科学家的看法大相迳庭,却与当今最新科学与哲学的看法非常吻合。我们简直可以说,当今的物理学已经多方证实了佛教一贯之所言。这点,在三十年前当个人刚接触佛学不久,就已注意到了。因此,撰写硕士论文时,便选定了一个相关的题目,进行「相对论」物理学与空宗「缘起性空」思想之比较。其后撰写《中国哲学现代观》一书,在论述佛学世界观的部分,又再三徵引罗素与怀德海的思想,以资印证。
近年对佛学的兴趣丝毫未减,偶然涉猎量子物理学,发现它与佛学相契之程度又远胜于「相对论」,同时觉得旧着中有关佛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比较,还有许多可以补充之处。正好杨惠南教授为东大图书公司《现代佛学丛书》邀稿,乃决定把歷年沈淀的一些想法发表出来,一方面为出版市场添一份热闹,一方面也替自己的工作留下一份纪录。
固然个人认为佛学和当代物理学及西方哲学有许多相契相通之处,但限于个人学力与本文篇幅,绝不敢妄想在这里对它们做全面的详细的比较。本文的目的,基本上还是在于阐释佛学。拿科学及哲学和它做比较,乃是为了更正确把握佛学的真义义,及更深一层发掘佛学的义蕴。因为佛学与最新物理之间,佛学与某些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确有许多足以互相印证和互相发明之处。大家从下文可以看到:现代科学如何为佛学提供了许多生动有力的经验例证;佛学又如何可能在科学理论的建立上给予种种有价值的启示;佛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在自然观的基本概念上又是如何地灵犀相通,不谋而合;原本在佛学上隐而未发的某些意涵,如何因为物理学或哲学的启发而得以全幅显现;佛学与科学、哲学如何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着互相补充的作用。总之,佛学与科学及哲学确实可以互相诠释说明;而经过这样的互相诠释说明,各方的义理无疑将更为明确显豁。其总结果,就是增进了人对世界的理解。
但由于本文所做的并非全面的比较研究,因此,提出加以参照的,便仅限于若干基本概念,或关键性的要点,且多就其相契相通之点着墨,而少及于其他。这当然不能算是完整的论述。但既然其主要目的并不在澈底会通东西双方思想,而只是想藉此肯定佛学之义理,并阐发其隐藏的义蕴,这做法便应该不致于有什么重大不妥。
本书的构成,分为明显的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陈述个人对佛教世界观的理解。第二部分,观察佛学与「相对论」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的相应。第三部分,进行佛学与罗素、怀德海思想的对照。第一部分陈述的个人理解,当然含有个人的诠释与评断在内,所以已是对佛学的某种程度的阐释。后面两个部分,固然意在比较,却也有相当份量的阐述,阐述之中也一定有若干主观的意见。所以这些东西归根结柢都免不了个人偏见。而不管是对佛学做阐释,或是对科学做阐释,还是对哲学做阐释,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增进人们对佛学的了解。当然如果在这目的之外,还能够附带地澄清某一科学或哲学的观念,或解除某一科学上或哲学上的疑难,或印证某一科学或哲学的看法,或补充某一科学或哲学的说法,那就更加令人快慰了!
本书有关物理学部分,曾经东海大学物理系教授苏懿贤博士仔细审阅,纠正多处谬误。写作期间,更蒙倾力相助,悉心指导,不但慷慨借予书籍,而且为我解惑祛疑,排除困难。若非他的支援,本书绝不可能如期完成。在此谨致万分谢意。苏教授身为物理学专家,长期潜心研究佛法,对两者之会通,留意已久,本书关于这问题的看法,基本上都得到其认可。这也是个人敢于提笔撰写本书的原因之一。本书若于学术有些微贡献,也应该归一份功劳于他。
此外,也非常感谢杨惠南教授的引荐,与东大图书公司的整的接纳。其对本书的肯定,是个人莫大的荣幸。最后要感谢静宜大学提供这几年教学相长的环境,尤其感谢中文系前主任郑邦镇教授极力为我争取这个机会。没有这些因,也不会有本书这个果。
李日章
辉宜大学中文系
1997.8.23
目录
《现代佛学丛书》总序
前言
A部:觉者所见的世界
第一章 事物依据条件而成立
第二章 独立的个体只是幻象
第三章 世界不外乎心识
第四章 一即一切
第五章 万物相因而互人
本部综论 佛学世界观的共同要点
B部:世纪科学新知的印证
第六章 「相对论」的新发现——物理层面的「缘起」事例
第七章 量子的奇异现象——微观世界的佛法见证
C部:当代哲学论述的应和
第八章 怀德海的西洋版「缘起性空」论
第九章 罗素与「性空」、「唯识」思想
第十章 东圣西哲在认知问题上的伟大共识
结语
主要参引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