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近世术家精卜筮者,多本《火珠林》之法,即「京氏易六亲占法」,其法祖于本书「京氏易」
● 是次出版,首次匯集五种善本收录
● 研究「京氏易六亲占法」(「六爻占卜)」必读《京氏易传》,三卷,【汉】京房着。
京房着述,大多亡佚。据《郡斋读书志》:「汉《艺文志》易京氏凡三种,八十九篇。隋《经籍志》有《京氏章句》十卷,又有《占候》十种,七十三卷。唐《艺文志》有《京氏章句》十卷,而《易占候》存者五种,二十三卷。今其章句亡矣。乃略见于僧一行及李鼎祚之书。今传者曰《京氏积算易传》三卷,《杂占条例法》一卷,或共题《易传》四卷,而名皆与古不同。今所谓《京氏易传》者,或题曰《京氏积算易传》者,疑隋、唐《志》之《错卦》是也。《杂占条例法》者,疑唐《志》之《逆刺占灾异》是也。《错卦》在隋七卷,唐八卷,所谓《积算》《杂》《逆刺占灾异》十二卷是也。至唐,《逆刺》三卷,而亡其八卷。元佑八年,高丽进书,有《京氏周易占》十卷,疑隋《周易占》十二卷是也。是古易家有书,而无传者多矣。京氏之书,幸而与存者才十之一,尚何离夫师说邪」?
近世术家精卜筮者,多本《火珠林》之法,今人虎易定名为「京氏易六亲占法」,其法祖于「京氏易」。可以说《京氏易传》构建了「京氏易六亲占法」的理论及体系框架,为该占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京氏易」现今传世的主要是《京氏易传》三卷。传世善本主要有【明】范钦「天一阁」本、【明】毛氏汲古阁《津逮秘书》本、【明】程荣《汉魏丛书》本、【明】《盐邑志林》本、【清】《钦定四库全书》本等五种。是次出版,五种善本俱收录。歷来《京氏易传》注解不多,近人【民国】徐昂《京氏易传笺》(辑入本丛刊,已出版)及今人虎易《京氏易传校注》(辑入《京氏易六亲占法校注系列,已出版)均为研究、注解「京氏易」方面重要着作。另有【清】王保训辑《京氏易》八卷,与三卷本内容不同,亦辑入本丛刊,另行出版。
【汉】京房。据《汉书》:「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又曰:「房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又曰:「其说长于灾变,分
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好钟律,知音声」。「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寿…...房以明灾异得幸,为石显所谮诛,自有传。房授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皆为郎、博士。由是《易》有京氏之学」…...「至元帝世,復立《京氏易》」。「京氏易」在汉代元帝时被立为博士,足以证明其学说,是当时具有很高学术地位和学术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