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武术 > 四十八式木兰剑(附VCD)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四十八式木兰剑(附VCD)

prev next

  • 商品编号: dj6056
    出版社: 大展
  • 作者: 秦子来
    出版日: 2008/04/01
    ISBN13: 9789574686056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
    页数: 116
  • 定价:  NT$250元
  • 优惠价:  9 NT$225元
    登记后可再补货
  • 点击数: 3578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四十八式木兰剑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于1999年10月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的国家规定套路。在体现木兰拳武舞结合特点的基础上,强化了技术规范,增强了木兰拳运动的竞技性、可比性,从而促进了木兰拳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使木兰拳运动更加科学和规范地发展。
  全套共由48个动作组成,其中包括剑法、穗法、步型、步法、腿法、平衡等动作。整套动作身法、步法、剑法灵活多变,刚柔相济,结构严谨,动作优美潇洒。
  本书根据运动方向全套共分为四段。第一段从「起势」到「插步提剑」;第二段从「蹬脚行步穿剑」到「云穗插步平刺剑」;第三段从「转身上步平刺剑」到「提膝上刺剑」;第四段从「歇步扫剑」到「收势」。
  全套动作编排合理,连贯流畅,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深受国内外木兰剑爱好者的喜爱。

前言
  闻鸡起舞是中国人晨练的写照,直到今天,迎着初升的朝阳,沐浴着阵阵晨风翩翩起舞仍是中国人最常见的锻鍊身体的方法。在晨练的人群中,习武者颇多,其中练太极拳和木兰拳的人就不少,在许多地方早已是蔚然成风。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叶朗先生说:「传统是一个发展的范畴,它具有由过去出发,穿过现在并指向未来的变动性传统并不是凝定在民族歷史之初的那些东西,传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可塑的东西,它就在我们面前,就在作为过去延续的现在。」武术正是这样不停地发展变化着。如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练习的需要,在原来太极拳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创编的,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广大练习者的欢迎,至今流传已近半个世纪,早已成了较为「年轻的传统武术套路」了。后来的四十二式太极拳更是由各式太极拳相互融合而成,开始仅作为运动员的比赛套路,现在也成了人们晨练的内容之一。而木兰拳是以传统的武术为母本生长出来的新枝,开出的新花,为人们所接受,已是各地晨练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就是这样不断地发展者,表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它的某些新的东西一时为一些人所不理解、不接受,但它依然发展着。
  为满足广大练习者的需要,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决定按照国家规定套路以太极拳和木兰拳为内容出一套「轻松学武术」丛书。介绍太极拳和木兰拳的书籍已经很多,如何创新呢?后来考虑一般武术书中的「图中人」都是面向读者。由于动作的方向经常变化,练习者的动作方向时而和「图中人」动作方向相同,时而又和「图中人」的动作方向相反。对于还不十分熟悉武术动作的初学者来说,往往感到看图学动作较为困难,这实际上也是编写武术图解长期未能解决的一个难点。我们受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根据学生练习时身体方向的不同,不断地变换领做位置的教法的启发,想到用正反两套图来编写这套书,也算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即是本书特色所在,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习惯。
  我国着名武术家蔡龙云先生为这套丛书写了「天人合一,与时俱进」的题词,一方面点明了人们在晨练时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和对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武术要常练常新,不断发展的思想。在此谨向蔡先生表示深切的谢意。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蔡荣春编审从选题到编写方法,直到审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一併致谢。
  本丛书太极拳部分由王飞先生执笔,动作示范刘沛、吴雪琴同学;木兰拳部分由秦子来女士执笔并动作示范。
温 力 于妙斋

作者简介
  秦子来,女,1964年2月生。1978年考入武汉体育学院运动系武术专业,1984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中国武术国家级裁判员,武术七段。现任武汉大学体育部副教授,武汉大学武术代表队主教练,武汉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湖北省高校武术协会副秘书长,武汉市木兰拳专业委员会主任。
  2001年出访芬兰瓦萨理工大学进行太极拳讲学活动。运动员期间多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擅长太极拳及太极剑术,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任武汉大学代表队教练以来,多次带队参加国际、全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术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多次参加全国重大武术比赛的裁判工作。
  曾出版《奥运纵横──奥运文化发展轨迹》、《二十八式木兰拳》、《三十八式木兰扇》、《四十八式木兰剑》、《武术基础理论》、《大学体育与健康》等多部着作;发表了《运动人体科学虚拟实验系统的研制》、《中国武术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初级长拳(第三路)难点动作教学探析》、《论体育保健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影响》、《湖北省武术馆校学生与同龄普通中学生目标定向的比较研究》、《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思路与对策》、《武术运动对学龄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影响》等20多篇论文。

主编简介
  温力,男,河北省蠡县人,汉族,1943年11月生。1967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1981年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现任武汉体育学院武术系教授。1985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是中国第一批获得硕士学位的武术专业工作者之一。自幼随父母(中国着名的武术界前辈)温敬铭、刘玉华两位教授学习武术,有坚实的武术技术和理论基础。多年来从事武术教学工作,对武术基础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多次担任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武术裁判。

目录
预备势
 一 前点步持剑上指
 二 弓步持剑前指
 三 后举腿持剑穿指
 四 勾踢行步云剑
 五 弓步抱剑
 六 歇步持剑架剑指
 七 叉步持剑穿指
 八 叉步持剑挑指
 九 后举腿架剑
 十 插步下刺剑
十一 迎面甩穗
十二 望月平衡
十三 虚步平斩
十四 插步提剑
十 五 蹬脚行步穿剑
十 六 行步撩剑
十 七 弓步撩剑
十 八 转身插步斜上斩剑
十 九 上步接剑
二 十 云剑坐莲持剑
二十一 叉步持剑亮指
二十二 后举腿架剑
二十三 勺踢撩剑
二十四 坐盘反撩剑
二十五 后举腿上刺剑
二十六 提膝提剑
二十七 翻身挂剑
二十八 左右挂剑
二十九 提膝提剑
三 十 云穗插步平刺剑
三十一 转身上步平刺剑
三十二 提膝架剑
三十三 上步探海
三十四 后举腿架剑
三十五 转身退步左右用穗
三十六 勺踢下截剑
三十七 提膝上刺剑
三十八 歇步扫剑
三十九 虚步提剑
四 十 插步点剑
四十一 进退步左右挂剑
四十二 插步下刺剑
四十三 歇步架刺剑
四十四 转身虚步刺剑
四十五 叉步提剑
四十六 甩穗后举腿挑剑
四十七 转身云剑
四十八 前点步持剑亮指
收 势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