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心意太极拳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心意太极拳

prev next

  • 商品编号: dj6223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马琳璋,马天巧
    出版日: 2008/07/01
    ISBN13: 9789574686223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
    页数: 189
  • 定价:  NT$220元
  • 优惠价:  9 NT$198元
    登记后可再补货
  • 点击数: 3960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目录
第一章 概 述
第二章 基本技术要求
第三章 心意太极拳套路
第四章 心意养生功
附录一 心意太极拳练习者如何对待性生活
附录二 心意太极拳的练气
后 记

前言
  泱泱中华,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歷史传承中,其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武术文化在闪烁着光辉。特别是心意拳,虽然其成拳年代是明末清初,但从歷史渊源看,它也是武术文化的一种形态,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黄帝时代。此后,无数的心意拳前辈呕心沥血丰富它、滋养它,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现在,心意拳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明珠和瑰宝。
  在古老的心意拳派中,除了「十大真形」和「十大灵法」以外,还有「四把捶」「十趟心意连环捶」「心意拳太极拳」「心意八卦连环拳」等众多内容。
  心意太极拳是心意拳系列中内外兼修的拳术,是心意拳修练到高层次时必须修练的上乘之术,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它。
  目前,从太极拳的流派来看,我国已经有了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五大派,若细分之,则又有赵堡架、抖擞架等。除此以外,还有武当太极拳、张三丰原传太极拳、崑崙太极拳等等。而心意太极拳也是太极拳家族中重要的一员。
  所谓太极者,即阴阳两仪也。中华传统武术中,没有哪一家拳术不讲太极,不讲阴阳,不讲两仪。太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没有太极就没有阴阳,没有阴阳就没有动静,没有动静就没有虚实,没有虚实就难成拳术,也难以有攻防之道。因此,太极者,拳术之必不可少的内涵也。
  心意太极拳以阴阳立论。阴阳变化无穷无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阴阳互根,其象为圆。圆的运动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心意太极拳从人体的脚踝到膝到胯,至腰至肩至肘至腕,周身一体,都是圆的运动。技击中的防守与反击,也是圆;一半防守,一半反击;我处圆中心,敌在圆周外。心意拳讲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理解心意太极拳的这些道理是很重要的。
  心意太极拳是心意拳练到中层以后、往高层攀登必修的拳术,要求以柔制刚、以弱制强,是心意拳练柔至刚的劲路之道,是练武入道的必经之途。
  心意太极拳形神兼备,讲求轻灵、圆活、师法自然,因此演练时要求以心用意、以意领气、唿吸自然、气息绵绵。其动作刚柔相济、虚实分明,演练时若行云流水、轻灵连环、圆缓柔顺。古人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心意太极拳是一门技击性很强的武术,在实战搏击上主张以静制动,以缓待急,常有借力打力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要误解心意太极拳只是健身养生的拳术,它是集修身养性、强身健体、防身技击于一体,内涵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武术。
  心意太极拳对于养生和防病治病有很好的功效,特别是对治疗人类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都具有特殊的疗效。这一点,我们从心意太极拳练习者的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从修练方法来看,心意太极拳是以养气练气为主的拳术和功法。因此,它的特徵是由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来达到全身的协调统一。
  这六合的锻鍊,充分体现了心意太极拳均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防病治病的重要作用。
  气,在宇宙中是川流不息的。经由皮肤,人可以将外气导引进体内,也可以将内气引向体外,这就是心意太极拳「以意领气,外气内纳,内气外发」的作用。练习心意太极拳的人能将天体大宇宙和人体小宇宙连接起来,这就是「天人合一」。
  我们知道,人体由吸气入内,气机通畅,上下左右取得平衡,免疫力增强,各种疾病就会得到治疗。因此,人类要想治疗已有的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就必须使体内的气流动起来,活跃起来,并保持相对的平衡,这也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道理。
  在盘练心意太极拳时要求气沉丹田,当练拳者进行深长均匀的唿吸时,气在生理上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肾上素分泌的作用,这对于防治因胰岛素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和降低血压都有治疗的效果。因此,练习心意太极拳可以降糖减血压,延长寿命。
  心意太极拳是放松的、自然的,有很好的减压功效。它可以由精神放松、肢体放松来达到减轻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从而达到减压的作用。特别是练习心意太极拳的猫步,摩擦了脚底穴位,所以更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练习心意太极拳的猫步时,脚的前进、后退、左右转换,都是要求意念来引导。练习者的意念引来空气中的清新之气进入百会,经脑、颈、胸、腹、腿而下行至涌泉穴,并想像体内的污浊之气也从全身导入涌泉穴,一直被泄入地下,这样清除了体内的瘴气,对于治疗癌症等疾患有一定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使人体与宇宙大自然进行和谐的交流,心意太极拳的练功场地一定要选择好,一般情况下应该在有松柏的树林、河边和公园等空气较为清新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空气中负离子最多。空气中的负离子,可以使人轻松活泼、精神愉快,增强工作能力和记忆力,消除疲劳、减少疾病。
  心意太极拳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学习。年轻人气血充沛,精力旺盛,是练习心意太极拳的最好时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肌肉、骨骼、经络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肌肉萎缩,骨骼蜕化,肌肉、骨骼的弹性和韧性减弱,关节软骨纤维化和骨化,活动幅度也相对减小。人的力量、弹性、兴奋性和传导性都在减弱,活动灵活性降低,行动迟缓。因此,加强心意太极拳的锻鍊势在必行了。透过心意太极拳的锻鍊,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其均衡性、灵活性都会处在最佳水平;而且,还能心平体静,精神饱满,气势磅礡,健康强壮。总之,只要持之以恆,心意太极拳的锻鍊可以逐步调整人体机能,使人体内外平衡有序,从而达到增强健康的目的。
  今天,在介绍心意太极拳的同时,也将心意养生功介绍给大家,以供爱好者研究、探讨,使其更完善,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造福人类。愿本书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出一点微薄的贡献,也为人类的健康尽我们的一份努力。

作者简介
  马琳璋,1942年生,安徽省蚌埠市人。作家、民间武术家。
  马琳璋自幼爱武,谦虚好学,对传统武术苦苦追求。参加工作后,有机会多次到全国各地向许多拳家名师学习、请教,广採博集,融会贯通,用诸家之长充实和提高自己。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尤其是对心意拳、心意太极拳、心意八卦掌等拳术有独到的见解,集四十年之苦修,终于参透武术文化真谛而卓然成家。成功了,但并没有骄傲,而是继续深造。马琳璋说:「我要在有生之年更加努力,为推广和弘扬中华武术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艺师承:
  1962年 经丁怀堂介绍,得以投拜蚌埠心意拳开山大师宋国宾的爱徒褚衍玉为师,学习心意拳。
  1974年 到上海出差,得拜上海心意拳大师卢嵩高的徒弟、心意拳家解兴帮为师,继续深造心意拳。
  1975年 到上海出差,巧遇卢嵩高大师的另一高徒马孝凯,并随之学习心意拳。

  职衔:
  1999年 为蚌埠市双龙山武术辅导站站长
  2000年起 任蚌埠市双龙山心意武术培训部秘书长兼总教练
  2000年12月 被聘请为北京内外家武术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员
  2004年10月 被聘请为浙江省心意拳艺会顾问
  2006年元月 被聘请为蚌埠悟拳研究会顾问

  比赛成绩:
  2000年 参加在河南漯河市举行的「全国首届心意拳邀请赛」,获「心意拳四把捶」老年组一等奖。
  2004年 在河南漯河「河南心意六合拳」比赛中荣获「心意拳四把捶」老年组一等。
  2004年 在河南漯河「河南心意六合拳」比赛中荣获「十大形」老年组一等奖。

  论文成果:
  2004年 与马天巧合写《硬开三簧锁》,获《搏击》第五届「全国实用武技有奖徵文」二等奖。

  出版书籍:
  2001年9月出版《心意拳》
  2003年5月出版《心意拳真谛》
  2004年12月出版《心意拳练功窍要》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