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序
《易经》这部书幽微而昭着,繁富而简明。五千年间,易学思想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人生哲学。
《周易》经传符号单纯(只有阴阳两个符号),文字简约(约两万四千余字),给后代诠释者留出驰骋才学的广阔天地。迄今解易之书逾数千家,近年已有电子传播媒体,今后阐释易学的各种着作势将更为丰富。
歷代有真知灼见的易学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反映各时代、各阶层的重大问题,前人研究易学的成果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研究易学,古人有古人的重点,今人有今人的重点,今天中国人的使命是加速现代化的步伐,光辉二十一世纪。
.............................
任继愈
目录
序
第一章 《周易》的形成
星占与杂占
龟占与占筮
卦象的起源
卦爻辞来于占筮记录
卦名与爻题
《周易》的编纂
《周易》中所反映的世界观
第二章 从《易经》到《易传》
占断遇到的困难
占筮的新倾向
春秋时人解《易》的新原则
从占筮典籍到哲学着作
智慧的锦囊:《易传》
◎《易》弥纶天地之道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生
◎一阴一阳之谓道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物极则反说
◎趋时尚中
◎屈以求伸
◎变通说
◎自强不息
◎裁成辅相说
◎观象制器说
◎尚贤和养贤
◎神道设教
第三章 汉代象数之学
《周易》成了五经之首
易学中的两大流派
贯通天人的学术大势
孟喜京房的卦气说
《易纬》与神秘主义
扬雄易学的新体系
东汉经学家的象数之学
道教易学的先驱--《周易参同契》
第四章 玄学派易学的发展
从「得意而忘象」到 「体神以明理」
从「一爻为主」到「众之所归者一」
「通变」与「适时」
自然无为与神化学说
动息则静
「以无为本」的太极观
孔疏对王弼派易学的阐发
第五章 两宋易学的兴盛
黑白点《河图》、《洛书》的流行
周敦颐《太极图说》和宋人的太极观
邵雍的数学派易学
◎宇叓构成论
◎阴阳消长说
◎天地有终始
◎「以物观物」
气学派易学的创立
◎《易》为君子谋
◎无形而有象
◎气之生即是道是易
◎刚柔之本立则不眩惑
◎顿变与渐化
◎穷神知化说
理学派易学的完成
◎《易》本卜筮之书
◎《易》只是个空的物事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所以阴阳者是道
◎贞下起元
引史证《易》风气的流行
朱震对象数学的整理和解说
心学派的易说
功利学派的易说
第六章 元明易图学的流行
吴澄与象学
张理对《太极图说》的解释
理学派易学向气学派的转化
心学派易学的发展
来知德的象数之学
◎对阴阳鱼太图的改造
◎舍象不可以言易
◎有流行必有对待
方氏父子对象数学的总结
◎先天即在后天中
◎河洛中五说
◎阴阳互藏与五行尊火
◎太极即在有极中
◎相反相因与交轮之几
第七章 清初宋易的总结和汉易的復兴
王夫之对宋明易学的总结
◎占学一理
◎论人谋鬼谋
◎易兼常变
◎无其器则无其道
◎阴阳实体说
◎神化学说
◎推故而别致其新
◎太极阴阳说
◎延天祐人说和造命论
黄氏兄弟对图书学的批评
毛奇龄胡渭对图书学的驳议
惠栋张惠言对汉易的检讨和解说
焦循对汉易的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