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内容简介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朋友的喜爱,而作为武术重要拳种的太极拳更倍受人们的青睐。它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唯物哲学的阴阳学说和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成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
太极拳创造人把各种不同的技击方法综合吸收在太极拳套路之中,并创造了双人推手方法,使之能在不用护具设备的情况下练习各种技击方法,成为训练周身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的一种运动。
百年前由于火器的演进,拳技之勇在战场上的作用逐渐缩小,促使武术家们重新考虑练习武术的目的和发展方向问题。因此,太极拳家们开始提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主张。显而易见,这是太极拳开始从技击转向保健的启蒙思想。理论结合太极推手方法、按照意拳的练功形式、遵照竞技推手的规则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训练理论体系,是作者从事二十多年研究的成果和经验。
序
安在峰先生,1957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丰县赵庄镇安庄,我国着名武术理论家、作家,现为中国体育史学会会员。他自幼习武,精通太极拳,擅长太极推手,功力深厚,技艺精湛,善于总结,着述颇丰,在省以上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性文章数百篇;出版武术、中医专着六十多部。其作品多篇(部)在全国获奖,他编着的《出招致胜》一书获第七届全国「金钥匙奖」优胜奖。
太极推手是以上肢、躯干为攻击部位,运用「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等技法以达到借力、发力,使对方失去身体平衡的一项具有对抗性、娱乐性、健身性、传统性的体育运动,也是太极门系的一种练功方法。由推手练习,逐步掌握人体技击格斗中的基本规律,为太极拳技击技术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是太极拳的一种懂劲功夫,是一项传统的独特的对抗形式。太极推手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朋友喜爱。
《太极推手祕传》介绍的,是以太极拳理论结合太极推手方法、按照意拳的练功形式、遵照竞技推手的规则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训练理论体系,是作者从事二十多年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在编写过程中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理论联繫实际、功用兼备的原则,尽可能地建立起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技术体系。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古典太极拳文献和现代太极推手资料,注重理论,注重实践,兼顾初学,着重于提升。叙述简明,图文并茂,照之研读,可理明功进,学则会,练则成,用见效。可谓一本学习太极推手、提升技击能力的好教材,实属一部太极推手真传祕法,希望国内外广大太极推手爱好者喜欢。
前言
太极推手是中国一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有高深的哲理,而且有高深的技击价值,同时又是一项集娱乐、保健、竞技、强身于一体的体育运动。
本人奉献此书,是为了弘扬中国武术精神,推广太极拳精华,普及太极推手知识,传播太极推手技艺,教授太极推手方法,提高太极推手运动水准,促进太极推手运动的发展,增强人民的身体素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尽绵薄之力。
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武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主任张耀庭先生为之题了词;原武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山先生审阅了此稿,并欣然为之作序;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拙着《太极推手绝技》《太极推手快速入门不求人》,张山先生的《中国太极推手》,人民体育出版社的《太极拳运动》,《武林》《武当》杂志等大量的文献资料;吕方军先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併仅表谢忱!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准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原理
第三章 功法
第四章 技法
第五章 推手
第六章 实作
第七章 绝技
第八章 竞技
附录:太极推手经典理论
目录
一、养生太极推手概述
二、养生太极推手基本动作规格
三、养生太极推手基本功法
四、养生太极推手基本动作
五、单推手动功八势
六、双推手动功六势
七、太极推手对练套路
【附录一】四季养生法
【附录二】十二月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