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民俗宗教 > 佛教经典常谈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佛教经典常谈

prev next

佛教经典常谈
  • 商品编号: dnda7206
    出版社: 东大
  • 作者: 渡边照宏 着,钟文秀,释慈一 译,陈一标 校订
    出版日: 2002/08/01
    ISBN13: 9789571927206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50x210mm
    页数: 244
  • 定价:  NT$18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162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3793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浅谈佛门浩瀚圣典,轻启八万四千法门
作为宗教文学或哲学着作,佛教圣典当然具备丰富多样的内容,纵使在教戒、传说、寓言、笑话、小说、戏曲、歷史、地理、民俗、习惯等人类所有的生活面,像佛教圣典这样广涉多方且富于变化者,确为世界文献所仅见。本书以浅易明白的方式来介绍佛经的成立及现存的主要经典,轻启你对佛门经典的常识。

译序

  渡辺照宏博士1967年出版的这本小书,名为《ぉ经の话》,系岩波文库版,带点学术性,又容易理解,极适合想一窥佛教经典全貌的一般人阅读。出版以来极受欢迎,截至目前已出版数十刷,可谓长销且畅销的好书。
  日本佛教研究硕学三枝充悳亦曾在文章中赞赏本书,说他常常推荐学生阅读(《仏教と西洋思想》)。我自己看完后,也觉得甚有启发,获益良多,暗自发愿,若有机会要将它译成中文,和大家分享。所以,当东大出版社编辑要我推荐佛教的入门书给好学深思的读者之时,很自然就想到本书。
  根据现代学术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论述佛教经典的相关问题,是本书的特色。看完本书,相信读者对「何谓经」、「本乘经和小乘经的成立]、「大乘经是否为佛说」、「最主要的大乘经典其内容为何」等论题,会有更清楚、深入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再广泛、深入地阅读各经典,必定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细细咀嚼经典的深义,也会发现经典那么遥不可及。
  慈一法师、钟文秀小姐两人合力完成本书的翻译,再由我做校订的工作,欣见本书在众缘和合之下诞生。
  佛教有所谓的三皈依: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一段因缘的结束,是一段因缘的开始,缘起缘灭间,但愿众生皆能善观缘起,智慧如海。
陈一标
2002.7.16

原序

  我总是劝人说:如果要看书,「经」是最佳的选择。经不仅为数甚多,内容也包罗万象,可以说只要是有关人的问题,大概都谈到了。不久前,某位前辈曾问说经典中「有殉情的故事吗?」当时我随即回答说:「我想没有吧。」但是过没几天,就在阅读《中阿含经》第六十卷时,发现了以下的故事:「某妻回娘家,被强迫要嫁到他处,她逃回夫家。丈夫说:『死也要死在一起』,于是就杀了妻子,而后自杀。」从此,我再也不敢断言说:「经典里面没有这样的题材。」
  总觉得在蒐阅「大藏经」时,不断会有出人意表的发现。天文、地理、矿物、植物、动物、生理、卫生、医学、药学、逻辑、心理、政治、经济、社会、家庭、职业、风俗习惯等有趣的话题,应有尽有。此外,也有许许多多的寓言、笑话、神话、故事、百看不厌。
  但事实上,这是本末倒置的,「经典」的编辑并非以趣味为方针。本来的目的是要根据佛陀的教说,引导人们到达理想的状态。因此,整部庞大的「大藏经」完全是宗教的、思想的典籍。但是,佛教并不是要将特定的教理不分青红皂白地硬塞给对方,而是随顺不同根基给予适当的说明,因此有许许多多的教说,才有这么多「经」的出现。佛教主张「应病与药」,因此不会将同一部「经」硬塞给每一个人。世界上没有所谓的万灵丹,也不会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存在」且适用于任何情况的事物是赝品。
  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读书人常常阅读汉文的「大藏经」,作为心灵资粮,丰富自己的兴趣。但自十三世纪后,文化水准趋于低下,新兴诸派兴起,排他的教团组织确立后,自身宗派所选的经典之外,几乎不再阅读其他经典,最后甚至连自宗的经典也仅供仪式之用。
  明治大正时期,虽然也有爱读「大藏经」的知识分子,但是一般读者却视之如粪土。我想带大家一窥此至高无上的宝藏,所以才撰写本书。虽然也参照了一些印度原典,但希望汉译的「大藏经」可以再一次成为一般读书人的读物,这是我的心愿。例如将汉文、按日文语序拼读之汉文以及意译并列,其用意即在于此。适合保留汉文作音读者,则付上日文假名。期待爱好者好好利用。古典作品不能阅过即捨,反覆阅读才有味道。(译者按:按日文语序拼读之汉文以及汉字日文读音,中译本省略。)
  本书前半部对「经典」的成立与构成作一概观,严格来说,是「经典概论」。在这部分也会触及学界诤论的问题,并将重要文献的着者名放在括弧中。除卷末「文献指南」所揭示可立刻找到的资料外,玆举出其特别重要者如下。
  1. Przyluski,J.: Le concile de Rajagrha, p.434ff,Paris,1926-1928.
  2. Schayer,S.: Buddyzm Indyski(Religie wschodu,pp.191-251),warszawa,1938.
  3. Regarney, C.: Buddhist ische Philosophie,p.86 ff(Bibli-ographsche Einfuhrungen in das Studium der Philoso-phie,2021),Bern,1950.
  4. Regarney,C.: Le probleme du bounddhisme primitif et les derniers travaux de Stanislaw Schayer(Rocznik Ori-entalistyczny,pp.37-58),warszawa,1957.
  5. Iamotte,E.: 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 —— des originesàl’ere Saka,p. 958.862 ff.,Louvain, 1958.
  感谢高野山大学宫坂宥胜氏阅读校订稿并给与有益的提示,早稻田大学大鹿实和氏帮忙蒐集文献;岩波书店编辑部岩崎胜海氏以及村山佳代子女士的协助,在此一併志谢。
渡辺照宏

目录

译序
原序
一、经的成立
二、现存的佛教圣典
三、经的形式与实例
四、大乘经典的性格
五、般若经
六、华严经
七、维摩经
八、胜鬘经
九、法华经
十、净土教经典
十一、密教经典
文献指南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