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医药保健 > 从眉寿到长生:中国生命观与医疗文化(增订二版)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从眉寿到长生:中国生命观与医疗文化(增订二版)

prev next

从眉寿到长生:中国生命观与医疗文化(增订二版)
  • 商品编号: smin7527
    出版社: 三民
  • 作者: 杜正胜
    出版日: 2024/06/05
    ISBN13: 9789571477527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70x230mm
    页数: 432
  • 定价:  NT$53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NT$530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388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今日的中医理论及生命观念其实来自千年前的传承!

什么是生命?如何解释生死?这些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的大哉问,不同文化对这些问题也都有各自独特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看待身体,乃至于对操控身体之生命的认识?古人如何面对生命的议题,其观念又如何影响今日的我们?作者杜正胜透过对考古资料及文献的分析,一步一步建构中国文化对身体的认识,进而探究千年前的生命观念与今日中医理论之间的连结与演变。

◎中国传统对「人」的认识
中国文化重视身体的完整性,毁坏父母赐予的身体乃大不孝,因此无法透过解剖获知相关知识,对人体的认识也有着极大限制。春秋战国以后,虽然对体内五脏六腑的认识逐渐建立,但缺乏人体解剖知识,使中国医疗走向偏往玄学的道路,融合道家观点建立起独特的经脉及气论体系。气论除了用来解释身体运作外,更包含了精神、魂魄,组成一套可以解释人由「天气」及「地气」相结合,从出生到死亡完整歷程的天人相应观念,奠定了后世中医的理论基础。

◎人的生命来源于何处?
商周时代,人们相信生命由祖先掌管,至于天神则是属于天子的专利。因此,西周金文常有祭祖后留下的「用祈眉寿」字样。春秋时期,礼乐制度逐渐崩坏,过去专属于周天子的天神,开始出现被诸侯、贵族们僭越祭拜的现象,到了战国时代甚至掌管了平民的生命。天庭结构复杂化,协助天神管理人间生命的神祇亦随之出现,向天神祭拜以求延长寿命的习惯由此确立。

◎行为合乎礼制攸关性命
封建礼制规范了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贵族的外在容貌与言行也都应表现出相应的样子,否则会被认为是形神分离、丧失魂魄,这样的人必定命不久矣。口中的吃食与耳听的声乐也有相应的规范,地位越高者享受越丰厚,但到了战国时代,礼制崩坏,人们纵情享受不合自身身分的物慾,开始发现过度的物质享受会导致寿命折减,「节制」的观念自此诞生。

◎人定可以胜天?
随着对寿命的追求,过去以礼仪或宗教对生命所作的解释,也渐渐不符人们需要。战国时期以降,气论发展日益成熟,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透过对「气」的适当调节与导引来实现长寿。与此同时,人们也不满足于过去齿摇髮白的「眉寿」,而开始追求可以不显老态的「长生」!有注重精神面的养神派,也有注重导引行气的养形派,就连秦始皇、汉武帝也都是追求长生的狂热者,以养生秘方追求长寿的风潮更是一路盛行至今。

◎生与死之间的联繫
人死后究竟会去哪里?中国传统观念相信,生者与死者的世界并无太大区别,人死后魂魄依旧会在人间游荡,故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兴建寝殿、供应饭食给祖先享用,之后与气论相结合,相信人的生死与气的聚散有关。印度传入的佛教思想也深刻影响中国的生死观,六道轮迴、地狱酷刑的观点也同时存在于人们心中。今日逢年过节的祭祖,或丧事念经超渡死者的作法,皆是古代观念延续至今的迹证。

清末以来,在西方知识传入的影响下,过去中国传统知识及观念有许多已被人们认定是错误、不科学且迷信而遭到遗弃,但中医迄今却仍有着屹立不摇的地位。究其缘由,中医文化不仅是过去医疗知识的累积,其中揉合的复杂宗教及文化元素,也使今日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人们难以随意割捨。透过本书,我们得以一窥古人的想法,也获得反思今日文化的契机。
目录 增订二版序
初版序言

方法篇—过去的另类,未来的主流?
作为社会史的医疗史
医疗、社会与文化
从医疗透视歷史

形神篇—中国传统对「人」的认识
由表及里的人体知识
心与气在人体的地位
以气为本的经脉体系之形成
气一元论的生命观

祝祷篇—祖先、天神与生命的关系
祖先是个人生命的来源与主宰
宗族群体的生命与个人的生命
天神主宰人世生命
早期的司命神祇

威仪篇—礼制威仪到节适全身
威仪与生命
礼制享受与节适新论

养生篇—长生的追求与技艺
古典的生命期望
古典气论
战国养神论
养形与延年
祈命养生小结

生死篇—生死之间是连续还是断裂
生与死之间
玄 通

传播篇—医疗的传播与取捨
医疗道家与日本古代文化
医史缀言二题——槟榔与祝由

图片出处
索 引
作者简介 杜正胜
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院士。

专研古代中国史,出版《周代城邦》、《编户齐民》、《古代社会与国家》、《新史学之路》及《从眉寿到长生》等专着。

1990年开始提倡新的歷史研究,与同侪共同创办《新史学》,主张开发新课题,拓展新领域。二十世纪末之前,他的史学思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增添歷史研究的内容,以下层人民补上层菁英、以社会生活与文化心态补政经与思想之不足。第二阶段超越中国疆界的歷史研究,把中国放在欧亚大陆考察,并提出同心圆史观,从臺湾及于中国、亚洲与世界。

歷史研究之外,杜正胜对臺湾社会政治与文化多所关怀,九○年代论述歷史教育、臺湾民主之路与政治、文化主体性,文章收入《臺湾心 臺湾魂》及《走过关键十年》。

1992年杜正胜以青壮之年膺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获得最高学术荣誉。曾任教育部部长、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国立清华大学歷史研究所所长。学者从政八年,晚年重返史语所,悠游学海,人生经验促使他领悟歷史从表层到内里的奥义,可以说是他的史学思想的第三阶段。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开馆人紫微斗数(三)星情论吉凶

开馆人紫微斗...

9 NT$270元
宅运新案《沈氏玄空阳宅断验实例》第一集

宅运新案《沈...

9 NT$1080元
生基大法全集

生基大法全集

95 NT$380元
开馆人紫微斗数(1)

开馆人紫微斗...

95 NT$380元
宅运新案《沈氏玄空阳宅断验实例》第二集

宅运新案《沈...

9 NT$1170元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