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目录
第一章 武术对练套路篇
第一节 武术对练套路健身问答
第二节 武术对练健身练习
第二章 武术散手篇
第一节 武术散手健身基本知识问答
第二节 武术散手健身练习
第三章 太极推手篇
第一节 太极推手健身问答
第二节 太极推手健身基本练习
第四章 武术短兵篇
第一节 武术短兵健身问答
第二节 武术短兵健身基本练习
第五章 武术防身术篇
第一节 武术防身问答
第二节 武术防身的实用技法
第六章 健身锻鍊必备常识
第一节 健身新识
第二节 卫生保健常识
前言
武术对练和武术对抗项目是我国武术中的特色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武术对练有徒手对练、使用相同和不相同的武术器械的对练、徒手和使用器械的对练等;武术对抗项目则有武术散手、太极推手、短兵、长兵等内容。
武术对练和武术对抗项目原本都是使用身体任何部位或器械,专门攻击对手要害部位的实用技术,都是为了提高搏斗能力的身体练习,是展现武术本质特徵的身体运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在武术对练和武术对抗项目已经变成了在一定规则限制下,使用限定技术进行的体育竞技性演练和格斗,变成了我国的正规体育项目,而不是武术传统意义的徒手或持械的搏杀技术。
其中的很多技术内容和练习方式(如击打实物和假设性的对抗练习等)是非常有趣、安全的健身活动。不同年龄、性别、体质、不同工作的人都能从中选到适合自己学练的内容。
与单人演练的各流派武术套路相比,虽然武术对练是按编排好的攻防动作进行「假戏真打」的套路对抗,但武术对练和武术对抗项目(包括辅助练习手段和方法)都具有两个人以上进行有身体接触的、真实对抗等特点。练习这种有身体接触的、有真实对抗的武术项目,可以获得多方面的锻鍊效果:
一、在掌握防身自卫方法的同时,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的机能,锻鍊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提高身体动作的速度、击打力量、灵敏躲闪、对抗耐力等方面的身体能力。
二、在对抗练习中能摒弃软弱和怯懦等不良心理,培养不畏强暴、敢于进取的坚强意志和精神。
三、在直接与人的攻防对抗中学会与同伴在竞争中相处,提高现代社会生活的承受和适应能力,学会与人相处。
四、学习武术散手、短兵和防身自卫技术,可以瞭解人体的要害部位。瞭解了人体的要害部位,既可明确击打目标,还可避免日常生活中伤及别人和自己。
五、武术对练和武术对抗性项目的练习,运动量较大并容易升温练习激情。可以尽快消除较胖男士和女士身体的多余脂肪,达到减肥的效果。
六、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经常要承受很大的身心压力。在相互的对抗练习中可以娱乐身心和消除疲劳,释放身心积蓄的压力和郁闷。
本书是我们几位作者从健身和防身角度出发,为大众初学者创编的武术对练和对抗的理论知识和练习方法。目的是想让读者瞭解、参与、感受武术的这些本质内容,有兴趣地参与这些内容的健身锻鍊,在练习中获得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充满信心地投入到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去,更好地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光和热。让具有悠久歷史的、传统的武术对练和武术对抗性项目为今天的人民大众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王建华
内容提要
本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建华教授带领北京外国语大学李全生、北京科技大学高航、北京航空航太大学张洋三位青年武术教师共同研究撰写的对抗健身专着。
我们四位作者都是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武术专业毕业,在大学从事武术教学的老师。在多年的武术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武术对练和武术对抗项目是体现武术本质特徵的内容,是我国武术的精华成分。但由于武术对练和武术对抗项目的难度和对身体素质、身体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一直局限在武术运动员和部分武术专业的师生范围内。很多锻鍊者和青年学生对此渴望而没有机会瞭解和学习。
本书是我们为社会大众健身领域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领域所编写的,内容包括以健身、防身为目的的拳术对练、短棍对练、武术散手、武术短兵、太极推手和武术防身等。
愿本书的内容能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作用,为全民健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