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序
《易经》这部书幽微而昭着,繁富而简明。五千年间,易学思想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人生哲学。
《周易》经传符号单纯(只有阴阳两个符号),文字简约(约两万四千余字),给后代诠释者留出驰骋才学的广阔天地。迄今解易之书逾数千家,近年已有电子传播媒体,今后阐释易学的各种着作势将更为丰富。
歷代有真知灼见的易学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反映各时代、各阶层的重大问题,前人研究易学的成果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研究易学,古人有古人的重点,今人有今人的重点,今天中国人的使命是加速现代化的步伐,光辉二十一世纪。
.............................
目录
序
导论
易学的科学内涵
易学与传统科学
易学与未来科学
科学易与易科学
第一章 易学中的科学原理
宇宙秩序原理
◎生成原理
◎感应原理
◎循环原理
方法论原则
◎象数论
◎比类论
◎实验论
科学技术观
◎「制器尚象」观
◎「天工开物」观
◎「道术一本」观
第二章 易学的符号学特徵
易卦排序原理
◎六十四卦序疑难
◎重卦排序原理
◎重卦原理的推广
易卦分类原理
◎飞伏原理
◎復变原理
◎错综原理
◎易卦分类的组合学解
易图的对称性
◎六十四卦方图的错综对称性
◎易卦对称性的矩阵分析
◎易卦对称性的群论分析
第三章 易学与传统科学
传统科学的文化背景
易学与天文
◎易学卦气说历法表示系统
◎宇宙图象的形成与易学
易学与数学
◎易学与数学范式的形成
◎易学数学派与科学的数学
◎筮法的同余式结构与大衍求一术
易学与物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理」观
◎邵雍论物理之学
◎易学物理观对物理学研究的影响
第四章 易学与近代科学
易学「会通」观与「中西会通」
◎《崇祯历书》之编撰「中西会通」的提出
◎易学家会通中西的心力
莱布尼茨的易卦二进制解
◎歷史大略
◎邵雍先天图与二进制数表
焦循的易卦代数解
◎焦循的数学观
◎乘方表与易卦
◎易代数
六十四卦与遗传密码表
第五章 易学与后现代科学
科学与社会进步
社会召唤新科学
在中国寻找新科学起飞之翼
易学真理的再发现
易学与未来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