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民俗宗教 > 佛学新视野(精)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佛学新视野(精)

prev next

佛学新视野(精)
  • 商品编号: dnda0627
    出版社: 东大
  • 作者: 周庆华
    出版日: 1997/02/01
    ISBN13: 9789571920627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精装140x216mm
    页数: 231
  • 定价:  NT$23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207元
  • 商品库存: 2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5290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本书旨在指出「对治现代化」是再度开展佛学研究最有远景的取向。书中各章﹐有的直接表露佛教对治现代化可以最见力道﹐有的先强化佛教本身的「功能」而间接导向对治现代化的道路﹐充分颢示作者对佛教未来发展的一点 期望﹐而总题为「佛学新视野」。

《现代佛学丛书》总序

  本丛书因东大图书公司董事长刘振强先生授意,由伟勋与惠南共同主编,负责策划,邀稿与审订。我们的筹划旨趣,是在现代化佛教启蒙教育的推进,佛教知识的普及化,以及现代化佛学研究水平的逐步提高。本丛书所收各书,可供一般读者、佛教信徒、大小寺院、佛教研究所,以及各地学术机构与图书馆兼具可读性与启蒙性的基本佛学阅读材料。
  本丛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佛经入门、佛教常识、现代佛教、古今重要佛教人物等项,乃系专为一般读者与佛教信徒设计的普及性启蒙用书,内容力求平易而有风趣,并以浅显通顺的现代白话文体表达。第二类较具学术性分量,除一般读者之外亦可提供各地学术机构或佛教研究所适宜有益的现代式佛学教材。计画中的第二类用书,包括(1)经论研究或现代译注,(2)专题、专论、专科研究,(3)佛教语文研究,(4)歷史研究,(5)外国佛学名着译介,(6)外国佛学研究论着评介,(7)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等项,需有长时间逐步进行,配合普及性启蒙教育的推广工作。我们衷心盼望,关注现代化佛学研究与中国佛教未来发展的读者与学者共同支持并协助本丛书的完成。
傅伟勋 杨惠南

自序

  当今所见佛学研究,有两种取向比较特殊:一种是广泛运用文献学方法从事传统教义的贞定工作,或自设「创造诠释学」方法从事传统教义的革新工作;一种是援引当代科学或哲学思潮和佛学相互印证,以加深现代人对佛学的印象和认取的雅兴。这对于长期以来「低迷不振」的佛学界,多少有些激励(使其活化)的作用;同时对于佛教的传播和发扬,也当有正面的意义和贡献。不过,如果只停在这个阶段,恐怕还看不出对已经深受「现代化」的蛊惑和戕害的当代心灵能起什么「疗治」的功效。于是继起的佛学研究者,仍得思考佛学研究「如何开展」的问题。
  大家有目共睹,人类所推动的「现代化」,给自己带来了空前的两项浩劫:一项是「现代化」的支柱「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的过度膨胀,大量耗费不可再生能量,导至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和核子恐怖等危机,人类正在自食可能「没有明天」的恶果;另一项是「现代化」中的「现代性」,预设了「人为主体」而发展出来的「权力宰制」还在盲目的扩张中,使得自然和人性、个人和社会以及个人和个人之间原该相互依存而和谐融通的情境越来越难以实现,而徒然深化了自我的孤独和悲苦!面对这一「千疮百孔」的世界和日渐「自我流失」的现象,人类可有什么良策加以改善?
  此刻无法乞灵于西方,因为「现代化」正是西方人所策画和带动的,他们不可能一面霸佔着丰厚的物质享受和炫人的权力利益还一面带领着大家「逆现代化」而行。那只有乞灵于东方了,东方有源起于道家的气化宇宙观和源起于佛教的缘起宇宙观,都可以据为对治西方促使「现代化」必然出现的机械宇宙观。不论是气化宇宙观还是缘起宇宙观,都不崇尚戡天役物,有利于世人从事比较长远而平稳的​​生涯规画(不像採信机械宇宙观后流于「与自然竞利」而惶惶不可终日)。其中又以缘起宇宙观对治机械宇宙观最容易见效,理由是这种宇宙观当宇宙万物为「众缘和合」所成(众缘不和合宇宙万物就消失),所以宇宙万物就「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而人只要不执着宇宙万物的「实有」,就能解脱痛苦烦恼而臻于涅槃寂静境界,这样所採取的应世策略一定最少耗费资源,而可以避免人类自惹的「速取灭亡」一项灾祸。还有由缘起宇宙观衍生(或併生)的「无我」观念,否定了世俗竞逐权利的必要性,自然也可以藉来淡化和机械宇宙观互通的「人为主体」观念,而使人的存在多一分「自由」、「和谐」的保证。
  正由于佛教在当世具有这样的「优位性」,所以佛学研究也要导向「对治现代化」的途径上去,才能显出这类研究特有的意义和价值。宗教本来就深植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而任何有关宗教的研究,也得有所回馈于现实生活,不然这样的研究就会失去诉求的对象和无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我们看当今那些现成的佛学研究,固然猗欤多姿,但要论到「何处用武」,却又说不上来,岂不是太可惜?因此,这里所指出的「对治现代化」这条路,应该是再度开展佛学研究最有远景的取向。有志奉献于佛教事业或关心人类前途的人,「盍兴乎来」共襄盛举(以上曾以〈佛学研究再开展》为题,发表于《法光》第六十七期)。
  现在本书所见这些篇章,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考虑撰写的。有的直接表露佛教对治现代化可以最见力道,有的先强化佛教本身的「功能」而间接导向对治现代化的道路,充分显现个人对佛教未来发展的一点期望。眼见人类难以再有可以安居乐业的环境和普遍沈溺于现代化迷梦所出现的窘境,总有排遣不开的烦忧和不忍,所作的这项唿吁,就算是愿意克尽一己参与改善目前境况行列的棉薄之力的表示吧!
週庆华
一九九七年元月于新店

目录

《现代佛学丛书》总序
自序
导论:诠释的新向度——从既有的诠释理论谈起
 一、本题的源起
 二、诠释本身的意义
 三、诠释的对象问题
 四、诠释是怎么可能的
 五、诠释理论的新课题
 六、可以继续拓展的两个领域
第一章 顺应现代化/对治现代化?——今人所倡佛教现代化的商榷
 一、佛教现代化?
 二、今人所倡佛教现代化的方案
 三、佛教现代化隐藏的难题和危机
 四、对治现代化才是正途
 五、对治现代化的附带条件
第二章 风险与祸害递减率——观音思想给予现代管理的启示
 一、世纪末宗教热的省思
 二、现代管理的危机与后遗症
 三、观音思想可以救胜
 四、现代管理的远景有赖观音思想的抟成
第三章 佛教和其他宗教对话的途径
 一、宗教对话的必要性
 二、宗教对话所存在的变数
 三、佛教主导宗教对话先行要解决的课题
 四、佛教主导宗教对话的可能模式
第四章 佛教的财富矛盾问题及其化解途径
 一、财富矛盾是宗教中普遍的现象
 二、佛教财富矛盾的直接原因
 三、佛教财富矛盾的深层原因
 四、化解财富矛盾的途径
第五章 当代佛教义理诠释的走向及其问题
 一、一个诠释方法论的反省
 二、当代诠释理论的发展概况
 三、当代佛教义理诠释的两条进路
 四、两条诠释进路所隐含的问题
 五、可能或必要的因应策略
第六章 佛教的「不可说」辨析
 一、「不可说」概况
 二、「不可说」的内在理路
 三、「不可说」隐含的问题
 四、重新面对「不可说」的方案
第七章 「转生」说的局限与突破
 一、转生说的概况
 二、转生说所遭受的质疑
 三、既有质疑的检讨
 四、突破局限的途径
第八章 佛教运用譬喻的问题探讨
 一、譬喻的指月功能?
 二、譬喻者的善用与否
 三、譬喻接受者的不确定反应
 四、可弥补「言不尽意」的遗憾
 五、避免喻依和喻体的相互干扰
第九章 转悟与直悟——禅宗的辩证方法学及其难题
 一、理解禈宗的另一个面相:辩证方法学
 二、禅宗辩证方法学的形成
 三、禈宗辩证方法学的运作情况
 四、禅宗辩证方法学的难题
 五、化解襌宗辩证方法学难题的方案
第十章 「格义」学的歷史意义与现代意义
 一、「格义」方法学的提出
 二、「格义」方法学的现像
 三、「格义」方法学的迴响
 四、「格义」方法学的「后续」发展
 五、「格义」方法学的歷史与现代意义
附录:后设宗教的当代性格及其问题
 一、论题缘起
 二、「后设宗教」释义
 三、后设宗教的当代性格
 四、后设宗教的连带问题
 五、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