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序
《易传》不同于目前通行于世之易经,《易传》是从周族崛起、商朝倾亡、周如何灭商及灭商后如何推行井田制度而奴隶商民、为什么西商会倾覆、春秋时之诸侯崛起–––等歷史记载;而现在通行的《易经》是自认为周族正统之鲁文化及后儒为周灭商之正当性作辩解等窜改之作,此可由近年来出土之竹简、帛书等而得知。后因汉儒‧董仲舒之「天人合一」对策之建议,以「天人感应」将君格神化而被汉武帝接纳,认为可作为集中君权及统制思想的工具而被定为不容辩驳的「经」。
商朝之乱,概由﹝兄终弟及」制改为「父死子继」,致使箕子及微子等不满商纣之继位,而阴谋联合稀奇之姬昌参与叛乱所致。
《易》自汉起,经唐、宋等朝代,经过如宋代程颐等腐儒冠以所谓「忠孝仁义」的大道「理」后,更将自古以来所流传的易学中的象、数、气等沦入于道家及术数中,致使后人认为《易》是枯燥无味的考试用书或讲人生大道理的书籍,使得现代的年轻人因看不懂而弃之如蔽履。反而是日本或欧美国家,因早年与中国通商,反而将易传的阴阳理论或占筮学问发挥运用而远胜于中国,如日本的《高岛易传》,或德国的计算机发明––––等等,殊为可惜!故此书将就《史记》或有关之史料记载攸关于周朝及各诸侯国之歷史及从象数的休咎角度来探讨易传。
在现在通行的「易经」中,多依从魏‧王弼之将彖传及大小象附于卦、爻辞之下;盖彖辞及大小象辞系孔门子弟及后儒解释卦爻辞之作,而反而是蛊经学家教学用之「繫辞」多被忽略,殊为可惜。
《易传》本为记述商与周代兴衰成败之歷史,所以卦爻辞中之吉、凶、悔、吝、无咎、厉等用辞,即是当时之歷史评断用语。后人引述以上之记录,作为占测及凶之龟鑑,警戒后人毋重蹈先人之失败覆辙,故此书明为《鑑古知今》之意即在于此。
以下诸卦爻辞中所引述之歷史资料,或有许多错误之处,冀望各位先进贤达不吝提出指正,俾便作者能进一步改正,使《易传》能让人通晓其作用,而可作为临时之参攷资料,是所至祷。
颖川‧陈沣谋
丁酉年戌月 重订正于 台北 蛰庐
目录
序
占测简法
1、干为天
2、坤为地
对于干坤二卦之拙见
3、水雷屯
4、山水蒙
5、天水需
6、天水讼
7、地水师
8、水地比
9、风天小畜
10、天泽履
11、地天泰
12、天地否
13、天火同人
14、火天大有
15、地山谦
16、雷地豫
17、泽雷随
18、山风蛊
19、地泽随
20、风地观
21、火雷噬嗑
22、山火贲
23、山地剥
24、地雷復
25、天雷无妄
26、山天大畜
27、山雷颐
28、泽风大过
29、坎为水
30、离为火
31、泽山咸
32、雷风恆
33、天山遯
34、雷天大壮
35、火地晋
36、地火明夷
37、风火家人
38、火泽睽
39、水山蹇
40、雷水解
41、山泽损
42、风雷益
43、泽天夬
44、天风姤
45、泽地萃
46、地风升
47、泽水困
48、水风井
49、泽火革
50、火风鼎
51、震为雷
52、艮为山
53、风山渐
54、雷泽归妹
55、雷火丰
56、火山旅
57、巽为风
58、兑为泽
59、风水涣
60、水泽节
61、风泽中孚
62、雷山小过
63、水火既济
64、火水未济
后继‧易占要略