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其它 > 张忠谋自传全集(上下册)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张忠谋自传全集(上下册)

prev next

张忠谋自传全集(上下册)
  • 商品编号: tswh4905
    出版社: 天下文化
  • 作者: 张忠谋
    出版日: 2024/11/29
    ISBN13: 4713510944905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软精装148x210mm
    页数: 894
  • 定价:  NT$110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75 NT$825元
  • 商品库存: 3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348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含典藏书盒★
张忠谋亲笔撰写、
独家授权自传他的一生,
一场不能错过的智慧盛宴!

一代半导体巨人张忠谋,
一生底气深厚的蓄积与征战,
开创了专业晶圆代工的商业模式,
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企业,
推进了世界科技的进程,
改变了几十亿人的生活方式。
张忠谋写张忠谋,
以「简单的字句,真实的感情」,
写下最真实的自己。
《张忠谋自传:上册 一九三一—— 一九六四》,
歷时两年,写他的青春、半导体的青春,
和一个大时代从苍凉到繁盛的轨迹。
看战乱中的文艺少年在文科与工科中徘徊抉择、
壮志青年在职场现实中练得一份坚强和智慧、
明日将才在无法拒绝的机会面前,
思忖前途的得与失。
风雨前半生,已见巨人智慧的身影。

《张忠谋自传:下册 一九六四—— 二〇一八》,
歷时七年,写他德仪二十五年生涯的风华与憔悴、
台积电从荜路蓝缕的孤寂到大放异彩的歷程。
看他在最好的中年,
创办台积电,
苦思每一个策略,精心布局每一次战役,
以诚信正直为盾,优越技术为剑,
带领台积电的精兵,
缔造了咆哮的九○年代和绚烂的二十一世纪,
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晶片制造公司。

这部回忆人生的巨着,
是一部情感之旅,也是一场智慧的盛宴,
像是他留给世人,再创下一轮科技盛世的备忘录。

推荐序
《张忠谋自传:下册 一九六四 ── 二〇一八》自序
《张忠谋自传:上册 一九三一—一九六四》
在一九九八年,
我六十七岁时,由天下文化出版。
当时打算自台积电退休后就写「下册」,
也以为自己七十几岁、顶多八十岁就会退休,
想不到台积电愈做愈成功,
我的董事长工作也愈做愈愉快,
后来简直欲罢不能,
一直做到八十七岁才退休,
当然也延迟了写「下册」。
正如「上册」一般,
「下册」也全部是我自己写的。
自己写的原因倒不是
要卖弄我的写作技巧——老实说,
我并不觉得我的写作技巧值得卖弄,
而是要真实地表达我的感情。
我是美国文豪海明威忠实的信徒,
他对年轻作者的劝告是:
「简单的字句,真实的感情。」
两者我都有。
「下册」的第一篇
「德仪篇」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
叙述我自二十七岁至
五十二岁黄金年龄的崛起及衰退。
德仪时期也是我最为热情澎湃的年代。
德仪让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为此,我无比地感激。
但是,它对我的培植也激发了
我要登上德仪颠峰的雄心。
但是,这雄心是无法实现的;
不说别的,
只看一九七○年代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客观环境,
就可断定我的雄心很难很难实现。
但是我的痴心,
居然使我「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
还在德仪多滞留了五、六年,
后来连婚姻都赔上了。
现在回想,
那五、六年是多么绝望的五、六年!
台积电成功后,
常常浮现在我心头的是:
假使我在一九七○年代真的登上德仪的颠峰,
我会怎样?半导体业又会怎样?
我想我会自德仪退休,
现在会是德克萨斯州老人(请参考本书第一章)。
至于半导体业呢?
美国歷史学者及畅销书《晶片战争》作者
克里斯.米勒在二○二三年访问台湾与我对谈时,
说台积电恐怕会变成德(仪)积电,
如果真的这样,
那可是要影响地缘政治的。
「下册」的其余三分之二当然是台积电,
我一生最重要也最成功的工作。
读者,尤其台湾读者,我想相当知道台积电。
但是读者们知道的台积电
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台积电。
其实,台积电并非「一帆风顺」。
我也经歷了不少「酸甜苦辣」。
这些,都让读者自己去发掘吧。
最后,我必须说明此书是我的自传,
不是台积电歷史。
书中表达的观点,是我的观点。
我非常庆幸在一九八五年,
我自美国来台湾,赴了「与命运的约会」,
我也非常庆幸,
这约会让我创造了台积电(请参阅第十六章),
而且做了三十一年
(包括公司登记后、营业前的一年)董事长。
但是台积电的成功,
是由许多(约十六万人)
前前后后同仁的贡献所造成的。
我对他们致敬!

目录
《张忠谋自传:上册 一九三一 ── 一九六四 》
序 大时代的创造者
余秋雨出版者的话
为歷史留下纪录
——出版企业家传记与回忆录的用心 高希均
「自传上册」自序
那是一个多么不同的时代! 张忠谋

第一章 「大时代」中的幼少年
六岁过海到香港/饱受战争的惊吓/
冒死横过战线/刻苦自律的住宿生/
南开教育影响至深/父亲难偿宿愿/
打消作家梦/乱世中的无忧年少/
银行系只读两个月/再度逃难到香港/
回上海已遥遥无期/人生重要分界

第二章 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
只要努力,就能出头/唿吸自由的气息/
暂住三叔家/结识知交柏曼/
化解种族歧视的恐惧/克服英文障碍/
荷马、莎翁、萧伯纳/英文成为思考主语/
哈佛学生才华洋溢/开启智慧与心灵生活/
为将来谋生打算/转入MIT/
孜孜不倦于专修领域/感受经济压力/
打消转系念头/博士落榜,深受打击/
昂首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进入半导体业
四家公司邀聘/「讲价」弄巧成拙/
进入半导体业!/改良銲接技术/
自修半导体,渐露头角/
德仪的创新与发明/重画半导体版图/
部门处于亏损状态/抗议同事被裁员/
接获德仪聘书

第四章 初试啼声——德州仪器公司
年轻有活力的公司/员工上下都是内行人/
与技术脱节,埋下败因/直接上线工作/
团队精神令人感动/「你怎么办到的?」/
一起赌,一起赢/积体电路的发明/
精明的生意人/一分灵感,九分流汗/
研发、业务共同体/无法拒绝的机会

第五章 重拎书包——史丹佛大学
洗刷落第耻辱/躬逢其盛/
用功学习有了回报/不受传统观念束缚/
求学如鱼得水/尽速回德仪

附录
文艺少年
伊莉莎伯
胜利的前夕
杀臭虫

科技观点
台湾半导体业的机会
发展台湾科技业

重要演讲
知识经济之迷思
谈创新
终身学习因应挑战

张忠谋大事年表


《张忠谋自传:下册 一九六四 ── 二〇一八 》
出版者的话 高希均
「自传下册」自序
张忠谋词汇
德仪篇
我在德仪25年
(一九五八—一九八三)旅程
第一章
布希总统:
「你什么时候回来德克萨斯?」—
二○○六年APEC领袖会议(七十五岁)
第二章
工程师一跃为总经理
(一九六四年,三十三岁)返旧职/
「新案」/升任「锗部」总经理/
「新案」的成功
第三章
总经理的学习
(一九六四—一九七二年,三十三至四十一岁)
德仪业务单位/
学行销、市场/学订价/学会计、财务/
掌握技术/学习领导/策略
第四章
一帆风顺
(一九六四—一九七二年,三十三至四十一岁)
任「硅部」总经理/
任「积体电路部」总经理/
一九六七年.人事巨变.我当副总裁
第五章
四个上司吕斯/彪希/海格底和夏伯特
第六章
实现「美国梦」
(一九六六—一九七二年,三十五至四十一岁)
德仪积体电路部/我的双极积体电路策略(一)/
我的双极积体电路策略(二)/
一个危机,两个英雄/我的双极积体电路策略(三)/
我的双极积体电路策略(四)/一九七○年裁员/
承接MOS/任集团副总裁暨半导体集团总经理/
实现「美国梦」
第七章
德仪东南亚厂
(一九六八—一九六九年,三十七至三十八岁)
成立德仪日本/成立德仪台湾、新加坡
第八章
德仪迷途(一九七二年起)一九七二年一片光明/
夏伯特的野心/消费者产品的诱惑/
野心与诱惑的致命交集
第九章
半导体集团总经理的奋斗及挣扎
(一九七二—一九七八年,四十一至四十七岁)
英特尔崛起/德仪的人才问题/
「记忆体」的奋斗/计算机IC的成功、波玛案/
微处理器的多头马车/拉吧厂/
自制生产设备的迷思/「公司已不重视半导体?」/
彪希的怪诞与夏伯特的茫然/自请调职
第十章
下山驿站—消费者产品集团总经理
(一九七八—一九八○年,四十七至四十九岁)
消费者集团/消费者计算机/科学计算机/
机器人之旅/电子錶和巴黎行/
「发音与拼字母」及其引起的「公司政治」/
家庭电脑/母亲寂寞的七十寿辰/
跛脚、我的白皮书、再调任
第十一章
最后的吶喊—品质!
(一九八一—一九八三年,五十至五十二岁)
我的品质学习/瀑布式品质训练/
品质蓝皮书及巡迴视察/
日、美记忆体良率差异分析
第十二章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一九八三年十月,五十二岁)
骆驼背最后一根稻草/辞职
第十三章
生涯插曲—通用器材公司总经理及「经营顾问」
(一九八四—一九八五年,五十三至五十四岁)
找工作/通用器材公司/
歇基的最后通牒及我的答覆/
IC设计(无晶圆厂)公司先驱/
从「经营顾问」到「天使投资人」

台积电篇一
与命运的约会
一九八五—一九九○年,
五十四至五十九岁

第十四章
我与台湾的渊源
(一九六一—一九八五年,三十至五十四岁)
来自台湾的史丹佛同学/德仪台湾终于实现/
工研院IC计画的开始/
一九七六年近代工程技术讨论会/
一九八一年应邀参观台湾电子工业并做建议/
一九八二年孙运璇院长的聘僱及我的婉谢/
徐贤修「三顾茅庐」(一九八五年,五十四岁)
第十五章
工业技术研究院(工研院)院长
(一九八五—一九八八年,五十四至五十七岁)
接任第三任院长/
改革一—十年内一半经费来自民间企业!/
改革二—衍生公司,把人也移过去/
改革三—每年考绩最低三%员工留职察看/
一九八八年—我任工研院院长最后一年/
我辞工研院院长职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五十七岁)/反省
第十六章
与命运的约会
(一九八五—一九八六年,五十四至五十五岁)
倡议台积电/「专业晶圆代工」商业模式/
初步决定办台积电/阻力/
飞利浦的投资兴趣/公文接力赛
第十七章
募资
(一九八五年十月—一九八六年十二月,
五十四至五十五岁)
俞国华院长:「找一家有IC技术的跨国公司」/
飞利浦/谈判重点一—公司命名/
谈判重点二—营业范围/谈判重点三—技术/
谈判重点四—独立性/谈判重点五—人事权/
谈判重点六—
飞利浦享受股票承购权/谈判重点七—营业计画/
「投资协议纲要」及「技术合作协议」/台湾募资
第十八章
开闢鸿濛
(一九八六—一九八七年,
五十五至五十六岁)
定位/两个策略,一个价值观/
戴克斯,第一个美国总经理/
核心团队踌躇
第十九章
荜路蓝缕
(一九八七—一九九○年,五十六至五十九岁)
一厂/戴克斯上任一把火/英特尔来敲门/
魏谋接戴克斯职/二厂的创新/员工分红、认股/
台塑退出/飞利浦提出承购要求/经营权之战/
开闢美、欧市场,美国行销经理易人/
魏谋辞职/布鲁克接任总经理/
黄金年代即将开始

台积电篇二
咆哮九○年代
一九九一—二○○○,
六十至六十九岁

第二十章
「专业晶圆代工」
商业模式大放异彩九○年代业绩/
设计(无晶圆厂)公司风起云涌/
行销美国成功
第二十一章
台积电的经营理念及
九○年代的策略经营理念/
九○年代的策略
第二十二章
经营权之战落幕,
在台湾、美国上市
(一九九一—一九九七年,六十至六十六岁)
一九八九年十月至一九九一年十月—拖延战术/
我致函飞利浦,要求减低承购比例/台湾上市/
美国上市/飞利浦与开发基金的投资回收
第二十三章
记忆体的诱惑——
世界先进和德碁德碁的起源/
世界先进的起源/
李健熙的「忠」告(一九八九年一月及四月)/
次微米计画/「无法拒绝的机会」/
成立世界先进半导体公司/德碁的结局/
记忆体梦碎
第二十四章
争取客户信任九○年代台积电产能供不应求/
台南科学园区(南科)/WaferTech/SSMC/
购併德碁及世大/十年内产能增加十六倍/
麦肯锡顾问公司的发现/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迅速恢復/
客户「实质上的」晶圆厂
第二十五章
作者及教授
(一九九五—一九九九年,六十四至六十八岁)
对台积电内部讲授「经营」/
当交大「荣誉管理讲座」教授
第二十六章
九○年代建立的几个重要客户布鲁克
「净离」台积电,我自兼总经理/
每年变动的「十五大」/
英特尔/博通/辉达/高通
第二十七章
自「技术自主」到立志「技术领先」
九○年代台积电技术进步神速/
蒋尚义的惊愕/IBM的诱惑

台积电篇三
滚滚新世纪
二○○一—二○一八年,
七十至八十七岁

第二十八章
结婚(二○○一年一月,六十九岁半)
第二十九章
自「咆哮」至「绚烂」
(九○年代至二○○○及二○一○年代)
半导体业的週期性/「直线」投资/
二○○一至二○○三年的不景气/
半导体业长期成长率转缓/台积电的成长率
第三十章
建构理想的董事会
(自二○○○年,六十九岁起)
我心目中理想的董事会/
当董事长十三年后才有机会提名新董事/
关于波特的小故事/陆续增加独立董事/
董事会的角色及运作/董事会对台积电的贡献
第三十一章
释出
(二○○五年,七十四岁)
又收回
(二○○九年,七十八岁)
CEO职专任董事长的生活/
几个政经论坛/拒做「管理层收购」(二○○七年)/
二○○八年市场不景气、八百余「绩效评估」
不佳员工被离职、
被离职员工抗议(二○○八至二○○九年)/
收回CEO职(二○○九年)
第三十二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二○○九—二○一四年,七十八至八十三岁)
解决四十奈米良率问题(二○○九年)/
解决与辉达的悬案(二○○九年七月)/
调整降价速度(二○一○年及以后)/
改变两千四百多位「派遣人力」
为「正职同仁」(二○一○年)/
合併先进技术事业组织及主流技术事业组织,
成立业务发展组织(二○○九年十月)/
召回蒋尚义(二○○九年九月),
确定营收八%为研发费用(二○一○年)/
大幅增加资本支出(二○一○至二○一八年)/
二十八奈米的汗与泪
第三十三章
苹果来敲门
(二○一○—二○一六年,七十九至八十五岁)
晚餐桌上的不速之客/
两个月「暂停协商」
(二○一一年三月五日至五月五日)/
台积电的制造及财务规画(二○一一年)/
二十奈米开发成功,但十六奈米延宕/
苹果是「伙伴」
第三十四章
交棒的规画
(二○○五—二○一七年,七十四至八十六岁)、
退休(二○一八年,八十七岁)
二○一二年任命三位「共同营运长」/
二○一三年徵询黄仁勋对台积电CEO职的兴趣/
二○一三年蒋尚义退休,
我任命刘德音、魏哲家为Co-CEO/
规画「双首长制」/台积电三十週年庆/退休


作者简介
张忠谋
一九三一年生于浙江鄞县。
一九四九年前往美国,就读哈佛大学一年级,
隔年转入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
一九五二、五三年分别取得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士及硕士。

一九五五年进入希凡尼亚公司,
自学半导体,开启了对半导体的热忱,
与半导体结下一生之缘。
一九五八年任职美国德州仪器公司,
展开在德仪二十五年的工作生涯。
进入德仪后,深受公司赏识,
一九六一年获德仪
以「全薪、全费」送进
史丹佛大学电机系攻读电机博士,
一九六四年取得博士学位。
回任德仪后,屡建战功,
一路晋升至积体电路部总经理、
全球半导体事业集团总经理及集团副总裁。
但是德仪在一九七○年代迷途,
把公司重心放在消费者电子产品上。
一九八三年辞职德仪。

一九八四年任职美国通用器材公司总经理。
一九八五年受邀来台担任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随后创立台积电,一九八七年台积电正式营运,
并担任董事长,
以「诚信正直、承诺、创新、客户信任」
作为台积电的企业核心价值、
「技术领先、制造优越、客户信任」
作为三大竞争优势,
带领公司坚定且稳步地前进,
二○一八年,七奈米技术独家领先世界,
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专业晶片制造皆出自台积电,
同年卸下台积电董事长,正式退休。

在他三十多年擘画细耕下,
台积电从一开始没人看好的公司,
成为全球没人能够忽视的公司,
他开创的专业晶圆代工商业模式,
不仅加速了世界科技的进程,
也改变了世上几十亿人的生活方式。

现与妻子张淑芬居住在台北,
过着充实而写意的退休生活。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