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杨健侯太极拳真传》由一代武术大师杨健侯的再传弟子,原辽宁省太极拳队教练,辽宁省太极拳协会顾问胡学智老先生首度正式公开。
很少有人瞭解,杨健侯太极拳其实是迥异于世人熟悉的杨澄甫太极拳的。
胡学智老先生自幼年起从其父胡星斋老人(已故)学练教太极拳几十年至今,深得杨健侯太极拳真传。门下弟子,学生无数,硕果累累。
今胡学智先生已经接近耄耋之年,虽然身体依然康健,完全不似70几岁的老人,依然热心指导太极爱好者,但是考虑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杨健侯太极拳一直小范围流传民间而不被世人熟悉,深以为憾,因此,特集多年来所学、所思、所悟,合编为此书正式出版。
假若有爱太极者、有缘者得此之,习之,则欣慰矣!
目录
第一章 拳理篇
第二章 行功歌诀篇
第三章 拳架解析篇
第四章 十三式单练与推手篇
第五章 拳论篇
附录一
附录二
武术大师杨健侯(1839—1917)
杨健侯,名鉴,号镜湖,杨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生于清道光九年(1839年),卒于民国六年(1917年)。他的拳术刚柔并济、出神入化,刀、剑、杆各种器械无不精通。且善发弹,拿三四弹丸于手中,往往能同时击中三四只飞鸟,有「弹无虚发」之美称。杨露禅逝世后,他接替父职在京授拳。他宽厚仁慈、禀性温和,从不恃拳傲物,有极高的武德。
胡星斋老先生(1888—1979)
一代武术宗师、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先生之子杨健侯先生晚年曾在清朝绿营消防队任武术教练,教授杨氏太极拳。
当时胡星斋先生年约18岁,在绿营消防队当兵,后任军乐队队长,有幸从师于杨健侯先生达三年之久,同学者有田兆麟、牛春明等数人。因胡星斋先生吃苦好学,人又机敏,颇得健侯先生赏识与喜爱,被健侯先生召到家中专门教授一年,指点精细,故得杨氏太极拳之精华。后因生活所迫,离京辗转于江苏淮安等地。旧社会,星斋老人家在上海给资本家当保镖,新中国成立后在江苏省清江市开设太极拳坊,徒弟很多。
在拜别健侯老师时,健侯老师说:「你和我学了三年,比在外面学十年八年还要强,以你的资质练下去定有成就。」20世纪60年代,胡星斋先生迁到渖阳和平区砂山居住,当时摔跤、形意、武式以及其他门派上门挑战者,未见有胜出。后星斋老人凭着高超的技艺和高尚的人品,成为辽沈地区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传弟子俱成为太极拳的佼佼者,主要的有其子胡学智、戴玄等多人。
作者简介
胡学智,1936年生,国家一级武术裁判,曾任辽宁省太极拳队教练,辽宁省太极拳协会顾问。退休后专门从事太极拳传授和太极拳拳艺与拳理研究工作。
从小喜爱武术,在父亲胡星斋先生指导下常年坚持练习杨式老拳架太极拳,由于其好奇、好学、上进心强,青年时已切入其门,至中年时已小有名气,20世纪70年代到北京专访了吴图南先生,受到吴先生悉心指点,吴图南先生看胡学智练的拳式后说道:「你的拳式无多余动作,式式有用,今后应向轻灵方面苛求。」20世纪80年代曾先后和陈小旺、顾留馨、杨振铎、姚继祖等武术界名人见面切磋、请教,探讨太极拳运动的规律。常年坚持孜孜不倦地习练和教授太极拳,即使在因长年工作在铁路客车上,积聚了严重的风湿症而一度卧床不起,中西医皆无明显疗效的情况下,也坚持在床上习练,不仅靠自身练功治好了病,而且功夫大有长进,渐至精湛,沾、连、黏、随不丢不顶,拿、打、跌、发随心所欲,与人交手常常控制对方于掌中,轻拿轻拢,让对方感到不顶不拔,顺而被控,于不知不觉中引君入瓮,确已达到「全体透空,虚灵在中;形神缈缈,凭虚御风」之境界。
更为可贵的是,在研究拳技和拳理方面能面对现今人们练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大胆尝试、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几年来,先后在《武魂》《精武》等杂志上发表十多篇文章,阐述太极拳运动的若干规律。
在完整继承八十三式老拳架的基础上,继承并完善了十三个练习各种劲路的单式,在准确继承单双推手大捋的基础上,还创编了双缠手、轮番式、龙行法、怪蟒翻身、双龙潜底、双击首、卸甲法等双人推手套路,在学生中悉心传授。
由于精湛的拳艺和科学的教授方法,吸引了众多太极拳爱好者前来求学,不仅渖阳市内,外省、市甚至海外也有许多人慕名而来。面对来访者,总是引以为友,热心安排,精心教授,毫不保留,让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