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侨网路书店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相对应于西方的philosophy,印度称唿哲学的一词为darZana(“见”)。darZana是由动词dRZ派生出来的名词,含义有:“看见之事”、“洞察”、“看法”等。印度人用这个词来称唿philosophy,例如古代称唿正理派哲学为NyAya-darZana,再如称唿佛教哲学为Buddha- darZana。而六派哲学即为:SaD-darZana。
在印度哲学史上,凡承认吠陀圣典的权威性的婆罗门教哲学都被称为正统派哲学,凡否认吠陀圣典的权威性的哲学流派被称为异端派。前者因为共有六派,所以又被称为“六派哲学”。
正统派:正理论(NyAya)、胜论(VaiZeSika)、数论(SAMkhya)、瑜伽(或称钵颠阇利的瑜伽,PataJjali-Yoga)、弥曼差(MimAMsA)、吠檀多(VedAnta)(A型)或耆那教、佛教、正理论、胜论、数论、弥曼差。(B型)或顺世论、佛教、耆那教、正理-胜论、数论、弥曼差。(C型)或顺世论、佛教、耆那教、数论、正理论、胜论。(D型)或顺世论、佛教、数论、正理论、胜论、弥曼差。(E型)
异端派:佛教(Buddhism)、耆那教(Jaina)、顺世论(又译:路迦耶多LokAyata或圻婆伽CArvAka)。
本书为专文研究印度六派哲学的重要着作。
作者简介
1954年1月6日出生 成都人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梵文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国际易学联合会秘书长、中华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玄奘法师研究会秘书长、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外籍会员。
主要专业与研究方向:印度哲学、梵文、佛学、易经等
主要着作:
1、《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独着,东方出版社,2002年。
2、《东方哲学与文化》,主编兼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3、《月亮国的智慧》,主编兼撰写,渖阳出版社,1997年。
4、《东方哲学史》(五卷本),主编兼撰写,人民出版社,2010年。
目录
序章
第一节 印度文明的起源
第二节 关于印度思想史
第三节 中印文化交流
第四节 关于六派哲学
一.关于darZana("见")
二.六派哲学的形成
三.六派哲学的教系
第一章 正统派哲学的思想始源--吠陀与奥义书
第一节 吠陀的成立及开展模式
一.歷史过程
二.主要内容
第二节 <梨俱吠陀>的哲学思想
一.<梨俱吠陀>的多神教
二.<梨俱吠陀>的宇宙创世说
三.原人创世论
四.吠陀的轮思想
第三节 奥义书的哲学思想
一.奥义书的成立及其意义
二.梵与我概念
三.梵我一如思想的发展
四.”二梵”说和”二我”说
第二章 吠檀多哲学
第一节 歷史发展的状况
一.吠檀多哲学的发展过程
二.吠檀多派的主要哲学家简介
第二节 <梵经>
一.<梵经>年代、名义及其结构
二.<梵经>的不一不异论
三.<梵经>的宇宙观
第三节 乔荼波陀与<圣教论>
一.乔荼波陀与他的时代
二.<圣教论>介绍
三.<圣教论>的哲学思想
第四节 商羯罗的哲学思想
一.商揭罗的生涯与歷史时代背景
二.商揭罗的着作
三.商揭罗形而上学思想研究
四.解脱观
五.商揭罗与佛教
六.结束语
第五节 罗摩奴阇的定不二论
一.罗摩奴阇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二.梵与个我、世界的关系
三.认识论
四.宗教伦理观
五.结论
第六节 摩陀婆的二元论
一.摩陀婆的生平及着作
二.摩陀婆的二元论
第三章 数论派哲学
第一节 歷史和文献研究
一.数论的名称和主要哲学家
二.数论的文献
第二节 数论哲学思想
一.数论哲学的思想来源
二.古典数论的哲学思想
1二元论的形成及其特点
2宇宙观--”二十五谛”论
3因中有果论
第三节 解脱观
第四章 瑜伽派哲学
第一节 起源、名义和发展
一.歷史
二.思想起源
三.钵颠阇利的<瑜伽经>
第二节 瑜伽派的哲学思想
一.有神论的哲学
二.心论
三.八支行法
四.瑜伽修习的结果和解脱
第五章 胜论派哲学
第一节 胜论哲学的起源及正理--胜论的发展
一.胜论的起源
二.胜论派的经典文献
三.胜论派的主要思想家及生卒年代
四.正理--胜论的发展
第二节 哲学范畴论(句义论)
一.总论
二.句义分析
三.余论
第三节 胜论的原子论和声无常论
一.原子论
二.声无常论
第六章 正理论哲学
第一节 正理派的歷史
第二节 十六句义论
第三节 认识论
一.现量
二.比量
三.譬喻量和圣言量
第七章 弥曼差派哲学
第一节 歷史起源及经典
第二节 主要哲学理论
一.弥曼差派的研究目的
二.量说
三.声常住论
附录 一.主要参考文献
二.梵汉译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