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侨网路书店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道藏精华》第二集之四
01. 道德经注释二卷
02. 老子真传一卷
03. 阴符经类解一卷
04. 清静经一卷
05. 玉枢经约解一卷
06. 护命经约解一卷
07. 日用经约解一卷
08. 大通经约解一卷
09. 赤文洞古经约解一卷
10. 定观经约解一卷
11. 五厨经解一卷
12. 明镜经一卷
13. 金谷经一卷
14. 后天申述文终经一卷
15. 天元大道九层炼心道言遁途录一卷
16. 修仙辨惑论一卷
《太上十三经註解》李涵虚着
序
神仙以老子为宗。老子处世,事事不与人争。外捐荣华,内养生寿。安和定静,无为自然。然无为,则凡天下之异端邪术,竞躁纷纷,诡怪奇行,机诈扰扰,皆非老子之教也。曰自然,则所行所作,顺情合理,体造化而流行可知也。守中无边,观空无相。致虚守静,深藏若虚。不矜奇,不立异,故史书称古隐君子。《道德》五千言,援古语以立论。治世、修身,皆可用也。吾侪平日读《道德经》,虽不解其义蕴,而存心操品,窃愿学焉。深山穷谷之间,同心二三人为侣,出入烟霞,携杖而歌圣化,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以是为藏拙云耳。
一日,游道观间,见有《圆峤外史》数函,讲论延年之学,不失老子之道。其中有《十三经註解》,皆老子书也。《道德》一注,最为精详。末附《循途九层》,更为切近浅显,因询黄冠曰:“树下先生,何人也?”曰:“隐于农者也。”乃访先生于卷山,许为巢由同调,授以真机。
退而刊《十三经》,存于书肆,以着先生婆心。外将《道德》、《九层》印送琳宫梵宇。是书也,简编少而真诀全,我数人便于行习,成己成人,其在斯乎?并念受书为徒之语,各依道派,自立世外间名,以为大江之行潦溪涧焉。紫霞受教于回翁,吾等继派紫霞,有渊源也。
嗟乎!天地间事,如愚数人者,皆不必争,且不能争也。道育年七十矣,道生亦近古稀矣,道和亦非少年矣。山林之内,有何可乐?惟佩此《道德》一注,《九层》一篇,长歌崖壑,响遏溪云,各忘其姓氏甲子而已矣。
道光柔兆敦牂律中南吕之月,蜀山三隐者识。
《道窍谈》
长乙山人李涵虚着 皖江陈撄宁校订
一、本书作者姓李,名西月,字涵虚,又字团阳。乃四川省乐山人,于清咸丰丙辰岁成道。
二、吾国仙道,旧有南北两派。南派始于浙江天臺之张紫阳,北派始于陕西终南之王重阳。至明嘉靖时,陆潜虚着《方壶外史》,大阐玄风,世称为东派,而本书作者李涵虚,则群目之为西派.西派传代有九字:西道通,大江东,海天空。
三、张紫阳得丹道于成都异人 , 但未言为谁氏。同时有王沖熙者,遇刘海蟾传金丹口诀。沖熙尝谓,举世道人无能达此者,独张平叔知之。于是陆彦孚遂据此语而断为紫阳亦得海蟾之传。考海蟾乃正阳真人钟离云房之弟子,与吕祖同门。王重阳文集中亦称“正阳的祖,纯阳师父,海蟾师叔。”由此可知,南北两派盖同出一源。又明之陆潜虚,自云见吕祖于北海草堂,亲闻道妙。清之李涵虚,亦曾在峨眉山遇吕祖于禅院,密付本音。是则南北东西四派,皆可认为吕祖所传也。
四、北派功夫,重在清静。而七真之刘祖则以在妓院修炼着名,未闻如长春真人之枯坐也。南派口诀,重在阴阳。而五祖白玉蟾则自幼出家,终身云水,未闻如道光禅师之还俗也。同一讲道文章,陆作则精醇,而李作则复杂。同一人元丹法,陆说则简易,而李说则繁难。由此可知,道本同,而法或许有巧拙之殊。法虽同,而诀未必无简繁之异,是在学者会而通之,勿自限耳。
五、张紫阳乃宋神宗熙宁间得道,时在民国纪元以前约八百三十余年。王重阳乃金世宗大定间得道,时在民国纪元以前约七百四十余年。陆潜虚乃明穆宗隆庆间得道,时在民国纪元以前约三百四十余年。李涵虚乃清朝咸丰间得道,时在民国纪元年前约六十余年。
六、李涵虚着作有《太上十三经注解》、《无根树道情注解》并编订之《三丰全集》,俱早已风行一世。唯《道窍谈》、《三车秘旨》、《圆峤内篇》三种,未曾刊版行世,而《圆峤内篇》之钞本亦未得见。今特先出《道窍谈》并《三车秘旨》二书以慰好道 诸 君之渴望。
七、本书乃福建 毛 君复初家藏抄本,由福建 连城邓 君雨苍亲携至沪,嘱宁代为校勘,出版流通。其排版、印刷、装订、纸料等费,则由 邓 君雨 苍与张 君竹铭向丹道刻经会商妥筹垫。今后本书始能与读者相见,毛、邓、 张三 君不为无功。
八、本书经宁手校正之处,约有数十字,皆属当日辗转传抄之误。其误处仅在文句之通与不通,不在理论之谬与不谬。关系颇轻,故无须另作校勘记,以免多占篇幅。
九、邓君当日曾嘱宁将本书中要旨提出,以便读者。愚意丹经中歷来所惯用如离坎汞铅等皆代名词,说心肾可、说神气亦可、说男女亦无不可,是在读者深造而自得之。若必定指出某名即是某物,则仁智之见,各执一说,而是非之争,将无了期。窃恐本书应用之范围或因此反致狭隘,有违流通之本愿,不如其已也。
十、本书中画龙点睛处,就是“彼家”二字。如第三章云:“欲养我己汞,必用彼家真铅。”又如第五章云:“内炼己者,将彼家之铅,养我家之汞也。内养己者,亦用彼家之铅,养我家之汞。”又如第八章云:“此铅非还丹之铅,彼家之真火也。”又如第十章云:“本元走漏,精、气、神皆落于后天。不能求之于我,则必求之于彼。”又如第十七章云:“元精在我家,真精在彼家。”又如第十八章云:“上德之体,得全于天者甚厚,不必求之于彼家也,故曰天元。”又如第二十五章云:“我运一点阴火之精,种在彼家之内。”又要如第二十九章云:“采炼者,采彼家阳铅,炼我家子珠之气也。”观以上所列举彼家之说,可谓详矣,究竟“彼家”二字是如何解释,颇有研究之余地。如谓“彼家”是指肾中之气而言,则单炼心中之神者非矣。如谓“彼家”是指身外之太虚而言,则单炼心中之神者非矣;如谓“彼家”是指同类异性者而言,则一己孤修,专事静坐者非矣。读者须于此等玄之又玄处着眼,方可谓头头是道。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丁丑仲春百花生日,皖江陈撄甯识于上海西乡之众妙居。
《三车秘旨》读者须知
一、本书作者李涵虚,世称之为西派。书中大旨,虽不出《参同》、《悟真》之范围,但既已自成一派,必有其特异之处,而为他种丹经所未尝言者。学者应分别观之。
二、因学人功夫有先后,程度有浅深,故创为三件河车之说。第一件河车,即指第一段功夫,第二件即指第二段功夫,第三件即指第三段功夫。至于运转河车之路,仍只一条,并无歧异。勿误会河车有三条路也。
三、三件河车文中,未免有形容太过、及譬喻不当之处,读者幸勿拘泥于字面而曲为之说。
四、附录中收心法下手功夫,颇为切要。果能仔细参悟,必可获益。
五、道情诗词杂着中,亦偶有妙义隐藏其间,读者如能触类旁通,固甚善也。
六、此书乃旧抄本,流传至今,已八十余年,未曾刊版行世。除河车三篇而外,其他如收心法及道情诗歌篇,在原抄本上既未另立专名,又不应隶属于《三车秘旨》名义之下,而其排列次序,亦欠妥帖。今特标题附录二种,并重为整理一过,以便读者。
七、前人丹经之作,或以访外护,或以示及门,本非普渡性质,亦非为传世计。故不必求人人瞭解,并且预防人人皆能瞭解。于是隐语异名,层见迭出。阅者茫然,不知所谓。甚至意在此而言在彼,真相常常被其瞒过。学道者无人不叹丹经之难读,即以此故。
八、读本书若不得其解,当求之于《道窍谈》中,读《道窍谈》仍不能领悟者,当参考《三丰全集》,因其可以互相发明也。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五月,皖江陈撄甯作于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