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医药保健 > 脉经白话图解(附CD)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脉经白话图解(附CD)

prev next

脉经白话图解(附CD)
  • 商品编号: dj0213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周幸来
    出版日: 2014/06/01
    ISBN13: 9789863460213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48x210mm
    页数: 366
  • 定价:  NT$35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315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7412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主编简介
  周幸来,汉族,浙江省江山市人,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潜心研究医道40余年。勤求古训,弘扬创新,自成体系。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浙江省特色疗法协作网成员,浙江省江山市中医学会理事,浙江省江山市肿瘤康復协会理事、浙江省江山市幸来特色医学研究所所长、理事长。
  曾获江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科技成果1项,政府科研经费资助项目2项。2005年11月,在全国基层优秀中医成才规律及临证经验总结与推广工作中,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审评为「全国基层优秀中医」。擅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及特色诊疗技术治疗疑难顽症杂症,每起沉疴,效验甚丰。其优秀成绩先后被《江山市卫生志》、《江山市志(科学技术志)》,《衢州市卫生志》、《衢州市志》等志书收载。
  先后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金盾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中西医临床注射疗法》、《常见疑难病中医特色疗法》、《中国民间诊病奇术》、《唿吸科疑难病症特色疗法》、《心血管科疑难病症特色疗法》、《男科疑难顽症特色疗法》、《家庭刮痧图解》、《中医望诊图解与治疗丛书》、《本草临证体悟》、《男科疑难病症特色疗法》、《妇科疑难顽症特色疗法》、《临证用药体会与吾见》、《中医舌诊自学入门》、《手诊手疗与手部按摩保健疗法》、《舌诊辨证图谱》、《注射疗法》、《全息望诊图谱》、《望耳诊病与耳穴治疗图解》、《望耳诊病挂图及说明书》、《身体的疾病信号——有病早知道、早治疗》、《望甲诊病图解》、《舌诊快速入门》、《中医望诊彩色图谱》、《10分钟望诊知健康》、《脉诊入门图解》、《望舌诊病》、《望耳诊病》、《望甲诊病》、《便携式甲诊挂图》、《濒湖脉学应用新解》、《电针疗法大全》等34部(幅)学术着作,计字数2,500余万,图片资料11,000余幅。发表医学论文30多篇。

前言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专着,3世纪初由西晋时期的医学家王叔和所着,本于《内经》,辅集扁鹊、华佗、张仲景以及古代有关诊法的主要文献,匯归众说,加以阐发,在医学着述中是独具一格的。自五代高阳生《脉诀》出,医家畏《脉经》之高深,喜《脉诀》之简易,致隐而不显,又因清代喻嘉言谓其《脉经》于「匯脉之中,间一匯证,不赅不贯」。孙鼎宜亦附和喻氏之说,又引徐大椿对脉法之诽议,加以不同的看法,故对《脉经》之评价瑕瑜参半,传习以来一直有所争议。
  惟沈礼意在重刻《脉经》序中提出:「读《水经》知禹贡水道之端委,读《脉经》知《内经》脉法之精微。」迨至侯官朱锡谷、金山钱熙祚、嘉定黄鋐、池阳周学海等对王氏《脉经》互相校雠而刊之,本书始广为流传。
  《脉经》着作时代去古未远,古经善本未尽湮没,王氏自有所本,并非虚构,间有独抒己见,类比《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之不同,并补其不足。
  王氏编《脉经》10卷,共97篇,条例详明,匯归指下,后世医家论脉证者均宗之。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泛,除引《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外,举凡脉之形状与部位,凭脉辨证,列三部病候虚实死生,四时脏腑百病死生脉法,并奇经病候、五积病脉候等均详加论述,末附手检图21部。
  本书所列脉形状指下秘诀,说明诊脉部位和24脉的辨认方法。若网在纲,有条不紊,并以男女妇孺顺逆,突出形态与性情,描述了自然生理的反应,强调按阴阳以察病,凭脉象和症状而定表里寒热虚实,注意了四时气候对疾病的影响,肯定了《难经》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妇女胎、产、经、带,小儿杂病等,均围绕脉学来论述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法则。
  我们认为王氏《脉经》,不仅收集歷代脉学,而且又结合他自己的临证经验,系统地整理和充实了新的内容,是承先启后的代表作,隋唐二志皆有着录,在医学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歷代战乱频仍,版本难免有所散佚。我们在整理过程中,力求保持本来面貌,至于有些还不易理解的内容,有待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逐步研究加以解决。
  《脉经》的问世,奠定了后世脉学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将其作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效唐制,当然,也毫不例外。该书着成之后,传入我国西南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有着重大的影响。
  随着中医脉学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广泛流传,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等诸多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颇有意义的影响。
  随着《脉经》的广泛流传,王叔和的名字也一併蜚声中外,他对中医学的贡献,不只限于脉学,在对古代文献的整理方面,其贡献也同样显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是非常前言值得后世称赞和效仿的。如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较大的着作之一——《伤寒杂病论》,是歷代学习中医学的必读教科书。但由于战乱,该书问世后不久便在兵火中散佚。
  王叔和十分推崇张仲景的学术思想,深知该书的价值,并不遗余力,四处搜集,加以整理,重新进行了编排,将之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伤寒杂病论》得以保存并流传。若没有王叔和的整理,我们今日也许就很难知道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恢弘成就。他这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功绩,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的。
  《脉经》的成就和学术价值,很早就被人们所确认。后世的脉学着作,可以说都是在《脉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古有圣贤撰述成书,如今,我们在效法圣贤的基础上,编写了《脉经白话图解》一书,语言方面力求通俗易懂,文理方面力求精益求精,并配以较多的插图,以帮助读者易于理解。还配有CD,因受本书篇幅所限,个别经文只附原文,具体白话内容可从CD上查找。我们希望透过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的编写方式,让读者朋友能够轻松自如地瞭解、掌握古代医学经典着作的精华,以备不时之需,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诸多脉学着作,领悟了许多学术真谛和独到的经验,受益匪浅,谨此致谢。由于水准有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祈望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浙江省江山市幸来特色医学研究所所长、理事长 周幸来
2012年春月于凤林杏春书斋

目录
脉经卷 第一
 第一节 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
 第二节 平脉早晏法第二
 第三节 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
 第四节 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
 第五节 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
 第六节 持脉轻重法第六
 第七节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
 第八节 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
 第九节 辨脉阴阳大法第九
 第十节 平虚实第十
 第十一节 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
 第十二节 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
 第十三节 迟疾短长杂脉第十三
 第十四节 平人得病所起脉第十四
 第十五节 诊病将瘥难已脉第十五
脉经卷 第二
 第一节 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
 第二节 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
 第三节 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
 第四节 平奇经八脉病第四
脉经卷 第三
 第一节 肝胆部第一
 第二节 心小肠部第二
 第三节 脾胃部第三
 第四节 肺大肠部第四
 第五节 肾膀胱部第五
脉经卷 第四
 第一节 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
 第二节 平杂病脉第二
 第三节 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
 第四节 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
 第五节 诊损至脉第五
 第六节 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第六
 第七节 诊百病死生诀第七
 第八节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八
脉经卷 第五
 第一节 张仲景论脉第一
 第二节 扁鹊阴阳脉法第二
 第三节 扁鹊脉法第三
 第四节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
 第五节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
脉经卷 第六
 第一节 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
 第二节 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
 第三节 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
 第四节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第五节 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第六节 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第七节 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
 第八节 大肠手阳明经病证第八
 第九节 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
 第十节 膀胱足太阳经病证第十
 第十一节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第十一
脉经卷 第七
 第一节 病不可发汗证第一
 第二节 病可发汗证第二
 第三节 病发汗以后证第三
 第四节 病不可吐证第四
 第五节 病可吐证第五
 第六节 病不可下证第六
 第七节 病可下证第七
 第八节 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
 第九节 病可温证第九
 第十节 病不可灸证第十
 第十一节 病可灸证第十一
 第十二节 病不可刺证第十二
 第十三节 病可刺证第十三
 第十四节 病不可水证第十四
 第十五节 病可水证第十五
 第十六节 病不可火证第十六
 第十七节 病可火证第十七
 第十八节 热病阴阳交併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
 第十九节 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第十九
 第二十节 热病生死期日证第二十
 第二十一节 热病十逆死日证第二十一
 第二十二节 热病五脏气绝死日证第二十二
 第二十三节 热病至脉死日证第二十三
 第二十四节 热病损脉死日证第二十四
脉经卷 第八
 第一节 平卒尸厥脉证第一
 第二节 平痓湿暍脉证第二
 第三节 平阳毒阴毒百合狐惑脉证第三
 第四节 平霍乱转筋脉证第四
 第五节 平中风歷节脉证第五
 第六节 平血痹虚劳脉证第六
 第七节 平消渴小便利淋脉证第七
 第八节 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第八
 第九节 平黄疸寒热疟脉证第九
 第十节 平胸痹心痛短气贲豚脉证第十
 第十一节 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第十二节 平五脏积聚脉证第十二
 第十三节 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第十四节 平呕吐哕下利脉证第十四
 第十五节 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淡饮脉证第十五
 第十六节 平痈肿肠痈金疮浸淫脉证第十六
脉经卷 第九
 第一节 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
 第二节 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
 第三节 平产后诸病郁冒中风发热烦呕下利证第三
 第四节 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
 第五节 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第五
 第六节 平咽中如有炙脔喜悲热入血室腹满证第六
 第七节 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第八节 平妇人病生死证第八
 第九节 平小儿杂病证第九
脉经卷 第十
 手检图二十一部
参考文献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