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目录
前言
太极养生论
(一) 初识养生
(二) 人,为什么生病
(三) 运动与养生
(四) 强身必须运动
(五) 太极与养生
(六) 阴阳平衡
(七) 动静相兼
(八) 健脑益智
(九) 清静养性
附:唐‧药王孙思邈三养歌
太极与性养生
(一) 绝色不可取
(二) 性养生
(三) 性在运动中的作用
(四) 太极与性养生
(五) 性观念
太极内外双修意念养生法
(一) 人体上部——头脸部
(二) 人体中部——胸腹部
(三) 人体下部——小腹部
(四) 人体周身
养生二式
(一) 抱虎归山
(二) 下势
收 势
几种流行于公园操作方便的养生法
(一) 人体衰老从脚始 保健不能忘脚趾
(二) 旱地仰泳式养腿法
(三) 旋脚踝放松法
(四) 爱膝、养膝、护膝
(五) 闲时轻揉小腿肚
(六) 自我保健腰痛症
(七) 颈椎病
(八) 旋捏手指
(九) 经常搓手背保健康
(十) 捏人中缓解抽筋
(十一) 保健小方法
前言
现今人们都关注身体健康,保健、祛病、延寿是我们钟爱生命的头等大事。
不是都在说「健康是财富」吗?虽有钱却没有健康,不会感到幸福,而拥有强健的体魄,人就像一座青山。
保健养生的项目繁多,诸如各种球类运动、跑步、爬楼梯、爬山、游泳、骑车、滑冰、轮滑、打拳、体操、健美操、交谊舞、街头舞、跳绳、散步等等,就连伸懒腰也是很好的保健养生活动。动则受益,练得健康;坚持健身,自然提高生命品质。有人又问,工作忙,经常乘飞机、火车出差,还有人一天都在汽车上度时光,没有时间,没人指导,或者慢性病康復期,行动不便等等,不具备自我锻鍊条件怎么办,参加什么项目?建议您打太极拳,太极拳可慢可快,可高可低,是有氧休闲运动项目;或实践太极内外双修意念养生(以下称太极意念养生)。
太极养生,我们称为「太极意念养生」。武派太极拳家李亦畬宗师论太极内功,说:「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千百年来太极拳代代修练者在实践中认识到,太极拳不是以力可以完成的拳艺。在修练过程中不是力行,因为力行易致胸腹憋闷,四肢不畅,精神不爽。意行又离不开气,先贤有「以心行意,以意导体,以气运身」的体验,意到气到,健康自来,周身内外舒爽,才有新的感受。
「太极意念养生」是多年来代代太极拳修练者总结出的保健养生妙法。在杨式太极拳老谱中,有「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之说,太极拳有它独具一格的特点。《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言道:「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天地阴阳大宇宙,人体是小太极。小太极时时刻刻与天地大自然息息相关,同步提挈则安康运蕴无灾无病。如果妄加逆蕴负重,则生祸病患难。意行阴阳养生,周身虚灵,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融入大自然,自然能提高生命品质。
作者简介
祝大彤 一九三二年生于北京,太极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
研习传统太极拳四十余年,有《太极解秘十三篇》《太极内功解秘》《自然太极拳八十一式》等太极拳理论及技术专着问世。多年来,在北京及国内各大中小城市的教学活动中,一直注意搜集整理民间的保健、养生小功法,今编成小册子,介绍给朋友们试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