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侨网路书店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中国歷代开国皇帝身后,都隐藏着一位神算兵法大师,是他们在幕后操纵着王朝的命运。
姜太公正是靠了这套神算兵法,辅助周武王从一个地方贵族称霸天下。
概述
《六韬》,我国古代着名兵书。《隋书.经籍志》,註云:「周文王师姜吕望撰」。姜氏,周代齐国的始祖,又称吕尚,一说字子牙,俗称姜子牙。吕尚为周初的功臣,武灭商纣夺取天下,多得力于他,被武王尊为「师尚父」。
歷史上,对于《六韬》的作者、书的真伪争议颇多,清代姚际恆在《古今伪书考》中认为:《六韬》「其辞里鄙,伪托何疑?」《四库全书提要》谓其词意浅近,不类古书,直到一九七二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前期古墓中出土《六韬》五十四枚残简,才充分证明它并非伪书,早在西汉前即已流传,但对于它的成书时代仍存疑议。
《汉书.艺文志》所列,刘歆和班固都认为其成书年代可能为「春秋鲁僖公、文公之间;鲁昭公、定公、哀公之间和战周显王在位的四十八年间」这三个时间,从《六韬》所论述的情况看,大量骑兵部队已广泛使用于战争,而我国春秋时期尚无骑兵,书中《五音篇》以五行相生剋来解释五行学说,具有浓厚的战国阴阳家色彩。
据此分析,《六韬》的成书年代不可能在春秋时期,而应当在战过时期。成书不在春秋,当然就不是吕尚所着,而是战国时人依托于名人以着传世之作了。
《六韬》透过周文王、武王与吕尚对话的形式,阐述治国至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兵书。
宋元丰年间,将其列入《武经七书》之一,定为武学必读之书。
它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歷史上着名将领张良、刘备、诸葛亮、孙权等都非常重视《六韬》。《后汉书.何进传》云:「《太分六韬》有天子将兵事,可以威压四方。」《李卫公问对》中也多次提到它,继《通典》后,唐人着书论兵也多引用它。宋、明、清对《六韬》注释、集释、匯解者,也不乏其人,可见该书在我国军事学术史上具有很高地位。
现存《六韬》近两万字,分六卷,六十篇。
卷一,文韬。包括有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共十二篇。是讲治国安民的韬略。介绍在作战之前,怎样充实国家的实力和作好战争的准备。如对内先要将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国强民富,对人民进行教育训练,使万众一心,方向一致;对外要了解别国的情况,但对自己国家内部事务要尽力保守秘密。这样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卷二,武韬。包括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共五篇。主要讲对敌斗争的韬略。如作战前必须先把敌我的优劣势进行比较,要以我之长攻敌之短,才可克敌制胜。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採取正确的斗争策略。
卷三,龙韬。包括王异、论将、选将、立将、将威、励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共十三篇。主要讲军队的指挥和兵力部属的韬略。指出在战争中要指挥调动敌人,选择将帅,严明纪律,然后确定怎样发号令,通信息。此外还指出要注意天时、地利和物资供应。
卷四,虎韬包括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共十二篇。主要讲在宽阔地作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卷五,豹韬。包括林战、实战、敌强、山兵、泽兵、少众、分险共八篇。主要讲和敌人在狭隘地作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卷六,犬韬。包括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共十篇。主要讲各种兵种如何配合协同作战,以发挥军队整体威力。
总的来看,《六韬》各卷正如《后汉书.何进传》章怀太子平说的:「太公《六韬》篇:第一《霸典》,文论:第二《文师》,武论;第三《龙韬》,主将;第四《虎韬》,偏裨;第五《豹韬》,校尉;第六《犬韬》,司马。」这就扼要地点明了《六韬》各篇的内容和特点。拿现在的话说,《六韬》第一、二卷,只要阐述的是战略问题,及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三、四、五、六卷,则重在阐述战争指导的一些重要原则,是战争过程中所遇到的站术上的一些问题。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仍有所启示。
一、在战争观方面,主要阐述了战争的性质和作用
《龙韬.论将》指出:「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显然这同孙子在《计篇》中说的一些话完全一样。但《六韬》在阐述孙子的这一观点时,已经赋予了新的意义。《六韬》认为,战争是解决阶级和阶级、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一种形式。「禁暴乱,止奢侈」(《文韬.上贤》)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
该书揭露了商纣王的暴虐统治,旨在说明,只有诉诸武力,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推翻奢侈无度的殷商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统治。另一方面,作者撰写此书时,已经是新兴地主阶级取得并巩固政权的战国时代。因此,它又立足于接受殷末的歷史教训,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辙这个角度,阐述其观点,把「禁暴乱」看作是它所解决的主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阐述孙子《计篇》的思想时便赋予了新的内容。
《六韬》重视战争准备,包括物资准备和精神准备。《文韬》、《龙韬》等篇中指出,必须抓住「天下安定,国家无争」的有利时机,奖励生产,储备粮食,准备攻守器具。特别强调中央政权要把国家经济命脉掌握在手,大力发展「大农」、「大工」、「大商」(为之「三宝」)等生产事业。「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耕战」、「富国强兵」,这样,战争到来时才能力于不败之地。
所谓精神准备,就是争取人心的归向,以取得举国上下以至友军的支持。这是其政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就是战前动员问题。《文韬》中的《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等章,都是阐述收揽人心的道理。
它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显然,这是从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劝说统治者推行「仁政」。
为达到劝说统治者推行「仁政」的目的,还提出了所谓的「爱民观」,强调使「民不失务」、「农不失时」,还要「薄赋歛」、「俭宫室臺榭」、「吏清不苛扰」等。这一主张,对于巩固内部,动员人民支持战争,是有重要作用的。孟子说「得其民,得其心,斯得天下矣」,与《六韬》的这一思想是相通的。
二、在军队建设方面,对司令部组织机构、训练和选将等方面,都有许多创见
《六韬》记载了司令部组织机构,是研究先秦军训的宝贵资料。《龙韬.王翼》所列举的「股肱羽翼七十二人」,内分不同的参谋业务,组成一个比较周密完备的指挥机构。在这个机构中,包括作战筹划、气象观察、地理测量、粮草供应、金鼓旗号、敌情侦察等机构和人员。有了这些参谋业务,就能「以应天道,备数如法,审知命理……万事毕矣」。这实际上是我国最早的司令部组织,也是世界最早的类似参谋部性质的组织。
《六韬》提出了严密的训练编组和良好的训练方法。无论是步兵、骑兵还是车兵,都要经过严格的选择才能充当。以「选骑士之法」为例,要选年龄在四十岁以内,身高七尺五寸以上,身体健壮,反应迅速敏捷,超出一般人之上的;能骑马疾行;张弓射箭,前后左右、四面周旋、进退自如的;能跨越壕沟,攀登兵陵,不怕险阻、超越湖泽的;能长途追逐顽敌,冲锋陷阵的勇士。这说明,在年龄、身体、智勇等条件方面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征兵制的实行,为这样精选士卒提供了条件。
训练士卒,要讲究「练士之道」。先根据作战的需要和本人的特点,分别编成冒刃之士、陷阵之士、勇锐之士等十一种小分队,然后再进行训练。内容包括「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犬韬.教战》)。
教战方法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三军之众。大战之法,教成,合之百万之众。故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
选将严格。春秋以来,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竭力反对过去的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官吏任免制。这是新兴地主阶级巩固统治的一个重要措施。只有这样,才不致让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重新爬上政治舞臺。因此,选将被看作是治军的重要环节。「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龙韬.奇兵》)同时又在《论将》、《选将》、《主将》、《将威》等篇,论述了选将的原则和方法,即所谓「五材」、「十过」,与《孙子兵法.计篇》所说的「智、信、仁、勇、严」五条标准极其相似。
该书很重视通过实践考验、考核将领。《龙韬.论将》提出了考核将帅的「八征」,即:「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详。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知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志。」
两千多年以来,这些方法不同程度地被后人所沿用。
将帅的表率作用,也是它突出强调的一个问题。《六韬》总结的「将有三胜」(《龙韬.军势》)的思想是有代表性的。他说:「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士卒就能做到「闻鼓声则喜,闻金生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在《立将》一篇中,进一步阐述了「爱兵」观念,说将帅如能做到「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士卒就「必尽其力」,去拼命争取战争的胜利。
赏功罚罪,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治军富有朝气的表现。《六韬》反映和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指出赏罚士治军的重要措施,以达到「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km文韬.赏罚》)的目的。运用这一手段时,要掌握「杀贵大,赏贵小」的原则,即:「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儿万人悦者,赏之。」这就是所谓「杀一儆百」。它还主张,刑罚贵行于上层,奖赏贵行于下层,才能赏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在战略战数方面,对估量战略形势,选择战略时机,以及对一些作战原则、方法的阐述,都有独到之处。
该书认为,为将者懂不懂得战略战术,是战争胜败的必要条件。「不知战攻之学,不可以语敌。不能分移,不可以语奇。不通治乱,不可以语便。」(《龙韬.奇兵》)意在指出,不懂得战略战术,就谈不上指挥对敌作战;不懂得奇正分合进退的作用,也就谈不上什么出奇制胜,不了解乱和治的辩证关系,更谈不上什么运用奇谋诡计。
总之,关于战略战术的理论和知识,是战争指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正确地估量战略形势,是战争的指导者必须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文韬》、《武韬》和《龙韬》对此作了精闢的分析,认为战争是物质矛盾的运动过程,并把战争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天候、地理等看作是这一矛盾运动过程的基本因素。
「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利,中知人事。」(《龙韬.垒虚》)又说:「所谓上察天,下察地,徵己见,乃伐之。」(《武韬.文伐》)这是对将帅的起码要求。
在《武韬.发启》中还指出:「天道无殃,不可先昌。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先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这就是说,只有把天道、人道、阴、阳、外、内、亲、书等各个方面都观察清楚了,才能对战略形势的估量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和《孙子兵法》所说的「五事」、「七计」和「势」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要正确地估量形势,必须全面准确地了解敌情。「胜败之徵,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效在人。」(《龙韬.兵徵》)说明缜密地观察了解敌情,把敌方的兵力兵器,特别是表露于外的敌国军民的人心向背搞清楚,是判断敌我优劣、强弱对比和战争胜负的重要依据。这虽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做不到的。这就需要率兵之将具备「耳听」、「目明」、「心智」三个条件。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做到「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文韬.大礼》)「视」、「听」、「虑」的功夫做到了,敌人的「变动」、「虚实」、「来去」,就可以瞭如指掌。
巧妙地捕捉战机,也是《六韬》关于战略战术的一个重要原则。战机就是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作战时机,战机的出现,在时间上一般说是很短暂的,甚至是稍纵即逝的。所以他需要战争的指挥者特别加以重视。抓住战机,战争就可能胜利;失掉战机,就可能导致战争失败。战争的指挥者特别加以重视。抓住战机,战争就可能胜利;失掉战机,就可能导致战争失败。
《文韬.守士》说:「日中必慧,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慧,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其。执斧不伐,贼人将来。」
在《龙韬.军势》中也说:「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移。失利后时,反受其殃。」这些话,对战机在作战中的重要性,阐述得非常清楚。
在探讨战机问题时,《六韬》还指出「犹豫」是丧失战机的致命弱点「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又说:「故智者从之而不失;巧者一决而不犹豫。」(《龙韬.军势》)鲜明而生动地说明了犹豫对战争的危害。
目录
概述
卷一 文韬
文师第一
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
盈虚第二
公正之心如同明镜高悬
国务第三
与民同心 国力强盛
大礼第四
取悦众心 通融上下
明传第五
敬胜怠则吉 怠胜敬则灭
六守第六
选人才而非选庸才
守土第七
无疏其亲 无怠其众
守国第八
遵循自然 见机握机
上贤第九
取诚信 去诈伪
举贤第十
用人唯贤 举贤唯用
赏罚第十一
赏信罚必 公而无私
兵道第十二
施以谋略 攻其不备
卷二 武韬
发启第十三
吊民伐罪 以国取天下
文启第十四
人爱其所 以国取天下
文伐第十五
以顺其志 彼将生骄
顺启第十六
利天下者 天下启之
三疑第十七
太强必折 太张必缺
卷三 龙韬
王翼第十八
命在通达 不守一术
论将第十九
存亡之道 命在于将
选将第二十
天下所贱 圣人所贵
立将第二十一
社稷安危 一在将军
将威第二十二
刑上极、赏下通
励军第二十三
冬不衣裘 夏不操扇
阴符第二十四
阴阳凡八等
阴书第二十五
有阴事大虑 以书遣将
军势第二十六
势因敌动 奇正无穷
奇兵第二十七
其成与败 皆由神势
五音第二十八
律管十二 其要有五音
兵徵第二十九
知敌强弱 预见胜负
农器第三十
锄耰之具 其矛戟也
卷四 虎韬
军用第三十一
攻守之具 各有科品
三阵第三十二
用文用武 皆为人阵
疾战第三十三
左军疾左 右军疾
必出第三十四
器械为宝 勇斗为首
军略第三十五
器械不备 教不素信
临境第三十六
日出挑战 以劳其意
动静第三十七
视其动静 设伏待之
金鼓第三十八
疾击面前 敌人必败
绝道第三十九
三军常坚 必无毁伤
略地第四十
攻城围邑 车骑必远
火战第四十一
敌人若至 引军退却
垒虚第四十二
望其垒,即知其虚实
卷五 豹韬
林战第四十三
林多险阻 必置四武冲阵
突战第四十四
从反突袭入手
敌强第四十五
牵着敌人鼻子走
敌武第四十六
埋伏弩士 反败为胜
乌云山兵第四十七
处山之阴 备山之阳
鸟云泽兵第四十八
江河湖泽中作战原则
少众第四十九
以少击众 先要诱敌远行
分险第五十
加强戒备 防其包围
卷六 犬韬
分合第五十一
注重分合 统一指挥
武锋第五十二
安危所繫 即是战机
练士第五十三
因材使用 各尽其能
教战第五十四
训练是治兵的关键
均兵第五十五
灵活运用 合理搭配
武车士第五十六
动作娴熟 气势威勐
武骑士第五十七
进退自如 敏捷利索
战车第五十八
战车作战 地形首要
战骑第五十九
骑,贵知另径奇道
战步第六十
步兵作战 灵活机动
六韬逸文
治国
问谏
求贤
论将
论兵
安民
伐战
使将
三略
上略
中略
下略
兵训
善于用兵的人 使将士为自己而战
强大威逼弱小 勇敢侵犯胆怯
禁暴与平乱 是军队的职责
平息暴乱 废除暴君
军队得道战斗力就强 失道就不堪一击
兵车不用出击 骑士不穿铠甲
至乐不会复杂 大礼不会繁琐
万物千变万化 圣人以不变应万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